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最佳娱乐时代> 第1063章 女企业家

第1063章 女企业家

  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一部三观尽失的电影。
  但在这个舆论价值取向永远正确,实际上三观尽毁的世界上,欣赏这种电影的大有人在。
  于是,沉默很快被打破,掌声响起,还极其热烈。
  至于大部分主流影片强调的人性的光辉之类,《阳光女孩》是不存在的,它把社会相对冰冷黑暗的一面,揭开展示在银幕上。
  这不是社会的真面目,起码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但影片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实调查和事件的基础上的。
  所以,能引起人共鸣。
  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辛苦努力的人一无所得,主动堕落的人却大获丰收。
  女主角的选择值得同情吗?不用,因为这是她的选择。
  女主角的命运让人惋惜吗?不需要,因为她比大部分人过的都好。
  她知道自己想要的,不在乎手段。
  她足够独立,不依赖任何一个男人,而是有能力从一大群男人身上敛财。
  她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不在乎道德伦理。
  她足够的内心强大,强大到非常混蛋的地步。
  从她选择的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决绝和坚强。
  主题和价值观扭曲到了极致的电影,仍然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欢心。
  因为这扭曲的价值观,在电影里面不说自圆其说,但看起来总是那么回事。
  比如女主角属于高级人才,即便刨除掉成为高端经纪的那面,影片中她所从事的工作,也不是两腿一张那么简单。
  穿着优雅高档的衣服,有素质和教养,哪怕只是聊天就让人感到愉快……
  用这部电影的观点,这也是高级职业技能。
  还有大卫-芬奇设计的台词,会让女性观众看了喊好。
  女主角在面对父亲那不知自爱的诘难时,回击:女人要自爱,男人就不要自爱了吗?
  这样一部影片,注定要引起争议。
  放在如今这个年代,女大学生“下海”的电影,无论在哪里,都是一种禁忌题材。
  首映过后,《阳光女孩》就引发了剧烈的争论,从媒体到观众,很多人都在讨论,影片是基于事实改编吗?
  但一些事,并不是秘密,就像某些记者秘密采访特殊女性,然后故意震惊一样,他们会一点都不了解吗?
  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符合自身的需要。
  当《阳光女孩》在北美全面上映,许多媒体纷纷披露出这方面的消息,看似隐秘在社会阴影之中,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存在,甚至亲自接触乃至有过来往的这个群体,开始变得备受关注。
  很多人震惊的是,这一群体正在学校间迅速蔓延。
  虽然不是广受关注,但《阳光女孩》还是赢得了不少人关切的目光。
  不过,影片的题材受众天然不够广泛,大卫-芬奇的黑暗风格也不是大众群体的菜,加上有太多露点的镜头导致分级为r级所受到的限制,《阳光女孩》也不可能成为电影市场上面的爆款。
  北美上映第一个周末,《阳光女孩》在3456家影院里面,拿到了3124万美元票房。
  这一成绩,保证《阳光女孩》排在了当周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
  本周票房冠军被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美国黑帮》,以4216万美元拿走。
  尽管没有拿到北美票房冠军,相比于最终总计3500万美元的制片成本,《阳光女孩》的首周票房依然算得上成功。
  而且影片的口碑极好,哪怕三观不正。
  话说回来,有些时候影片的口碑跟其三观关系也不是特别大。
  三观不正却口碑爆棚的影片,在好莱坞历史上绝对不算少。
  《阳光女孩》在首周末之后,imdb上万用户平均打分8.3分,烂番茄新鲜度百分之九十,cinemascore观众影院现场打分平均为a。
  毫不夸张的说,这部影片观众和媒体口碑都极好。
  大卫-芬奇这个个性导演,在《搏击俱乐部》叫好不卖座之后,终于在《七宗罪》之后又赢得了一次满堂彩。
  评论界更是一致认为,《阳光女孩》是《搏击俱乐部》之后,大卫-芬奇执导过的最好的作品。
  瑞秋-麦克亚当斯的表演也备受好评,很多人都称赞她在颁奖季值得了一个重量级的女主角表演奖提名。
  得益于良好的口碑,《阳光女孩》的票房走势非常稳定,次周末票房下滑幅度之小,让人瞠目结舌。
  这部影片第二个周末的票房只比第一个周末下降了不到500万美元,报收2646万美元。
  北美上映十天,《阳光女孩》的北美票房累积7128万美元。
