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乱世宏图> 第24节

第24节

  有道是,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汉王刚才的话,分明是准备杀人灭口。而既然这等重要的事情还交给苏某人来做,就说明在汉王殿下心里,苏某人还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然而没等他高兴够两个呼吸时间,右军都指挥使郭威忽然再度拱手,直言相谏,“主公,眼下绝对不能让二皇子死,无论他是真的假的,在主公坐稳皇位之前,都必须让他活着。否则,弑君的恶名,别人就会硬栽于主公您的头上!令我河东,未待出兵,先士气大折!”
  第六章 君王(七)
  “如此一说,我还抢了个爷回来?”汉王刘知远轻拍桌案,心里头感觉说不出的烦躁。
  原本觉得挺简单的一件事,历史上也有无数成功的先例在。结果到了自己这里,就忽然变得破绽百出。弄得自己如今想杀人灭口都不行,都得先反复权衡消息传开后的一系列相关变故,完全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我等先前考虑不周,所以如今才要更加倍的小心谨慎!”郭威扭过头,先意味深长看了苏逢吉一眼,然后才正色回应。“其实汉王更应该为此欣喜才对,能让符彦卿等人都不敢明面于与汉王相争,只敢背地里做一些阴险勾当。更说明汉王成为中原之主,乃众望所属,天命所归。”
  “嗯——!”刘知远撇着嘴,长长地出气。脸色多少变得柔和了一些,但内心深处,却依旧觉得憋出了一堆石头疙瘩,沉甸甸,硬梆梆,硌得人浑身上下没一处不别扭。
  “如今之际,无论杀了二皇子,还是扶其上位,主公都会授人以柄!”见他双眉之间始终藏着一抹难以消除的抑郁,汉王府长史杨邠拱了拱手,笑着分析,“但我等只要不出手,符彦卿等人不管当初存的是何种居心,就都成了无的放矢。”
  “此言甚是,就像两个人比武打架,我本无招,看他如何破招!”史弘肇闻听大乐,咧着嘴巴用力抚掌。
  “一天到晚,除了比武打架,你心里还有什么?”刘知远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随即,又换了一幅温和口吻向杨邠发问,“你的意思是,咱们先把二皇子养起来!”
  “找到他,养起来,无论他是不是二皇子都无所谓!”杨邠笑了笑,用力点头。“如果他果真是二皇子,那主公也算报了当年大晋高祖的知遇之恩,令石家不至于断了香火。而如果过后有人跳出来拆穿他不是二皇子,我等没利用他谋取任何私利,世人顶多也只能说我等报恩心切,以至于不辩真伪。然后主公将假二皇子推出去一刀喀嚓,自然就能令世态平息!”
  “嗯——!”汉王刘知远低声沉吟。杨邠所说的办法,有可能是最稳妥的办法。毕竟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二皇子到了河东,想杀掉此人,却不走漏任何消息,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然万一他日后受了奸人挑拨,或者被别人所利用……?”略作沉吟之后,他皱着眉头,幽幽地问道。
  “他手中一无兵,二无将,三无钱粮。吃的穿的都是主公所给,能折腾起什么风浪来?”屯田使王章忽然笑了笑,在一旁大声给杨邠帮腔。
  “如果他真的不安心做一个山阳公,主公赐他一杯毒酒便是。相信别人也再说不出什么话来!”杨邠更是干脆,直接给出了最后一招。
  山阳公是汉献帝禅位之后,被曹丕恩赐的封号。曹丕也因为此举,落下了个“仁义”之名。如今二皇子石延宝的影响力远不如当年的汉献帝,只要被河东方面当个安乐王爷养起来,时间越久,存在感就越低。除了最后悄无声息地被人遗忘之外,简直不会有任何其他可能。
  “嗯——也罢!”反复权衡所有利弊,刘知远意兴阑珊地挥手,“既然你等都不想杀他,老夫就也跟着假仁假义一回。希望他自己,他自己能好自为之吧!”
