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田园锦绣> 田园锦绣 第30节

田园锦绣 第30节

  村里今年种苞谷的不少,家家户户这时候也都正忙着。苞谷出息多,难咽是有些难咽下,但能填饱肚子。
  七八月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这会儿太阳毒辣,元绣叫几个孩子赶紧回去歇着,免得晒伤了,荷香也就领着宋小云跟兴安回去了。
  种的也不多,因此没请人帮忙,赵家一家跟庄里人花上两天功夫,就将苞谷都收上来了,杆子也都放倒搁地上晒着。
  今年风调雨顺,苞谷长势也好,三亩地竟收了约莫一百四十斗,周管事称过以后也得有一千六百多斤,即便晒干以后磨成面,恐怕也得有一千来斤的样子。
  庄里比赵家院子宽敞,还有几间大仓房专用来放粮食,这些苞谷都用驴车拉回庄里了,待晒干以后脱了粒儿再存起来。
  晚上回来荷香说有人来信,元绣看着信封外头写着亲启几个字儿,又见笔迹熟悉,一打开果不其然,是京中玉香嬷嬷来的信,信中说王府那位郡主六月初六出嫁,待这一大喜事了了以后,她便也准备启程返乡。
  信是六月送回来的,现在才到元绣手里,不过算算日子,估摸着嬷嬷也快回来了。
  元绣心里开心,也跟家里人说了一嘴儿,到时候看是在庄里住着,或是在赵家住着,都留有空屋子,也都收拾得当,随便住哪儿都使得。
  两个作坊彻底晾透了,蒋横也从庄上搬到榨油坊里头住着。
  小蒋没大好全,这几日想跟在后头忙活,元绣没让,只叫他看着油坊那边,大石磨跟其他东西这几日有石匠过来打,这些他都要看着免得出什么纰漏。
  周管事也十分喜爱这机灵的孩子,什么记账管家与人打交道这一类,该教的东西都毫无保留,教了个十成十。
  苞谷收完也该收花生了,元绣这几日时不时挖一些看看能不能收,嫩些的用盐水或其他佐料卤了吃,老些的就洗净晒干。
  今年种了七亩地的花生,地里也没虫害,长势也颇为喜人,元绣试着挖了一些,都很丰硕,看样子也能丰收。
  一直等到将近八月,花生估摸着是全熟了,银花婆婆说后面几日怕是天要下雨,一下雨,花生就不好收了,收上来也不好晒。她赶紧手一拍,喊了村里婶子嫂子,收花生晒花生。
  照例工钱开的还是十文钱一天,这两月都忙的紧儿,马上这花生收完,那边甜菜也得收成。
  哪怕自家再忙,这钱也是想赚的,所以来帮工的人不算少,紧赶慢赶,到底还是趁着雨落下来前收完了。
  今年这花生出息也高,原先她估摸着一亩地好来能有五百斤产出,但像照这样的长势,一亩地少说得有六百斤产出。
  后面洗洗晒晒自家忙活也就不用再请人,毕竟现下银钱不多,凡事都请人来干,她自个儿也兜不住。
  八月初十,也是一架青顶驴车,拖着个不起眼儿的老太太,晃晃悠悠进了双井村,这时候家家户户正忙,再加上见过赵家好几架车,对这架进村的驴车没什么人在意。
  元绣这几日正用细耙搂翻地,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花生,粮□□贵,落下一粒都舍不得。
