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奇幻玄幻>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第1243章 29.跳马(四)

第1243章 29.跳马(四)

  人耳无法捕捉到的轰鸣响起。
  背负着足足90公尺长的轨道的电磁弹射型“军团”同时启动了电磁弹射器。
  被加速的往复机推动装载有一架十余吨的侦察型和足足一个小队的支援保障型“军团”的空投舱,眨眼间跨过90公尺的间距,到达轨道另一端,达到最高速的同时解除锁止装置。被加速至每秒一百公尺的空投舱在升入空中的同时点燃外置的捆绑式助推火箭,在四枚火箭的推动下,流线体容器拖着火焰继续向高空爬升。几分钟后空投舱爬升至设定高度,燃烧完毕的助推火箭自外壳分离,四道渐渐远离暗红色的红光尾焰在夜空中拉出一道完美的十字型光芒。将美丽的科罗廖夫交叉甩在身后,空投舱亦在空中分裂。在空中四散的“军团”们不等行星的引力再次捕获自己,纷纷张开一次性滑翔翼,乘着彻骨的寒风在空中滑翔。
  从寒风刺骨的高空滑向白雪皑皑的地面,“军团”们毫不犹豫地扑向对危机逼近一无所知的目标。
  在要不要使用“军团”来充当“跳马”作战核心战力的问题上,总参谋部其实也颇为纠结了一番。
  他们终究是职业军官,再怎么战争狂,对于将自己的大显身手的舞台交给一群铁疙瘩,心里面还是很抵触的。更不要说“军团”那如同食腐动物一般在战场上追逐尸体、打开脑壳、扫描脑组织的行为,无论立场和种族出身,心智健全的智慧生物对那种行为没办法不心生反感,精灵也是一样。
  不过——
  放着一种前景广阔的技术手段不用,也不符合精灵们推崇的效率原则。
  既然如此,干脆就进行一次实战测试好了,不光是围剿压制作战,连“军团”的各种运用方式也一并检验。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起码可以收获不少平时难以获得的实战数据,发现各种潜在的问题,尽早着手改进解决。
  最后,促成总参谋部拍板同意第500特种技术营投入实战的关键性因素是无人战斗机器最大的优势——无需在意伤亡。
  不光是机器本身不畏死亡,军队无需承担士兵阵亡带来的损失和舆论压力,还有无人战斗机器不是血肉之躯,只要改装几个部件就能快速适应各种战场,这是活生生的生命无法做到的。
  比方说,承受一个极为残酷的初始加速度升入天空,然后在空气稀薄、温度极低的夜空中滑翔飞行,穿过呼啸的风雪和绵延的绝壁高山,在没有月光和星辰可供参照,连左右上下都无法分辨的乱流中前进几十公里,于茫茫雪原中搜寻隐藏的很好的目标,在齐膝深的雪地上快速着落并且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最后无需借助传统的空中运输方式也能进行快速部署,针对各种突发状况和灵活机动的敌军进行快速打击。
  哪怕是久经沙场的特战精锐也难以做到上面任何一件事情,更不要说所有事情全部串联在一起,一次全部完成。
  这些对血肉之躯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军团”却可以不折不扣地忠实执行,而且还是高质量的完成。
  它们是真正的杀戮机器,以杀戮和破坏为目的而诞生,只为执行这一目的而存在。
  在高空漂浮的观测船的雷达信号指引下,只用了十五分钟,第一批“军团”便从位于艾克斯莱班(aix-les-bains)的前进基地飞越90公里的距离进抵核心目标区——博纳沃镇(bonnevaux)上空。
  这个镇子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地带的一个小镇,依托当地伐木业的兴起,渐渐发展到一座小山城的规模,其鼎盛时期常住人口达到三千余人。但随着战争爆发,年轻人开始大量外流,在查理曼沦亡后,随着不少住户外迁,镇子里仅剩下200余名镇民尚在此居住。
