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首辅今天忏悔了吗> 首辅今天忏悔了吗 第73节

首辅今天忏悔了吗 第73节

  另一头,宋奾并没有去找谭锦玉,这大清早的她可不敢扰人清梦。
  昨夜雾气已经散去,早上空气正是清鲜好闻,她只是想出来散散步,随便带上昨晚不知怎么溜进她房中的、委委屈屈的元宝儿。
  徐府很大,刚来时跟着谭锦玉转过两圈,她还认得路,走了一阵瞧见徐父徐母在一处院子里饮早茶,她过去打了个招呼,跟着一起坐了一会。
  等到太阳斜斜挂起,她往谭锦玉院子走去。
  谭锦玉看着刚醒,脑袋还有些迷迷糊糊,“阿奾,怎么这么早。”
  “不早了,徐公子可在?”
  “噢,他不在,昨晚好像就没回来。”
  “没回来?”
  “嗯,被卫大人叫去了,也不知道这大晚上的还要说些什么。”
  宋奾没多想,只道:“锦玉,我今日还要出城,可能晚上回不来。先前答应了徐公子要给他一个答复,现在只能托你帮我告诉他了。”
  “行,什么事?”
  “他之前想要我帮忙,希望我们能一起在盛京做事,我十分感激。不过我如今答应了谢家,恐怕不能抽身出来做那么多,怕有负他一番心意,因而还是算了,以后若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冒险急进一直不是宋奾的风格,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大概率是什么都做不好,她想要稳扎稳打一点。
  徐壬寅早跟谭锦玉说过这件事,她现在听明白后不免觉得有些可惜,“阿奾,这样好的机会你真要放弃?”
  “嗯,将来有缘分总会再见的。”
  谭锦玉抱了抱她,“好,等我回盛京去找你。”
  后面三日宋奾一直待在郊外,每日早早醒,晚间记录复盘,第二日再去作坊里核对细节,最后愣是将谢家技术摸了个透,甚至还提出了两点改进的建议。
  谢蓝看她的目光也渐渐从“容易拿捏”变为“敬佩”。
  第三日时宋奾过来告别,“谢姑娘,我要带走的人已经挑好了,他们同意跟我走两年,接下来他们的家人就拜托你照顾了。”
  谢蓝点头,开了句玩笑:“听说你娘亲是扬州人,你不如把她接来,我们一起在扬州干,盛京那破地方有什么意思。”
  几日相处下来,宋奾也摸清了谢蓝几分脾性,性格说一不二,说话不顾及旁人,可心底是有良善与爱意的,会因这一村子人而一直将作坊开在此处,会在扶兹面前乖顺得不像话,只是从不轻易在外人面前显露。
  如今对她也没了一开始的刺头劲,交代毛毡制艺时认真细心,偶尔还会像眼下会说些毛毡以外的事情。
  宋奾在她旁边坐下,答她:“我在盛京铺子有了些起色,娘亲也没有这个打算,扬州估计近几年是不会回来了。”
  谢蓝“哼”一声,“随你。”
  宋奾想着原先卫凌说的事,斟酌一二后试探开口:“谢姑娘,你为何不喜欢盛京?”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哪有为什么。”
  “那你有没有去过盛京?”
  “没有。”
  谢蓝一脸不想谈起这事的模样,宋奾便也不多说:“以后你若是想去,或者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可随时找我。”
  “你到底想说什么?”谁知谢蓝反倒是警惕起来。
  宋奾睫毛闪了闪,她瞬间捕捉到,再问:“还是你知道了些什么?”
  宋奾还来不及说话,她就靠着椅背自嘲笑了笑,“也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谢姑娘,我也是偶然得知,现在应当是有些线索,你要是想知道,我可以去问问。”
  谢蓝一下站起身,语气沉沉:“我不想知道,你就当没听过这事。”
  她说完即走,宋奾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心想,那些能被藏起来的事,大概都意味着一段不能言说的痛。
  第65章 博一博人性
  事情都差不多, 她们也该出发回京了。
  宋奾花了一天给娘亲青姨张叔他们选礼物,第二天先去找了罗姨,道完别后去一趟尤家, 只是再送了礼,没有给银子, 最后只带走一封尤山鸣给尤四娘写的信。
  第三天在徐府陪了谭锦玉一日,谭锦玉千万般不舍,听说晚上还跟徐壬寅闹了一番,说是想要跟着宋奾一起回盛京, 徐壬寅自然不肯。
  第四日宋奾一行离开时只有徐壬寅来送, “玉儿还在睡, 我怕她触景生情再与我闹,就没叫醒她。”
  宋奾:“无妨的, 让她多睡会。”
  “你若昨日跟着卫大人他们走便好了, 这样路上也能相互照顾着。”
  宋奾为了不跟他们一起特地一拖再拖, 好在卫凌他们昨天走了, 不然她还不知道何时能回去。
  “这么多人跟着我呢,不会出事的。”除了十个护卫,这一趟回去还多了四个男工人与一名妇人,热闹许多。
  “总之宋姑娘保重便是,往后有机会我与玉儿再到盛京寻你们。”
  “好, 徐公子也保重。”
  约辰时末,一行人终于启程。
  来时还是炎热夏日,离开时已是入了秋。
  从扬州到盛京至少大半月, 宋奾还是打算原路返回,一来他们走的就是官道,二来原先走过一趟, 心里有底。
  途径金陵时休整一日,挽翠几人都很高兴。
  “二娘,那我们晚上还去东来酒家吃饭吗?”