  每块地都细细翻过,确保不再有遗漏,这才将今儿搜罗起来的花生,在清河湾里用水冲了冲,又扛着锄头,拎着那一小篮子花生回去。
  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做饭了,屋顶炊烟袅袅,元绣自觉忙碌,心里却快活。
  七亩地收了将近四百石花生,过称也得有五千斤的样子,且开始那会儿地里肥上的足,粒粒都饱满,空壳儿也少的很。
  这些花生榨了油,也得约莫能出两千多斤油,府城寻常用的是豆油,这个价儿低些,四五十文钱就能打上一斤。但花生油更香,比起大豆易遭虫害,所以种的人少,种的少油价儿也就高,得二钱银子一斤,两千斤就能值上四百多两银子。
  看着不多,但元绣这田庄买下来也不过花了一千二百两银,若种的多,没二年就能回本儿。农人一年才赚多少银钱。
  糖价儿要更低些,上回问的顶顶好的也不过六十文一斤,不过甜菜出息高,能熬得糖也多。相比较之下,虫害也少,这赚头也不比花生少到哪儿去。
  农人只想吃饱饭,没有闲心种这些东西,寻常伺候麦子都费了一身劲,但若知道这赚头这么大,想来也是愿意试试的。
  元绣盘算着今年能收回来多少钱,想着也就到家了。
  才推开门,就见一熟悉的身影,元绣眼一亮,立马将身上东西都搁到地上,也不管脏污,就扑到老太太怀里。
  第五十三章
  “嬷嬷!您可算来了, 这些日子一直盼着呢,昨儿还念叨你啥时候过来!”元绣扑完了才反应过来自个儿混身都是泥,一时有些不好意思。
  嬷嬷她是最爱干净的人了。
  “前几回你来信, 我才觉着你如今稳重了, 没成想这毛毛躁躁的性子还是没改。”
  玉香嬷嬷才说完, 李兰花就从灶间出来, 见外头二人亲昵,一时觉得有些低落,想想又觉得自己不该吃味儿, 自家闺女受人照拂那么久,倒是她这么多年什么都帮上,如今一家子还拖累元绣。
  元绣见李氏神情,也收了方才没稳重的样子,又亲亲热热对她喊了声娘, 李兰花于是也笑着回灶间做饭了。
  拉着嬷嬷就在院里石凳上坐下, 然后自个儿又打水洗了手擦了脸,“您下半晌就来了吧?怎的到了也不喊我一声?”
  玉香嬷嬷看她挽着袖子的手,又看她乱糟糟的头发, 最后看她脚上沾的泥, 也是满心欢喜,
  “早见晚见不都能见着,还是地里活计打紧儿, 你如今可是小忙人儿, 田间地头,还有两个作坊, 事事都得操心。”
  荷香跟宋小云在一边剥豆子, 一边笑, 下午她就把姑姑去年回来,直至现在的事儿说了个大概。
  “什么忙人,您惯会打趣我。”元绣嘴上谦虚,实际还是跟讨赏的孩子似的,带着玉香嬷嬷把院子看了一遍,院里一草一木,一桌一凳都是她精心收拾整治的,后院虽养了鸡鸭,但通风好,怪味儿飘不到前院儿来。
  玉香嬷嬷拉着元绣的手,止不住点头说好,眼框也泛红湿润。
  “给您留的屋子都收拾好了,您老人家去瞧瞧,都是比着您喜欢的样式买的床褥,桌椅都是老榆木打的,最是扎实,您一眼瞧着准就喜欢,若是怕在我这儿住的不惯,田庄上也住得,那处我原忙时收拾一间屋子暂住,您要愿意去,住那儿也行,那儿大些,东西尽有,住起来自在,寻常也有人陪着唠嗑解闷。”