  同时在这个周末,影片还登陆了欧洲市场,大概是这类现象在欧洲同样大面积出现,《阳光女孩》也吸引到了为数不少的欧洲观众,欧洲地区的首周票房也有2000多万美元进账。
  电影中的现实因素,也是影片市场反响不错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普通人活着一点都不轻松,甚至只能为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投身于各行各业,但是工种有千万种,苦和累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有些女生为了赚钱来的快一些,投身进了那个特殊的行业。
  运气好的,赚足了钱后跳出来,远离所在的城市,回归正常生活;运气更好的,利用手中的资源,成为一名高端经纪,不用再扶墙忍痛,享受交易的高额抽成。
  运气不好的,随着年龄增大生活没有着落,或者赚钱多时挥霍一空又沾染上某些恶习,活得连鬼都不如。
  罗南从纽约回来之后,也抽时间去看了这部影片,大卫-芬奇做的确实很出色,单论《阳光女孩》影片自身的质量,绝对不在曾经的《消失的爱人》之下。
  只是影片中那扭曲的三观,实在一言难尽。
  有些界限,真的不能去打破。
  曾经有人说过,卖一次就会卖一辈子。
  罗南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这个行业高端人物的访谈,那位美国女性自称是“企业家”,因为她是经营生意的,只是所经营的是自己的身体而已……
  在访谈中,这位美国女性毫不掩饰这是个主动的选择,从没被强健、灌药或者拍色情片,一切都是她主动的选择。
  她说这才是“资本主义最酷的地方”,因为选择,于是有了钱,有了钱也就有了之后的路——她有钱进入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学习。
  这些言论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在这个现实人物眼里,却是那么正常。
  甚至,她还宣称:我是个女企业家,我做了这个国家的政客们一直鼓励移民的事,努力工作,抓住机会,最大化发挥才能,适应新的世界经济趋势。
  这位自述她相当成功,做到了美国最高端的百分之一,还在访谈最后嘲笑低端同行:这么廉价的卖,不知道是她们蠢,不懒得研究行情,还是说她们根本不在意身体的价值。
  每一个行业,总能有人做到高端的位置上去。
  当然,这个行业上扬的背后,也少不了一群人在哄抬价格。
  但话说回来,男人总是会为那些有脸有身材的女人付出更多的代价。
  《阳光女孩》题材敏感,比起大卫-芬奇下一部作品,其实也不算什么。
  罗南专门抽时间去大卫-芬奇的工作室看了看,《纸牌屋》已经拍摄完毕,最近就会开始后期制作,明年可以登录奈飞流媒体平台。
  《纸牌屋》的尺度更大,将华府的政治圈描述的比烂泥潭还不如。
  好在华府那边也没人在乎,好莱坞不黑自家政府,那还是好莱坞吗?
  只要能吸引观众就是好的。
  至于这部剧是不是真的华府的政治生态,根本就不重要。
  因为观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肮脏充满黑幕的华府当局。
  “没想到,这样一部电影也能取得如此成功。”
  庄园的书房里面,杰西卡-菲尔顿完成手头的工作,对看着邮件的罗南说道:“究竟是观众变了,还是社会变了?”
  罗南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其实跟这些无关,大部分观众还是因为猎奇。”
  杰西卡-菲尔顿不太相信:“你确定?”
  罗南点点头:“这个项目最早的发起人是我,你知道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吗?”
  杰西卡-菲尔顿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歪头看着罗南:“你接触过?”
  “我忘记是哪一年了。”罗南回忆着说道:“在伦敦的一个派对上,我遇到了这个行业的高端经纪,她向我推销……”
  看到杰西卡-菲尔顿有点发黑的脸色,罗南赶紧说道:“我没有跟她做任何交易,只是因为好奇那个圈子,所有打听了一些事,然后有了拍摄相关电影的想法,从伦敦回来后就交给了琳赛。”
  杰西卡-菲尔顿微微点头:“没接触过的人确实好奇。”
  罗南手机响起,接起后说了几句,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了?”看到罗南挂断电话,杰西卡-菲尔顿问道。
  罗南简单的说道:“康妮通知我,编剧工会的理事长打算明天登门拜访,想要跟我谈谈。”
  听到这话,杰西卡-菲尔顿想到了迪亚波罗-科蒂,说道:“前段时间有编剧工会的人找我,想要让我给你吹枕边风,我告诉她,我只是个打工的。”
  “你做得对!”罗南还是提醒了一句:“这件事非常复杂,涉及到八十多个公司,以及行业内所有工会,你是制片人,不要随便参与和表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