  “主公圣明,日后在史书上必将是一代仁君!”王章赶紧站起来,拱手补充。
  “主公今日待二皇子以仁,日后必能以仁义待天下百姓。微臣不才,愿为天下百姓贺!”长史杨邠也笑着起身,轻轻向刘知远拱手。
  以他的察言观色能力,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刘知远此刻的不甘。但作为一个马上要成为宰相的人,他就不能再对自家主公过分曲意逢迎。否则,即便河东众人即便能成功进入汴梁,也必将是下一个黄巢。
  “重整河山?呵呵,还早着呢!”刘知远的脸色终于稍稍好看了些,再度轻轻挥手。“行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下去各自做好准备,不管有没有二皇子,咱们也得跟契丹人再打一仗,才可能进入汴梁。如果依然打不赢的话,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主公放心,我等必竭尽所能!”史弘肇、郭威、杨邠、王章等人站成一排,齐齐拱手。
  众人知道刘知远今天果断将先前所做的谋划尽数推翻,心中肯定会非常疲惫,所以也不再耽搁,纷纷告退回家。
  唯独掌书记苏逢吉,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跟在大伙身后向外走了几百步,趁着没人注意到自己,又偷偷折了回来。
  他是刘知远的私聘幕僚,为后者执笔起草各项文书政令多年,早就出入节度使府邸如同自家。所以也不用费周章通报,熟门熟路,顺着侧院小径就走到了王府后院的演武场中。
  刘知远果然正在演武场里,拎着把九耳八环大砍刀四下劈杀。眼角的余光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刻手上加了把力气,将几名陪练的亲兵“杀”得落荒而逃。然后猛地将刀纂往地上一戳,“哗啦啦”,数百铙钹齐鸣。
  “主公威武!”苏逢吉立刻躬身下去,大声拍刘知远的马屁。“古人尝说廉颇九十岁,依旧据鞍舞槊,力敌万夫。微臣一直不敢信,今天见了主公,也知道古人所言非虚!”
  “哈哈哈,你这阿谀奉承之徒,就长了一张好嘴巴!”刘知远抬起腿,虚虚地踢了他一脚,大笑着摇头。“老夫才五十出头,怎么好跟那廉颇相比?不过这上阵厮杀的功夫么,老夫倒是也还没全扔下。偶尔活动活动筋骨,倒也觉得神清气爽!”
  “当然,主公一刀在手,六军辟易!”苏逢吉笑着“硬”挨了一脚,然后拍了拍衣衫下摆上的靴子印儿,继续用力拍刘知远的马屁。
  刘知远被拍得很受用,神智却不糊涂。摇了摇头,笑着道:“那有何用?打江山岂能光凭万夫不当之勇。昔日霸王项羽,武悼天王冉闵两个又如何,还不是最后都身死名灭?!”
  说罢,又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催促:“说罢,别绕圈子了,你又回来干什么?是不是又要说别人的坏话?!”
  第六章 君王(八)
  “主公果然慧眼如炬!”苏逢吉笑着点头,脸上的表情也未见丝毫尴尬。“微臣总是觉得,郭将军、史将军和常将军他们三个,今天的判断,并非完全出自公心。即便是,至少对主公也有失礼敬!”
  “他们都是兵痞,你还要他们如何知书达理?”刘知远摇了摇头,对苏逢吉的后半句话丝毫不以为意。“但是公心么?呵呵!”