  这事宋奾原先就答应过的,“去,后面一路没什么大城了,说不定还得住野外,这一顿你们就好好吃个够。”
  “嘿嘿,二娘最好了。”
  晚上用完饭,回到客栈已是夜深,挽翠跟着宋奾进了屋,“二娘,我去让小二给您烧点水洗漱?”
  “嗯。”宋奾正拆着发钗。
  挽翠很快回来,顺手找出干粮去喂元宝儿。
  元宝儿从扬州出发时就一直被关在笼子里,宋奾便道:“放它出来吧。”
  挽翠打开笼子,元宝儿一下跑出来,猫毛上黏着个东西,挽翠“咦”一声,“这是什么?”
  那东西随着元宝儿的跑动掉在地上,挽翠捡起来一看才发现那是个木制的小蜻蜓,小巧玲珑的。
  宋奾抱起来找她的猫,“什么?”
  挽翠拿了过去,宋奾只一眼便认出,那是卫凌做的,和冉冉手中那个相差无几。
  小蜻蜓放在桌子上,元宝儿不断伸着爪子去够。
  “这是什么时候带过来的,我怎么没发现。”挽翠疑惑,“该不会是元宝从哪里捡的吧,二娘,我拿去扔了,谁知道这东西干不干净。”
  元宝儿已将它扒拉下来,两只爪不断逗弄着,俨然是把它当成了真的蜻蜓。
  宋奾说:“元宝儿既然喜欢,那就留着吧。”
  左右一个物件,算不得什么事。
  --
  一路行走,过了源河明显感觉凉了不少,比起扬州的秋高气爽,源河以北就像是入了深秋,早晚寒气很重。
  这日中午,几人在官道边的小茶铺停了下来,略作休息。
  眼前是一片宽广的庄稼地,此刻应当是秋收的季节,那庄稼地里确实一茬一茬的麦子,不过却都是东倒西歪,麦秆上未曾结有麦子,只显衰败。
  宋奾想起他们来时下的那些雨,虽然后来没了水患,可连绵不断的雨水已是让庄稼颗粒无收。
  宋奾叫来店家,“这附近的庄稼都是这个样子?”
  店家看一眼田地,摇头道:“都是,没一家幸免,今年怕是不好过了。”
  “那,官府有没有做什么赈灾之事?”
  “有是有,官府刚开始按着人口发了一点点粮食,只是那又有什么用,过个几天又没了。后来他们在官府门口设了粥铺,可每日一两个时辰就收摊,还不如不设呢,上头哪会管我们底下人的生计。”
  “寻常人家有余粮的尚能熬一熬,可那些只靠天吃饭的农户们就惨了。”
  店家面容惋惜:“这一两月里,路上总能见到些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灾民,他们来我这想讨碗粥喝,可我自己都自身难保啊,哪还帮得了别人,唉。”
  临近的几人听了,都纷纷叹气。
  话音刚落,不远处就走来拖着大包小包的一个妇人,与两个四五岁的孩子,皆是衣着朴素。
  走近后妇人对店家说:“好心人,能不能给孩子们碗水喝?”
  “水有的有的。”店家连忙去倒水。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眼窝深深凹陷下去,他们显然是饿得慌了,一双眼睛紧盯着宋奾跟前的馒头看,却又捏着妇人的衣角不敢动。
  宋奾于心不忍,让挽翠一人给了一个馒头,妇人接连道谢。
  两个孩子狼吞虎咽,大馒头三四口进肚。
  挽翠又给了三个,连同妇人一起。
  她们在旁边桌子坐下,宋奾开口问:“夫人这是要去哪?”
  “贵人折煞了。”妇人手里拿着馒头,没动一口,“今年收成不好,家里已是没米下锅,孩子他爹在金陵边上一个小城里打零工,我们去投奔他,找点出路。”
  从这儿到金陵少说也要五六日的路程,一个女人、两个孩子,其中要经历的苦不言而喻。
  宋奾心里顿时涩涩的,说不出的感觉。
  她们几日前还在富裕繁华的扬州城、金陵城,那东来酒家里一桌剩不知几多饭菜,而这世上的角落里还有那么多人解决不了温饱。
  不走这一遭,哪见得这景象。
  也不知比他们先走一步的卫凌有没有碰上亦或听说这些事,他是当朝首辅,撇开个人情怨,她是希望他能真真切切做些什么的。
  她又想着,她若是像徐家那样富足,那能做的事情就不是简单给两个馒头了。
  而此刻却只能在母子三人离开时塞一点碎银,期盼他们一路顺遂。
  店家见了,感叹道:“夫人心善,可救了这一家还有千千万万家,哪救得过来。”
  “我既遇见,总不能见死不救。”
  “是,遇上夫人是他们的福气,不过......”店家说了一半,看一眼那些个身强体壮的护卫,心想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便不再往下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