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汉逆之吕布新传> 第936章:弘农杨氏的份量

第936章:弘农杨氏的份量

  在本朝的政治体制之中,世家大族是占有极大份量的,究其端倪,还要从高帝立国说起。
  本朝的四百年江山,起自高帝斩白蛇起义,历经千难万险,才逐渐在秦末诸侯之中脱颖而出。高帝凭借汉初三杰和麾下诸将之力,才得以间道攻入关中。其时,楚霸王军力鼎盛,高帝无法抗衡,不得不接受汉中王的封号,韬晦进入蜀中。然后,高帝起兵与楚霸王连年征战,百战百败,最终在垓下一役大获全胜,楚霸王在乌江自刎,于是,大汉便从此开国了。
  可是,虽然干掉了楚霸王,统一了天下,却并没有消弭全部祸患,相反,割据的倾向却越来越明显了。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从制度上说,靠得是郡县制和中央对地方的有力控制。如今大秦已成胜国,始皇帝所做的一切便成了斑斑劣迹,罄竹难书了。
  对于如何有效地统治天下,高帝和他麾下的谋臣猛将们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的核心便是采用郡县制还是诸侯国制。两派之间争得非常激烈,甚至势同水火。原因很简单,在和秦朝和楚霸王征战之时,高帝其实并不占优势,为了灭掉大秦和楚霸王,他不得不采取种种战争之外的手段。敌人的敌人,甚至是敌人内部的将领,只要带兵投过来,必定会得封善地。
  从这个角度讲,高帝其实是反秦反楚集团的盟主,他的嫡系将领和军队只是反秦反楚集团之中的一部分。如今大秦和楚霸王都完蛋了,你刘三也做了天子,原先给我们许下的诺言是不是也该兑现了?若是不兑现,哼哼,你来试上一试!看看兄弟们合起伙儿来打倒你!
  一看这个情况儿,高帝和他的主要谋臣们立刻就傻眼了,当初为了对付楚霸王,信口开河胡乱许诺,就从没有想到过自己能够混一天下。反正是慷他人之慨,不吹白不吹,拿楚霸王的地盘儿送人好了。此时此刻,形势就摆在那儿,若是不兑现昔日信口开河许下的诺言,大家伙儿就要抄家伙干了!大汉朝实在是折腾不起了,无论如何务必要使这些拥护者们满意。
  于是乎,高帝一咬牙一跺脚,一连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一百四十五个列侯。这些列侯之中,只有六个是高帝的亲属,甚至为了平息物议,连他的仇人雍齿都被第一个封了列侯。高帝所封王侯的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些王侯不仅仅是荣誉称号,而是有实封的。功劳最大的食邑万户,功劳小的也有五六百户。这就等于在大汉的天下之中,有了一百多个国中之国。
  如此大规模的封赏,几乎是利益均沾,昔日的从龙诸将们终于满意了,欢呼雀跃地成为新王朝的拥护者,回到了自己的食邑享福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旦这些粗鲁不文的家伙们想造反怎么办?高帝是极聪明的,他同时分封了九个同姓王,试图用左手看住右手。
  不仅如此,高帝还与他的这些功臣们剖符、立誓,这个符是由两半组成,受封的功臣拿着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档案,以作凭照。誓词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高帝告诉他们,即使有一天,宽阔浩瀚的黄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带子宽,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们的封国还是永远牢固,而且可以传给你们的后代儿孙。
  汉承秦制,全国一共有三十六郡,经过分封,留给中央政府管理的仅有十五郡,而在这十五郡之中,还分布着若干列侯的食邑。按照这个算法儿,高帝以天子之尊,天下只占三分之一罢了。这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便成了本朝的第一批世家大族,后来,七个异性王都被诛灭,一百四十五个列侯之中,出自丰沛之地的有三十多,出自丰沛周边的也有三十多,这六十多个列侯才是高帝的嫡系。这六十多个列侯经历高帝、惠帝、吕后、文帝四朝,一直是重臣。
  如此一来,直到高帝崩殂之时为之,本朝的世家大族便正式形成了,因为核心功臣都被安置在关西,所以被成为关西世族,关西世族是典型的军功世族。其后,经历过七国之乱、文帝、景帝开始收拾同性诸王,直到五百年一出的雄主武帝之时,才将高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处理完毕。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诸侯的势力开始急剧消弱,已经完全不能和中央向抗衡了。正因为如此,武帝才能令行禁止,如臂使指,北征匈奴,南伐南越,真正一统江山。