  他忽然笑了笑,反手拎起自己的九耳八环大刀,舞出一团滚动的闪电。
  周围的亲卫们没得到命令,谁也不敢上来接招陪练。事实上,他们虽然年青力壮,单打独斗的话,也的确不是刘知远对手。后者少年从军,这半辈子大刀下砍倒的敌人数以百计,一路从大头兵杀到节度使位置。无论经验、技巧和出手的很辣果断,都远非常人能比。
  苏逢吉也从没见到过自家主公一个人挥刀独舞,愣了愣,有些不知所措。刚才那两句话,他敢保证自己并非无的放矢。史弘肇等武将在议事厅里举动太粗鲁,完全没有一个柱国将军应具备的沉稳模样。而汉王府即将就要升格为大汉朝堂,一堆兵痞动不动就在御前撸胳膊挽袖子威胁打人,当皇帝的看在眼里,心中肯定也不会太是滋味。
  他的判断果然没错,刘知远的确是在靠着舞刀来发泄怒气。一个人与周围的空气狠狠厮杀了足足半柱香时间,才又满头大汗地停下来,手戳刀杆冷笑着摇头,“公心,他们肯定是有一些的!你原来那个主意,怎么看都怎么透着一股子馊臭味道。倒是郭兄弟,虽然跟老夫一样出身行伍,见识却强了你不止两倍!”
  “微臣,微臣当初,当初也没想到,二皇子还有可能是别人故意送上门来的!”苏逢吉脸色微红,诚恳地认错。“微臣疏忽了,请主公责罚!”
  “责罚你什么?责罚了你,别人就不知道,其实是我自己默许你弄假成真的么?”刘知远轻轻瞪了他一眼,继续冷笑。
  “是,是微臣失职。辜负了主公的信任!”苏逢吉闻听,心中微喜,脸上却摆出一幅内疚的模样,低着头继续悔过。
  “罢了,谁还没有失手的时候?就是老夫,这辈子也没少打过败仗。输了之后,总结教训,想办法下次找回来就是。若是输一次就划自己几刀,不用别人来杀,自己就把自己的血给放干了!”刘知远笑了笑,再次大度的摆手。
  刚刚出了一身透汗,他的脸色看起来异常地红润。精气神儿也比先前于大殿中时充足了数倍。所以一言一行,都透着恢弘和霸气,让人不知不觉间就为之心折。
  苏逢吉揉了揉眼睛,嗓音有些颤抖,“主公如此相待,微臣,微臣真恨不能粉身,粉身……”
  “将来用着你的地方多着呢,没必要说这些废话!”刘知远将手中大刀用力朝地上戳稳,快步走到一名侍卫手里,抢过只盛满了酒的皮囊,朝嘴巴里猛灌几口,然后随手塞住塞子,丢到苏逢吉怀中。“你也喝点儿,天寒,你身子骨又单薄。喝点酒能活络血脉!”
  “是,谢主公赐!”苏逢吉抱着皮囊,看着囊口残留的唾液痕迹,嗓子眼儿一阵阵犯恶心。但君王所赐,他不能拒绝。只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拧开塞子,嘴对嘴抿了几滴,然后学着刘知远模样把塞子塞紧,双手还了回来。“微臣不善饮,怕君前失仪,所以不敢多喝!”
  “你这读书人啊,就是费劲!”刘知远看了他一眼,接过酒囊,一边嘴对嘴慢品,一边笑着数落。“都跟你说过了,我不在乎这些。我在乎的是心里头到底拿没拿我当回事,不在乎表面这些繁文缛节。并且,如今咱们河东,也没法太讲究!”
  不待苏逢吉插嘴,他顿了顿,快速补充,“都是一道从死人堆里头滚出来的老兄弟,我跟他们摆君王架子,摆得起来么?知道的会说,朝廷要有朝廷的规矩,不能像当年一样由着性子胡来。不知道的,还不是会觉得我刘知远小人得志,刚有了坐上皇位的希望,就不能跟大伙共富贵?”
