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龙啸大明> 第359节

第359节

  刘平原用枪管敲了敲他的头,认真的道:“谁说这是你们的营盘,明明是老子三十七营先到的。”
  ……
  中华军的班长宋士孝听侦察兵说在前面的莱地是有一群清兵正在睡觉,于是带着全班的士兵摸上去,想抓几个俘虏。
  这时天色正暗,冷风劲吹,疲惫之极的清兵们都蒙着毯子,裹着身体,在莱地里呼呼大睡,宋士孝带领着全班的战士己经摸到了清兵当中,但也没人查觉。
  一个士兵轻声道:“班长,咱们抓几个,这可有一二百,随便咱们抓后。”
  另一个士兵道:“要是能全抓回去就好了,可惜咱们只有这几个人,人手太少了。”
  宋士孝眼珠一转,道:“谁说人少就抓不了,你们看我的。”说着拾了一顶清兵的帽子,带在自己头上,然后踢了踢在脚边睡觉的清兵,道:“快起来,快起来,要集合了。”
  那个清兵从睡梦中惊醒,揉了揉眼睛,道:“起来干嘛,赵统领走了吗?”
  宋士孝道:“赵统领早就走了,现在就剩你们了,还不赶快起来。”
  其他几个中华军的士兵也都找了顶清兵的帽子带上,然后散布到清军群里,一个个的拉,一个个的喊,揪耳杂、用脚踢。但这些清兵实在太累了。都不想动。
  这时士兵谢安家忽然叫着:“中华军快追上来了,起来快走呀。”
  这一句话果然有用,一个清系立刻问道:“中华军在那个方向。”
  宋士孝骂道:“中华军已经追上来了,赵统领朝东南方走了,再不起来动身,就不管你们了。你们再不走,等中华军追上来了,看怎么收拾你们。”
  一听说中华军要追上来了,清兵们顿时就慌了起来,赶忙你推我,我叫他,一片喧闹:“快起来,快走啊,中华军追上来了。”“赵统领早就走了。”然后一个个都从地上爬起来,卷毯子,清东西,好一阵忙乱。
  宋士孝道:“快!等不及了。马上都跟我走。”
  清兵们听了,这才骂骂咧咧的都动了身,糊里糊涂的跟着宋士孝走了。等清军的队伍浩浩荡荡走进了一块低洼的平地上,宋士孝让他们在一个高台前站好,只听高台上有一个声音道:“我们是中华军,你们都被俘虏了。“
  这时只见火把通明,清兵们这才看清,周围全都是中华军的士兵。
  这一下子就抓了五百多人。
  ……
  十七军三十三旅六十九营的营长石自贤带领着队伍追了一天,只累得腰酸腿软,扎好了帐蓬之后,正要躺下来睡觉,这侦察兵来报告,在前方西南小村里发现有一小股清军,大约有十几个人的样子,离这里只有二三里路。
  石自贤听了,也立刻下令,让二一七排的新任排长刘礼明带着张继龙、王克军、张刚等十几个战士去抓俘虏,大约一个多小时以后,抓俘小组带着十余名抓获的清兵回来了。
  石自贤也顾不上睡觉,亲自在帐蓬点着灯里审讯起俘虏来。
  “你是什么官职?”
  “校卫。”
  “什么名字?”
  “刘礼亮。”
  这时,正在帐蓬外面向同伴说述如何抓住这一批俘虏的排长刘礼明,猛然停住了话头。转身冲进了帐蓬里。在灯光下清兵俘虏和刘礼明对视了一会儿,突然抱在一起,都放声大哭起来。
  “哥,没想我抓的俘虏是你呀!”
  “兄弟,原来是你啊,你不是跟着英亲王的人马一起出战了吗?我还以为你不在了,你还没死啊!”