  “自由军团”的核心人物,代号“高城堡里的人”的目标之所以会选中这里,完全是看中了此地独特的地理优势。从空中俯瞰,不难发现这座小镇乃是位于群山环抱中的一片低地,城区四面皆是陡峭的山脉,北侧有一条河流,总共只有三条小路从城内通往外部世界,这些小路全部经由山区隘口曲折而出,很容易对其实施封锁。正是因为这种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使小镇成为一座天然要塞,没有重武器的支援很难攻克。即便把重武器设法运上来,对方依托地形也完全可以争取到让重要人物撤离的时间。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但很难引起注意,还使得外人很容易暴露,防卫军或其它游击武装的间谍很难渗入。作为游击队的指挥机构的落脚点,没有比此处更理想的了。直到“跳马”行动正式启动前一个月,勃兰登堡部队的无线电侦察营从多个方向上截收到了发自同一个地方的电讯,通过反向比对几个可能充当接收站的坐标后,这才最终确认这些电讯全部发自博纳沃镇。当时正值防卫军扰乱游击武装储藏越冬物资的作战如火如荼之际,实施如此密集电讯收发作业的地方,应该就是“自由军团”的指挥部所在。要知道这片区域的游击队里,只有他们有无线电设备和操作员。
  无独有偶,就在无线电侦察营有所斩获时,“欧根亲王”旅在一次战斗中捕获了几名隶属“自由军团”的游击队员,这群铮铮铁骨的硬汉中混杂着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的软骨头,在九尾猫、电椅、水刑床与各种诱惑的“帮助”下,这个人变节了。这个曾担任过交通员护卫的变节者供述,尽管情报会经过不定人数的交通员传递至各个支队手里,但从情报的书写日期、送抵日期还有交通员的脚程及行动方向来判断,游击队高级指挥部在博纳沃一带的可能性很高。此外,在塞雷斯安插的内线意外截取到一份情报,根据其中涉及的交涉对象以及会面内容,军事情报局的分析员确认“自由军团”的指挥机构或高级领导的确是在博纳沃。
  一时间各方线索一齐指向博纳沃镇,“自由军团”的核心领导层似乎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只等尖耳朵捕猎者们上门收网了。然而“跳马”作战战役指挥机构大受鼓舞之余,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随之摆上了台面,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冷空气团正在南下,很快就要进入降雪期。地面部队早早已经给机动车辆更换了雪地行驶装备,山地步兵们也准备好了雪橇、滑雪镜、防寒服等冬季山区活动的装备。可最关键的空降突击要怎么办?遇上风雪天气,光是运输机起降就很成问题了,让伞兵在这种恶劣天气跳伞根本和自杀没区别,更何况为了达成突然性,原定计划除了伞兵空降,为了避免发动机的轰鸣过早曝露行动目标,还要使用滑翔机载运人员和装备进行机降。可山区气流原本就比较复杂,哪怕不是风雪之夜使用滑翔机都要随时面对突然失速坠机的风险(在战前预演中就有一架载有一名中尉和9名伞兵的滑翔机毫无征兆的突然失速下坠,乘员无一生还,还有一架降落时机鼻撞地翻转,机上乘员大部分重伤),在风雪之夜使用滑翔机于枪林弹雨中进行机降作业……这是向游击队表演摔死的一百种姿势和送人头的一百种方法,趁着叛匪们笑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由步兵们翻山越岭过去结果他们?这还真是条毒计。
  正是顾虑到空降作战面临的困难,正好上面有意向要对“军团”进行实战测试,干脆就让“军团”来打响战役的第一枪。
  防卫军总参谋部对严谨的偏执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对“跳马”作战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仔细推敲和演练,设想了每一种突发情况,并为此拟定了对策。可就算如此,当战斗真正打响时,还是有两个不曾想到的突发状况发生了。
  其一,是“军团”的表现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此前最乐观的预测也未能想到这群铁疙瘩居然表现得如此优秀。
  其二,是目标确实在博纳沃镇,但却恰巧藏身在一个防卫军并不知道的地方。
  这两个完全不在预期之内的要素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极大影响战斗的结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