  嬷嬷跟在她后头,紧紧拉着她的手,也看她也笑她。
  “我还是住田庄里头罢,信上听你说了,我也想瞧瞧你如今攒下来的家业,只怕看着这些田地庄子,我日日都能做美梦。”玉香嬷嬷替元绣整了整头发。
  二人不是一般关系,无需多拉扯,嬷嬷既想住田庄,必定是田庄在她这儿更合心,反正二处也都不远,。
  “明儿我带您瞧瞧去,庄里还有果子林呢,月底那会儿才将把作坊拾掇起来,明儿都带您瞧瞧去。”
  玉香嬷嬷点头,外头李氏喊着吃饭,二人又一前一后出了屋。
  嬷嬷老家也是丹桂县人氏,只不过她还小时皇家腐败,饿殍遍地,于是也被卖给人牙子,后来几经辗转进宫当差,再后来王朝更替,她也换了新主,再后来又做了教导嬷嬷。
  当初打眼儿见着元绣心里就喜欢,开始对元绣比旁人格外狠些,怕她在宫中保不住性命。
  不过知道二人私交好的人甚少,也因此后来先皇后薨逝,元绣被贬做最下等的宫人,嬷嬷拉了她一把,将她安排到尚食宫,这其中交情才无人起疑。
  第二日元绣就带着嬷嬷去庄上先认人了,从银花婆婆到最小的小红,都挨个同她老人家打了招呼。
  银花婆婆跟嬷嬷倒是格外有话聊,两个小老太太坐在一块儿说丹桂县这些年的变化,又说田地,还说元绣。
  元绣见嬷嬷没什么不适应的,也就放心了。
  庄子看完,元绣又带嬷嬷去瞧林子,还有整片整片的,连在一起已经快成熟的麦,最后就是那两个作坊。
  虽只是赶着驴车看热闹,但这一路下来也累的人心慌,嬷嬷瞧着如今元绣过得好,欢喜也有,自豪也有。
  “花生全都收上来了,这几日太阳正好,得先晒着,到九月后田里粮食都收上来,再忙活这榨油的事。我单留了些嫩花生,晚上卤了,咱们就着吃酒。”
  元绣搁了些老茶片子在油坊,蒋横方才泡了两杯茶来,端给元绣跟嬷嬷后又出去忙活了,花生现下都再外头晒着,得勤翻动。
  嬷嬷看了一眼小蒋,有些疑惑,这孩子她还不曾听说。元绣于是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玉香嬷嬷也点头说这孩子有些可怜,其实无论是赵家一家,还是庄里人,还是双井村人,包括她自己这个老太婆,都是可怜,有元绣尽心想着,才不至于沦落成真正的可怜人。
  “您可是一路上赶车累了?我瞧着回来以后脸色都不大好。”元绣关切,怕嬷嬷天热沾了暑气,替她顺了顺气,“一早摘了两个瓜,正搁井里湃着,稍一会儿回去吃正好。”
  嬷嬷似乎仍是有些不适,缓了半天,却没接她的话,“先回庄上吧,今儿路走的有些多,到底一把老骨头了,不服老不行。”
  元绣有些担心,叫嬷嬷多歇会儿,好歹将茶喝完再走。玉香嬷嬷也点头,阖眼歇息,时不时抿口茶,待缓过劲儿来,元绣才将她老人家接回庄上。
  庄里天天也会安排好伙食,元绣叫大家伙儿别省着,近来活计多,吃饱了才有劲儿。嬷嬷住庄里,这吃食就顺带跟着一道,周管事摇头说不好,他们毕竟都是底下人,叫老太太跟着一道吃像什么话。
  没等元绣开口,玉香嬷嬷先笑了:“什么下人不下人的,都是一样的面,还分什么上人吃下人吃?”