  “是啊!哥,我归顺了中华军了。”
  “啊?你已经投降了中华军了。”
  “对呀!我在战场上被中华军抓住了,首长们没有杀我,还让我参加中华军。在进攻朱仙镇的战斗里我立了功,现在刚当上了排长,这里可比清军那边好多了。哥,咱们都是汉人,是被清军逼着当了兵,在战场上残杀咱们自己人,哥,你也赶快投降吧。”
  “好啊!兄弟,你说得对,其实我也不想在清军那边干了,投降中华军了。”
  这一幕到把帐蓬里的人都看呆,石自贤笑道:“好了,刘礼亮,你们兄弟两到是团圆了,欢迎你哥哥加入中华军呀。”
  这时刘礼明擦了一把眼泪,道:“大人,我也要立个功,就在前面五六里地,是清军统领黄辉的部队住在那呈,有一千二三百人,我带你们去抓他。就当是我给中华军的见面礼。”
  结果到了天明的时候,六十九营押着一千三百多名俘虏,兴高彩烈的回归开封。
  ……
  这样的小故事实在太多了,多得就如清军遗弃在路上杂物,俯拾皆是。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二八章 中原大战的最后一战
  从开始顺序上来说,豫北战役是中原大战中进行的第三个大战役,但从结来时间上说,它却是中原大战中最后一个结束的战役。就在开封战场上的清军不战而退,中华军正在忙着追抓清兵,收缴战利品的时候,在豫北战场上,中华军还在进行着中原大战中的最后一战,攻取邯郸之战。
  在中华军取得了辛庄营乡大捷之后,周少桓和童大勇率军继续进攻,直取邯郸。退守到邯郸的瓦达克一面在城中驻守,一面派人向丘县的清军求救。
  在万堤镇失败以后,进攻大名府的清日联军剩下的兵力还有五万五千余人,其中日本军队约有四万五千左右,而清军只剩万余人了。虽然这时中华军的主力己经移师到彰徳府一线,但清日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再来进攻大名府,因此联军的主将谭泰和酒井忠胜只能退守到丘县。
  但收到了瓦达克的求援之后,谭泰也不能坐视不管,一来是邯郸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但邯郸失守,丘县恐怕也保不住,另一方面驻守邯郸的是多罗郡之瓦达克,他可是代善的七子,也是礼亲王爵位继承,不是谭泰一个固山额真能比的,现在他向谭泰救援,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而且经过了万堤镇、辛庄营乡两败之后,清军的这次南下增援,重新打通中原的路线计划也己经基本宣告失败,身为主将的瓦达克和谭泰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受到处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瓦达克顶多只是被削去军职,但这个铁帽子王是不会去掉的,而谭泰一但弃职罢官,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必须再立一点功劳,将来也可以减少一些自己的处罚。
  因此想来想去,谭泰都觉得,无论是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去救援邯郸,于是也立刻整兵出击。当然以谭泰的兵力,是没法去救援邯郸的,只能还是借助日本的兵力。
  这时日本军在在万堤镇大败,人马损失过半,随军的大名都丢了三个,酒井忠胜本来不打算在出战了,只想尽快撤军,早日回到日本去。但毕竟是身在异国他乡,而且日本军队的一应粮草供应都是甴清廷提供,吃人嘴短,现在清廷面临危局,有救于自己,总不好见死不救。另外酒井忠胜和谭泰的情况也差不多,就这么回到日本去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的,如果打一二个胜仗,那怕是小胜仗,回去之后对徳川家光也有个交待,这次出兵中国,总算也不是一事无成。
  同时酒井忠胜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不服,认为中华军只不过是仗着火器利害,胜之不武,如何论士兵的勇武并不比日本士兵强,输得实在有些不甘心。而这一次中华军正在全力进攻邯郸,如果清日联军从中华军的背后发动袭击,打中华军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和邯郸城里的清朝联军里外夹击,到是大有取胜的把握。因此最终还是答应了谭泰的要求,最后一次出兵。
  结果清日联军五万余人,离开丘县,向邯郸进发。
  其实周少桓在出兵进攻邯郸的时候,早就已经预计到丘县的清日联军有可能会来救援邯郸,因此也在丘县到邯郸之间的道路上布下了许多侦察兵,打探丘县的清日联军动向。结果联军一出丘县,周少桓就收到了侦察兵的报告,于是也马上在丘县到邯郸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准备伏击清日联军。