  “这……?”苏逢吉对此种观点,心中是一百二十个不赞同。但是,又没有勇气跟刘知远据理力争,所以只能苦笑着点头。
  “规矩肯定是要改的,但不是现在。咱们不能一个馕还没吃到嘴,先为了该拿筷子吃,还是该拿手斯着吃,互相打起来。我这么说,你可能听明白?”刘知远对他寄希望颇重,所以不厌其烦地解释。
  “微臣先前又想得浅了,此刻经主公点拨,茅塞顿开!”苏逢吉躬身到地,心悦诚服。
  对方不是真的不在乎朝堂规矩就好,只要在乎,自己眼下所持的态度就没出错。至于被史弘肇等匹夫当众折辱的事情,就算卧薪尝胆好了。反正自己如今忍得越多,日后收益也就越大。
  “还有你说的公心,孤知道被一个后生小辈扫了面子,你肯定不舒服。换了谁,也不舒服!”刘知远喝得有些急了,舌头稍微有些硬,脸色红润欲滴。“但你不能否认,他说得对。我,我跟你当初,都把我自己看得太低了。我如果想当皇帝,尽管提兵入汴梁就是,何须借助别人的名头?”
  “那小子是个人精!明着是抗命,实际上是跳出来第一个劝进。您当然觉得他的话有道理?”苏逢吉心里头嘀咕了一句。闭着嘴巴,微笑点头。
  “还有,即便他今天说的话毫无可取之处。我,我也不可能杀了他!”刘知远忽然抬起头,对着天空长长地吐气,“他是常思的女婿,常思与郭威当年有赠饭之恩。史弘肇心肠最直,花钱却大手大脚,这些年一到债主上门,就得让常思替他还账。累计下来欠常思的,就算把他自己卖了恐怕都已经还不上。我今天要是二话不说就把常思的女婿给剁了,他们几个会怎么想?甭说我现在还没登基,就是登了基,做了皇上,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可毕竟您是君,他们是臣!”苏逢吉愣了愣,皱着眉头说道。
  “君臣,君臣,你当现在的君臣,还是两百余年之前么?玄宗一道圣旨,就能砍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的脑袋?规矩早就变了!”刘知远又狠狠灌了几大口酒,红着脸用力摇头,“当年大晋高祖又何尝不对老夫恨得牙根儿痒痒,可老夫出入汴梁面圣好几次,每回顶多带着史弘肇和一个指挥的骑兵,你看到高祖对老夫下手了么?”
  “这,这又是为何?”苏逢吉听得满头雾水,皱着眉头追问。
  “杀不得啊!还不简单么?杀了老夫,郭威肯定会扯旗造反不说,其他原本就心怀忐忑的节度使,有谁还敢再靠近汴梁?甚至高祖麾下的那些跟老夫一样的心腹,也会兔死狐悲。如此一来,只要外敌入侵,高祖就得自己披挂上阵了。他即便再骁勇善战,早晚也得死无葬身之地!”
  “您,您是说,您是说史将军他们……?”苏逢吉被吓了一大跳,额头上瞬间冷汗滚滚。
  他原来敢跟郭威和史弘肇等人硬顶,是因为他相信汉王刘知远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同时也相信史弘肇等人都对刘知远忠心耿耿。
  而现在,刘知远分明是在暗示,他自己对史弘肇、常思、郭威等人并没有绝对的掌控力,后者被逼急了时也会跳起来造反。他苏某人先前那些作为,不是自己找死又是在干什么?
  见把他吓成如此模样,刘知远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想了想,继续补充,“他们不会造反,但也不会任老夫宰割。这是从安史之乱后就既成的规矩,大伙彼此虽然不说,但都心照不宣。不信你仔细想想,当年魏搏、武宁旧事。凡是待麾下将士刻薄寡恩者,几人能得善终?”
