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奇幻玄幻>超级农业强国> 超级农业强国 第243节

超级农业强国 第243节

  “其实,我的火龙果主要大批量销往北方市场,可以说是不缺销路的。但也因为投资较大,想要扩大生产规模还力有未逮,所以希望能加入嘉谷这艘大船。”樊金明坦言道。
  齐政参观后,较为满意地保证道:“放心好了,嘉谷对于樊老板这样的优质供应商,绝对会大力扶持的,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
  ……
  能顺利争取到优惠贷款,樊金明就已经很满意了;而等嘉谷全面扶持后,他才知道,自己攀上了一个多么强大的合作方。
  樊金明最清楚不过了,在果品种植这个大环节里,无论是育苗研发,土壤施肥,还是果树管理等,这些不起眼的每个小环节都颇具高科技含量。
  他之前一般是求助农业专家,但很难做到全面实施。
  比如土壤施肥,就并非简单地撒在地里——不同土壤性质不同,种植水果不同,施肥要求也不同。
  而嘉谷在这方面比他一个人强多了,嘉谷的技术支持团队不但对自家果园土壤的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进行了考量,即使是肥料的制造,也可以通过软件计算原料的配比,做到“按方配肥”。
  技术人员解释道,这也是嘉谷推动水果标准化生产的一环。
  “跟嘉谷合作,太值了!”樊金明心里闪过这个念头。
  做水果的,谁不知道,国产水果,由于标准化程度低或标准缺失,导致用户体验参差不齐,是难以卖出高价的主要原因。
  同一款产品,今天买到的是甜的,明天就是酸的,大小、口感、品质都不稳定,很难留住消费者。更有些消费者认为,口味不一致,就证明卖给他们产品的是黑心商家,作假售假。
  天地良心,水果的标准化真的不是那么好控制的。气候、土壤、环境……受多方面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品种,也可能长出参差不齐的果子。
  也只有像嘉谷这样,将技术做到精细,才是标准化的最大保障。
  这可算是找到组织了!樊金明再次暗暗庆幸道。
  ……
  第428章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然过去
  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农产品生产都是有组织的。
  水果中,新西兰的奇异果就是最好的例子。
  它和我们国产的猕猴桃,本是同根生,却命运大不同——一个黄金价,一个黄铜价。
  区别在于奇异果抱上了“组织”的大腿!
  曾经的新西兰奇异果,也因为分散生产而遭遇产业寒冬。为了报团取暖,新西兰两千多户果农在政府的协助配合下,组建了一个统一的销售窗口——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
  在这个龙头企业的领导下,新西兰奇异果产业很快走出了困境,并成功将奇异果销售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新西兰的奇异果产业就只有“佳沛”一个品牌,所有的农民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嘉谷也没有将主视角对准农业种植大户。毕竟,在国内,小农种植户才是主流,而且最需要组织的。
  嘉谷的“农产品上行供应链计划”,也主要是对农业散户进行种植和销售联合辅导,形成产业本地化能力,最终拼凑成“大户”。
  所以针对桂省的水果产业,嘉谷是老套路——大力推动果农组建合作社。
  但尴尬的是,果农们对加入合作社并不感冒。
  ……
  “呃,其实这些年,本地办过不少合作社。但是吧,这些合作社最终都变成了卖农资的地方……”桂省水果行业协会会长陆小川颇有些尴尬地解释。
  钟华志一脸了然。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国内大部分合作社的成色吗?