  虽然说谭泰和中华军交手不多,但这几年来耳濡目染,也听说过不少,当然知道中华军一向善于围城打援,因此一路上也走得小心翼翼,派出大量探子,在前方以及左右打探。
  但中华军并没有早早预设伏军,而是先在丘县到邯郸的必经之路的险要所在设下了阻击阵地,拦住了清日联军的道路,联军一连攻了二天,都没能够攻破中华军的阵地,反而损兵三千六百余人。而就在这时,谭泰和酒井忠胜又收到一个恶迅,丘县失守了。
  原来清日联军出了丘县之后,周少桓一面布置阵地,阻击联军,一面下令驻守大名府的中华军出击,进攻丘县。这时丘县的驻守兵力不足五千,而且士气低落,军无战心,因此中华军杀到丘县之后,并未废多大的力气攻城得手,取下了丘县。
  这一下清日联军向前突不破中华军的阵地,向后己无路可退,进退维谷,连谭泰也都不禁有些慌了手脚。而就在这时,中华军这才集中大军,分左中右两路出击,向联军发动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清日联军已经军心大乱,当然抵挡不住,结果被中华军杀得大败,只好向北撤退,人马一直退到了顺徳府巨鹿县,才算是收住了脚,不过人马也损失了一万余人,基本都是日军。而清日联军被击败之后,邯郸的瓦达克自然也无法再驻守下去,只好弃守了邯郸,也向北撤退,退到了顺德府。
  而中华军趁势攻占了邯郸县,随后又继续向北进军,而清军这时根本就不敢和中华军交战,见中华军继续北进,立刻又放弃了顺徳府,依然北逃,而且瓦达克和谭泰两股人马合兵一处,这一次又退守到了真定府。而在此同时,奉命进攻山东的博洛得知联军失利撤兵以后,也不敢继续在山东与中华军对持,也撤军退回到河间府驻守。
  中华军于十一月八日进驻顺德府的治所邢台,这时河北南部的大名、广平、顺德三府也均为中华军所有了。
  真定府,也就是另一时空里的石家庄市,说是北京的门户,也毫不为过,其实如果这时中华军继续进军的话,清军依然不会迎战,还会继续撤退,至少保定或河间府去。不过这己经不属于中原大战的战区了,因此周少桓、童大勇誓时驻兵唐山、巨鹿、清河等地,向南京告捷,并听候下一步的指令。
  直到这时,中原大战才算全部结束。
  中原大战是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八月五日中华军发动进攻宿州战役开始,一直到同年十一月八日,中华军攻占顺徳府正式结束。前后一共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九十四天。战场是以河南盾为中心,波及到江苏、山东、河北四个省,整个战场范围东至江苏邳州、西抵河南洛阳,南达河南息县,北临河北邢台。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均超过了六百公里。
  在这方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一共进行了徐州战役、豫南战役,豫北战役,开封战役四个大规模的战役,而小型战役,更有数十场,据后来的统计,双方参战人数超一万人以上的战役,就达到四十三场,如果算上一万人以下的战役,已经不可能完全统计清楚了。
  双方参战的兵力是:清廷一方累计投入兵力总数为七十三万四千,其中清廷军队六十一万二千,日本军队八万五千,朝鲜军队三万五千;而南京政府一方共计投入淮南、山东、湖广、南京四个军区,十三个军的兵力,士兵人数总计四十万零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其中在这次战争中,甴投降的清兵转换成为中华军的士兵人数,是六万三千七百七十六人,另外还有郑成功的二万余兵力。
  双方的兵力相加,超过了百万,而出动的民役、劳工更是达到了三百余万,在中国战争史上,这绝对是进行时间更长,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战争范围最广的一次战役。
  在这一场幅员辽阔、旷日持久的战斗,最终是以中华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所进行的四次战役,中华军全都获胜,总共歼灭清军士兵二十九万四千、日军士兵三万八千,朝鲜士兵一万七千,共计三十四万九千余人;俘虏或是在战场中投降付清军二十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日军二万一千三百三十二,朝鲜军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一,共计是二十五万零二百二十二人;另外还有战前起义、火线起义等清军共计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五人。全部相加,共计是六十二万四千余人,清日朝三国联军最后剩余的兵力只有十万畲人。