  魏搏、武宁,是唐末实力最强的两大藩镇。但魏搏十任节度使中,竟然有四人死于兵变,四任节度使为将士所拥立。武宁军前后三十年里,三任节度使被驱逐,朝廷和其他藩镇竟然都无法阻止。至于晚唐时代的其他各藩镇,情况更为复杂。在安史之乱到黄巢造反这段时间,各类兵变加起来近两百起,其中对抗武力朝廷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另外十分之八九,都是将校带着大头兵们作乱,与节度使互相攻杀。(注1)
  苏逢吉饱读诗书,当然了解刘知远所说的典故,心中顿时愈发觉得冰冷。武夫们仗着兵权横行,纵使他们的主公也不敢对其要求过分严格。这样建立起来的朝廷,怎么可能能够强盛得起来?甭说他年北伐烟云,洗雪前朝之耻。就连保证内部不起狼烟,恐怕都很成问题。
  “啪!”刘知远忽然抬手拍了他一巴掌,像是再给他打气,又像是在自我鼓励。“你也不用怕,心里先弄清楚这些,然后行事注意分寸就好。毕竟,不成文的规矩,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了。不是你我想改就能改的!咱们慢慢来,一步一步地走,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和功夫,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是!微臣愿粉身碎骨!”苏逢吉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咬着牙根儿表态。
  “老夫今年不过五十出头,你也刚刚过了不惑之岁。咱们还都有时间!”刘知远放下酒囊,再度从地上拔起九耳八环大刀,缓缓舞动,如同西楚霸王在乌江畔单骑面对十万汉军,“你知道吗?高祖未引契丹人入寇之前与老夫,就如眼下老夫与常思。老夫当年至少有三次,替高祖挡了必杀之刀。常思救老夫于绝境,恐怕也不止三次。所以老夫不想重蹈大晋高祖之覆辙,弄得当上了皇帝,却彻底成了孤家寡人。每天都担心曾经舍命替自己挡刀的弟兄,会跳起来造反。那样的皇帝,当起来很没趣!老夫已经看到过了,老夫自己不想往同样的坑里跳。但老夫却知道,自己每一步其实都走在坑边上,稍不留神就会变成高祖。所以,老夫必须先埋了这个坑,然后再考虑其他什么规矩不规矩。如果能做到,你我之功业,就不亚于当初的大汉高祖与萧何。将来无论谁写史书,无论他心里服气不服气,即便他被老夫的儿孙给阉了,他都得对此大书特书!”(注2)
  注1:据学者张国刚统计,763(安史之乱)—874(黄巢起义)年间,涉及所有类型藩镇的171起动乱中,与唐中央冲突的有22起,占13%,兵变(99起)和将校作乱(37起)合占80%,其他不明。
  注2:,刘知远早年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对刘知远既倚重,又百般提防,非常矛盾。到里石重贵登基后,情况依旧如此。
  第七章 鹿鸣(一)
  除两百年之积陋,名留史册!
  一直到走出了汉王府大门五百步之外,苏逢吉的心情依旧不能平静。
  他发现,自己先前的确看轻了刘知远。根本没想到这样一个大头兵出身的武夫,胸内居然藏着如许沟壑。更是没想到,此人的志向居然不仅仅是做一个皇帝,而是要比肩秦皇汉祖。
  苏逢吉不敢笑对方自不量力。因为一千二百余年前,那个姓刘的皇帝,同样不曾读过诗书。而汉王刘知远,目前的条件无疑比当年那个姓刘的亭长好得多,头顶上没有义帝,也没有兵强马壮的西楚霸王项羽。至于樊哙、韩信之流,河东更是不缺。史弘肇就是个万人敌,郭家雀儿在将兵方面的本事,更是当世无双。
  而萧何与张良……,正心里想得一团火热,忽然,有人从街边的阴影里冲了出来,三步两步冲过亲兵们的阻拦,躬身施礼,“恩师,学生恭候多时,请务必下赐一谈!”
  “啊——!”苏逢吉被吓得打了个哆嗦,接连倒退数步才勉强稳住了身形。待看清楚了来人的面孔,忍不住低声怒叱道:“郭窦十,你想见我不去家门口投帖子,守在半路上成何体统?黑灯瞎火的,想让侍卫们乱刀砍死么?”