  元绣知晓嬷嬷不在乎这些,也知晓嬷嬷要来庄上住,是怕爹娘不便。
  到底是老人儿,一见元绣神色,就知道这丫头难过了,于是顺着她的头发,语气沉稳平静:
  “如今不必看人脸色,又能见着你,嬷嬷心里不知道多开心,绣丫头现下有本事,我自然也不能给你拉后腿,住在庄里,寻常有些事儿,我还能帮上忙哩,说是年纪大了,瞧我如今这身体可硬朗了,遇着事儿还是能给你抗的。”
  “您……您这叫什么话,没得叫我脸红,接您老过来是养老的,可没存着叫干活儿的私心。”
  元绣说的哽咽,嬷嬷笑话她,“多大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嬷嬷又没老眼昏聩,能顾好自个儿,你就先把该忙活的事儿忙完。”
  元绣这才点头,“地里甜菜要收,这几日我估摸着没功夫上来,天热易沾暑气,这会儿蚊虫也多,防虫的药包管用,一般蛇虫鼠蚁近不得身,您千万记的戴在身上。先想着晚上同您吃杯酒,咱们老少许久没见,很该亲香亲香,只是您这身子怕是也吃不下酒,待好了咱们再叙。”
  嬷嬷嫌元绣话多,点过头,又挥挥手将她赶走了。
  *
  花生都晒干收到仓房里,也就差不多到了该收麦子的时候。
  麦田一片金黄,元绣拈下一颗麦粒,不似才长出来那会儿,掐着都是浆水,这麦粒跟裹着蜡一样光亮亮的,嚼着也硬实。
  这意味着,到了正式收割的时候。
  元绣买下杨老财那些田地的时候,有十亩田地都已经种上麦了,再加上元绣自个儿田庄上种了二十几亩,林林总总也有三十亩田地,这得费上不少人力,更得费上不少功夫。
  家家户户正农忙,除了壮劳力多的,都抽不开手去帮元绣家收麦,原本想着尽快收成,现下只能多耗费些时日。
  银花婆婆上回说的,这天估摸着要下雨,前几日倒是下了一阵儿,幸而这几日仍旧艳阳高照,大家伙儿仍是抢着收麦,生怕老天爷一场雨下来,今年年成就白费。
  如此又耗费了十来天,田里麦子才尽数收回来。
  元绣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跟着一群人下地收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圈。饶是袖口都绑了布条,还是免不得被麦芒扎到。不过这粮食都收回来了,也晒干吹了灰,家里几个仓房,连着庄上仓房都堆的满满当当,今年还赁了四十亩田地给村里人,待交过赋税,地租也有不少粮食。
  麦子除了留够自家吃的,余下的应当都会卖掉。元绣越想越觉得不划算,余下这几十亩地赚的银钱,只怕都还抵不上七亩花生地的,且这收麦还累人。
  嘴上这样说,看着现下粮满仓的样子,元绣还是不免欣慰。
  麦子收完也该到了收甜菜的时候,说起来今年这甜菜种的有些晚,所以直到九月才开始准备着收成一事。
  今年年成确实不错,不光已经收回来的花生跟麦子,连甜菜头都个顶个的大,甜菜跟萝卜长得差不多,胜在味道甜,南边儿有甘蔗制糖,北边惯用甜菜。
  不过种的人少,所以北地糖价儿一直也就居高不下,若是太平盛世久了,大家手中有些钱,除了主粮外自然还能种些旁的东西。但这两年一个二个才将将能混饱肚皮,自然没功夫种这什劳子甜菜。
  元绣也是打定主意要趁人家还没开始种,她现在占了先机,将名声打出去,也将钱先赚到手里。
  作者有话说:
  抱歉!加班到刚刚,没赶上十一点前的更新(流泪
  第五十四章
  甜菜一亩地产出极高, 寻常作物一亩地能有七八百斤产出就足够喜人了,但这甜菜一亩地能有三四千斤的产出,寻常人家不种, 纯粹是因为即使有甜味儿, 但咽不下去, 除非用来熬糖。
  甜菜疙瘩收上来洗净就能熬糖了, 青北州向来只有冬夏,没有春秋,昨儿天还热着, 今儿下了两场雨,就冻得人有些打摆摆。
  越往后面天越寒,家里甜菜也要赶紧熬糖,否则就冻坏了。
  元绣特地叫老马去府城送菜时将侯掌柜的酒楼大师傅请回来,她只晓得怎么熬, 具体的什么火候, 什么颜色才叫熬好,可没有十成十的把握。
  现下麦子都收完了,各家也都闲下来了, 到了农闲的时候, 一月开五钱银子, 各个都愿意来糖坊干活儿,元绣请了几个麻利的婶子。
  等这边糖坊上了道, 那边油坊也能开工了, 所以都不用急着没活儿干。
  侯掌柜酒楼那位大师傅姓刘,人都喊老刘, 来她这作坊里帮一个月的忙, 元绣给开的月钱跟酒楼一样, 也是二两银子,另外还教两个菜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