  中华军在这一次战斗中的伤亡人数为:阵亡七万二千六百五十八人,伤四万五千二百七十三人,战斗减员达到十二万人左右,不过在战争期间,有二万八千五百二十七人伤愈归队,加上从清兵中转化的士兵,实际减员不足三万人。
  而在这一次大战中,死亡的百姓人数也超过了三十万。
  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中华军占领了河南省的全境,江苏省的徐州地区,河北省的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地区扩大达近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曾加二百余万人。
  这时南京政府实际统制的区域,已经达到了八个省,总面积约有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四十多万,并且由长江流域全面扩展到了黄河流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已经基本全被南京政府占领。而且中华军离北京最近的地方,还不足八百里的路程。
  而经此一败之后,清廷这时在关内仅仅只拥有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而且精兵良将几乎丧失殆尽,现在把全部的地方军队、民团相加,也不足三十万,因此清廷在中国的统治,也己经进入了倒计时,而这时离清廷入关,仅仅只过去了六年的时间。可以说只要是中华军愿称,随时都可以举兵北进,攻入北京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一二九章 接见郑成功
  十一月七日,虽然这时中原大战最后一战的胜利消息还没有传到南京,但南京政府的官员们都己经完全确信,自己已经取得了这一场关系到天下大势的关建战役的全面胜利。
  各部门都在加紧统计有关中原大战的各种相关指数,以及中原大战结来之后的各项善后事宜工作,虽然几乎所有部门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愉快,因为到了这一步,谁都知道,这一次中华军不仅仅是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是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既使是最保守的人,这时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新朝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而自已又将会在新朝中取得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有一批中下层的官员,还有一些文士及以一部份参政院的议员们,这时都己经迫不及待的上书南京内阁,或者是参政院,请商毅称帝。理甴五花八门,当然不过都是一些什么明朝天数己尽,新朝当兴之类的套话,或者是什么天像显示,祥瑞出现等等。
  好在是商毅早已经明令,只有收复了北京之后,才会举行称帝大典,正式立国,而且这个标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变,因此内阁和参政院对请商毅称帝的提案,也都一屡不予理睬。当然现在处理中原大战的善后工作就是一大堆事情,也确实没有精力来准备商毅称帝的事情。因此商毅的靖北王的称号,还是需要保留一段时间。
  而这时商毅正在自己的王府里接见郑成功。
  这次郑成功一共出动三万二千多兵力,其中水军有一万余人,大小战船一百六十余艘,曽经参加过中华伏波军袭击大沽口的海战。但因为中原大战都是陆战,因此郑成功的水军都驻泊在海州,自己带领陆军参战。
  得知绍武朝廷联合尚可喜,进攻自己的根据地泉州、彰州之后,郑成功也急忙从前线分水旱两路撤兵。水军甴海路撤退,郑成功带领人马,由陆路撤退,两路人马相约在宁波碰头,然后一起由海路返回泉州。而郑成功率军到达南京,专程在拜望商毅。
  见面之后,商毅也对郑成功在这次中原大战中的表现赞扬了一番,称郑成功给了中华军很大的帮助,其实郑成功也知道,中华军根本不缺自己这两万人马,自己率军参战,像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也不敢居功,十分谦逊。
  双方客套了一番之后,才把话头转到现在的南方局势上来。谈到这里,郑成功也颇为激愤,忍不住将绍武朝廷的苏观生、金声桓,还有尚可喜等人大骂了一通。
  商毅笑着摆了摆手,道:“明俨,事己致此,你骂也无用,还是省些心力,以免急火伤身。”
  郑成功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是成功失态了,还请大王见谅。”