  “学生,学生今天本以为,本以为汉王召见完了韩,韩将军,就会立刻召见学生。所以一直在府门口等着。结果左等又等,直到天黑,实在没指望了,才掉头回家。却没想到,半路上仍旧能遇到恩师您!”郭允明抽了抽被晚风冻出来的清鼻涕,满脸委屈地解释。
  他的职位是武英军长史,照理比韩重赟级别高得多,却依旧没有随时入府觐见的资格。倒是后者,今天在刘知远面前表现了很久,从始至终,汉王脸上也没见到任何不耐烦。
  “汉王今天需要处理的公务太多,老夫也刚刚才能离开他的府邸。所以你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根本没功夫搭理!”不想让自己手下的干将冷了心,苏逢吉斟酌了一下说辞,笑着开解。
  “学生当然知道汉王公务繁忙!”郭允明立刻摆出一幅受教模样,拱着手回应。“所以学生也不敢贸然求见。一直等在府外,就是想请恩师指点迷津。谁料恩师居然如此被汉王倚重,从上午入府议事,一直议到了月明星稀。”
  “你呀,倒是生得一颗七窍玲珑心!”苏逢吉被拍得浑身通泰,笑了笑,轻轻摇头。“怎么,你已经知道汉王的最新决断了?”
  “学生的确约略听闻了一些!”郭允明抬起头,脸上的愤懑一目了然。
  他与苏逢吉原本没有师生之谊,但从刘知远府邸被外派之后,他发现自己举目无亲,所以才主动投靠到对方门下。而苏逢吉,也看中了他这幅机灵和隐忍,所以将一次又一次立功露脸的事情交给了他,让他职位如风筝般青云直上。
  作为那个放风筝的人,苏逢吉知道今天自己有必要收一收绳子。于是乎,轻轻皱了下眉头,笑着问道:“怎么,觉得愤愤不平了?还是想当街吟一阙‘行路难’?”
  “学生不敢!”郭允明听得脊梁骨微微一紧,立刻再度躬身,“汉王如此取舍,肯定有汉王的道理。连恩师您都没有觉得不妥,想必学生先前那些作为,都过于鲁莽了!”
  “你能这么想,是一件好事!”苏逢吉点点头,脸上再度浮起几分赞赏。“须知当年萧何、张良,尚不能令高祖言听计从。更何况今日之你我?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只要你我事君始终如一,汉王早晚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国之干城!”
  “恩师说得极是!”郭允明认真地点头,“浮云障日,终有散时。”
  “他们也未必都是浮云!”苏逢吉心有所感,笑着摇头。随即,又用极低的声音补充道:“只是占了一时先机罢了!算了,咱们不说这些。总之,你以后别再去招惹那韩朴父子。短时间内,做一些容让,对你日后没任何坏处!”
  “多谢恩师指点!”郭允明早就打定了主意,对韩朴父子敬而远之,当然不会不依。“学生对他们退避三舍就是。”
  “也不是一味地退让,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但一定要争在要害处,并且相争为国而非为私,至少让人落不下什么话柄!”见他孺子可教,苏逢吉又忍不住多补充了几句。“比如……”
  稍作迟疑,他转过头,从亲卫手里拿过白天刚刚得到的雕翎羽箭,小心翼翼地按在郭允明掌心,“拿着,把这支羽箭的主人给老夫尽快找出来。二皇子虽然没用了,但汉王却不允许他就此消失,更不允许他活着离开河东。所以无论是谁当日从杨重贵手里抢走了他,都必须把人给老夫交出来!”
  他本以为给了郭允明一次立功露脸的机会,后者将如以往一样欣然领命。谁料这一回,郭允明却犹豫了半晌,双手将羽箭还了回来,“恩师,学生这么晚了还要等您,就是为了此事。此事,恐怕学生力有不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