  等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朝廷大力扶植之下,涌现出了大批儒学世家。这些儒学世家多由五经博士起家,老师大力提携,门生弟子相互援引,历经数世,逐渐形成了新的世家大族。这些新兴的儒学世家逐渐取代了昔日的宗室世家和军功世家,成为世家主流。
  两百年后,而有新莽之乱,王莽窃国而为天子。其时,光武帝起于南阳,召集南阳旧部,起兵相抗。兄长刘寅惊才艳艳,被绿林诸将和更始帝所忌恨,借故被杀之后,光武帝不得不托言平乱出奔河北,得河北世族之力,次第削平铜马、赤眉、以及诸路诸侯,方才掩有天下。
  光武帝是儒生出身,麾下诸将也多为南阳、河北一带的儒生,定都洛阳之后,遂大兴儒学,以求砥砺人心、革故鼎新之效。两百年间,儒学遂为大兴,形成了一批新兴儒学世家。这些儒学世家大多位于关东,以光武帝的龙兴之地南阳、颍川、甚至豫州、冀州为根据地,故尔被称为关东世家。和关西世家相比,关东世家文臣居多,故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之说。最著名的世家有四家,分别是: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和颍川陈氏。
  汝南袁氏自不必说,四世三公,是本朝有名儿的高门巨第,袁绍、袁术便是代表人物。
  本朝的司隶、豫州、南阳一带,向来被称为本朝的根本之地。南阳郡更是光武帝的龙兴之地,故尔,南阳、颍川两郡的世家大族尤其多。因为前太尉赵谦发动世家大族叛乱,反对大司马的赋税新政,导致司隶境内的众多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司隶、凉州的世家为之一空。
  如此一来,南阳世家和颍川世家的份量就重得多了,颍川荀氏和陈氏就是颍川世族的代表之一。时人有“汝颍多奇士”之说,颍川荀氏的荀彧和荀攸就是其中的翘楚。荀氏一族,见于史籍记载的,就有一百多人。而且多在朝中做文职高官,是一个官僚士大夫世家。
  荀氏一族,除了入仕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那便是联姻。荀闳和蔡文姬的联姻,虽然说是郎才女貌,也未尝不是一桩儿政治婚姻。就因为这一桩儿婚姻,颍川荀氏就和大司马有了重要的联系。文姬毕竟是灵骓的闺蜜,同时还是玲绮的老师,再加上万户侯蔡邕,蔡家已成名门望族。蔡邕是最草投奔大司马的文人之一,如今隐隐执朝中衡文纳士之牛耳,份量最重不过。有了这样的强援,再加上荀家子弟的聪慧博雅,入仕出身自然就不用愁了。
  本朝的世家大族,都是因为入仕而兴,因为入仕而衰,谁家入仕的门路宽了,谁家的势力就会壮大。如今的荀家,好比紧紧抱住了一个金饭碗,可以在梦中笑醒了。荀家的两位翘楚,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和荀攸,一个作为曹孟德谋主深得重用,一个是大司马麾下的能臣良吏,风头一时无两。荀家两边儿下注,可谓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颍川陈氏源自于陈寔,陈寔字仲弓,曾为太丘长,故尔被称为“陈太丘”。 陈氏原是寒微之家,陈寔依靠自己非比寻常的品德,逐渐积累起崇高的声望,德冠当时,成为远近宗师的名士之师,名士之首。陈寔参加了汉末的反宦官斗争,是当时最有声望最有影响力的名士,他活了八十四岁,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把陈家从平民之家,拉到一流士族行列。
  中平四年,陈寔病逝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大将军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寔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谌最有贤名。当时人们把他们父子三人并称为“三君”。自此,颍川陈氏已经成为了高门大姓。
  方此之时,比起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颍川陈氏还只是一个新兴儒学世家,底蕴还不够深厚。未来将颍川陈氏带入真正的高门巨第的陈群陈长文,此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长安县令,虽然有“天下第一首县”的美称,也只是千石的阶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四大世家之中,汝南袁氏已是寇仇,颍川荀氏两边儿下注儿,颍川陈氏尚微。
  如此一来,作为天下第一世家,弘农杨氏的份量就重若千钧了,它的态度至关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