  商毅道:“这到是没什么?不过我只想问明俨一句,回到福建之后,当如何应对。”
  郑成功道:“自然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大不了就和金声桓、尚之信大战一场,我难到还怕他们不成。”
  商毅笑道:“我自然知道,明俨是不会怕金声桓、尚之信之流,不过我说的是绍武朝廷,明俨将如何应对,这次若是没有绍武朝廷之意,金声桓断不会进攻泉州,而尚之信也更不可能进入福建。”
  郑成功迟疑了一下,道:“我看定是皇帝受小人所蒙,或者是朝中有权臣挟持天子,才出此决议,等我击败金声桓、尚之信之后,必会上书朝廷,请朝廷明辩事非,如果是天子受挟,我当出兵福州,以清君侧。”
  商毅摇了摇头,道:“明俨啊!这次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大臣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而且绍武皇帝是不是受小人所蒙,或是被权臣挟持,你心里应该清楚,用不着对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郑成功的脸上也有些尴尬,其实他心里当然和明镜一样,虽然说绍武朝廷是甴苏观生掌权,但他未必就敢挟持朱聿鐭,假传诏令,而且自己受绍武朝廷的猜忌也不是一二天的时间了,因此他也能肯定,这里面一定也有朱聿鐭的意思,至少朱聿鐭是默许的。但要说自己怎么办,或者说是怎样去面对朱聿鐭,郑成功还真的没有想好。
  这时郑成功心里一动,道:“大王,成功听说,南方也在进攻大王的领地。”
  商毅点了点,也没有隐瞒,道:“不错,现在吴三桂和永历朝廷在进攻湖南,尚可喜出兵进攻江西。如果绍武朝廷攻取了你的泉州、彰州,恐怕也会出兵进攻浙江。”
  郑成功道:“那么大王又将如何应对?”
  商毅笑道:“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凡来犯我地之人,均为敌人,犯我地之军,均为敌军,绝不客气。”
  郑成功沉默了半响,道:“大王,现在中原战场虽未全完,但也是大局已定,中华军获胜,己成定局,那么大王下一步又打算如何?”
  商毅道:“若是没有南方的羁绊,我自当挥师北上,收复京师。但现在南方不宁,我也有些举棋不定,自古攘外必先安内。”
  郑成功又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南方之事估且不论,如果大王收复京师,又当如何?”
  商毅淡淡道:“当年我与南方各朝有约,收复京师者可为天下之主,如果真是天命所归,我也自不会推辞。何况明俨也是明白人,也应该知道,到了那时,天下之位,也不容我有所推辞。”
  郑成功也苦笑了一声,但郑成功心里也十分清楚,商毅是绝不会奉立明室的后裔为帝,一但他攻入北京,必乘为登基称帝。而郑成功由于受过隆武皇帝朱聿键的厚待,在思想上还是忠于明朝,只是他和清廷有杀母囚父之仇,而三个南明朝廷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想要与清廷争斗,只能依靠商毅。不过在他刚举事的时候,商毅也给予他很大的帮助,他对商毅也一直心怀感激。因此两方面都难以取舍。
  在以前有清廷这个共同的敌人存在,而商毅也没有称帝,因此商毅和南眀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激化,而郑成功也有意不去想这些事情,只是顾着眼前的跟随商毅与清军作战,报杀母之仇。但现在清廷己经被打得奄奄一息,商毅和南眀之间的矛盾也彻底激化,无论这一次南明是否出兵进攻商毅,双方都不可能再和平相处了,一但商毅收复了北京,必会称帝,而下一个目地,也一定会指向南方,而郑成功也绕不过去,必须做出选择了。
  因此郑成功也觉得左右为难,当然郑成功也十分清楚,商毅称帝,己是势在必行,不可能改变,想想自已现在的情况,也就可以想到,商毅扶植任何人称帝,都不会对他放心,与其受猜忌、攻击,被视为权臣,还不如自己称帝,而且到了现在这一步,称不称帝已经不是由商毅的个人意志来决定了,六十万中华军,还有南京政府的上上下下,甚致包括南京政府统制区内的百姓,都赞同商毅称帝,也可以说,这个位置商毅是不坐不行。
  同时郑成功还想到,如果自己不表态,商毅会不会把自己扣留下来,就像清廷扣留郑芝龙一样,想到这里,郑成功也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商毅见郑成功一直沉默无语,目光游移不定,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又道:“明俨,你也不用现在就做出决定,还有足够时间可以考虑,你还是先回泉州去吧。不过我们下一次见面,我不希望是在战场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