  形式大于实质,少有发挥真实功能的——要么用来获取补贴,要么像陆会长所说的,直接卖农资,这样来钱最容易了。至于对农户的农技指导或者配套设施?只能说,想多了。
  “还有就是散户果农,很难管理……”说起这点,陆会长一脸无奈。
  技术上,果农主要是“瞎捉摸,不懂也只是问其他村民”;防护上,每到灾害发生后,果农才会向相关的农技专家咨询,而不是像种植大户一样关注天气并提前预防;开花期上,明明减少花蕾会给足养分,结果会多,品质也好。但很多果农就是不相信或者不舍得,觉得开花越多越好……
  尽管桂省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多是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式水果种植和处理,技术真的谈不上精细。
  “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钟华志轻描淡写地说道。
  嘉谷组建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全国各地,更奇葩的情况不是没有碰到过,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眼下这种情况,简直是小菜一碟。
  ……
  桂省多山多丘陵的地形,将整个大气候分割成很多独立的小生态,让很多的水果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土壤。
  但哪怕是相似的环境下,果子也经常出现“十里不同价,隔天跌破天”的价格窘境。
  其实,就嘉谷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滞销果品其实都是低价值果品——成熟度不够、品质差异大、商品化程度低等,甚至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果品,可谓低价值。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散户生产缺乏标准和技术。
  就像眼前这样,一座座青山绵延起伏,一排排果树郁郁葱葱,看上去生机勃勃。
  但问题就在于,果树长得太好了!
  随行的农技专家无奈道:“品种是好品种,但种植密度太高了。橙子都被树叶遮挡无法充分吸收阳光,会造成个体小、皮花、口感下滑……”
  钟华志问道:“所以是要砍掉多余的果树?”
  农技专家肯定地回答:“至少要砍掉三分一的果树,以及清除挡住了阳光的多余枝条,果品才有保证。”
  但是……
  听到加入合作社,嘉谷会帮忙卖果子,同时还有农技指导,果农们纷纷响应;再一听说要砍果树,果农们瞬间变脸。
  “辛辛苦苦才把果树种好,现在要我们砍了?瞎折腾……”
  “就是,砍了果树的损失谁来赔……”
  “……”
  果农们嚷嚷着不乐意加入嘉谷的合作社了。
  同行的陆会长神色有些紧张,但钟华志不为所动。
  “乡亲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砍了多余的果树,看似树少了,但单株产量会翻倍;而且,这批果树能挂果的时间更长!”钟华志大声说道。
  有果农反驳道:“说得倒是轻松,谁敢保证……”
  “我们公司保证!”钟华志打断果农的反驳,“我们公司可以和你们签合同,收购的单价,从市场价的5毛涨到1块,虽然砍了树,但你们的收入,只会比上一年多。”
  果农们安静了下来,面面相觑。
  这家公司,有点魄力啊!
  最关键是,这样一算下来,自己的收入貌似真的是不减反增,嗯,有搞头。
  再三确认了嘉谷的要求和保证,并在政府的担保下,果农们再次转变态度,表示乐意参加合作社了。
  陆会长“……”
  而这还没完。
  在另一个橘橙种植区,因为种植的柑橘品种退化,嘉谷要求果农将自己原来栽种的果树全部砍掉,改种“沃柑”品种。
  果农们一片哗然。
  虽然果子卖不上高价,但贸然改种另一种没怎么听说过的品种,谁愿意冒这个险啊?
  但钟华志的态度很坚决。
  水果也要讲究差异化的。
  快消品的差异化很容易,更多是从概念层面的差异化开始,比如饮料,你做绿茶,我就做红茶,实在不行,我直接抄袭你的瓶型,低价竞争,反正有一年保质期。
  但水果不行——一天可能就变色,三天可能就烂掉。水果的差异化没有办法单纯从概念开始,是地里种出来的,只能从“品种差异化”的种植开始。
  “沃柑”是一种由“坦普尔”橘橙和“丹西”红橘杂交而来的品种,早年在以色列生长,04年开始引入我国,最早在巴渝种植,但是表现一直不太好。
  但桂省农科院发现,“沃柑”在本地这个区域的长势超过了其他品种,果径大,口感好。
  还没来得及推广,就被嘉谷当作是桂省柑橘类水果“品种差异化”的选择之一。
  “我们公司不但会和你们签订收购合同,制定最低保护价;而且,每改种一株沃柑,都会提供相应的补贴……”钟华志淡定地对果农们说道。
  旁边的陆会长“……”
  这就是简单粗暴的砸钱啊!土豪的打法果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陆会长在内心疯狂地吐槽道。
  这种打法,难怪钟华志胸有成竹——谁能抵挡得住金钱的大棒?
  陆会长没有任何意外地看着果农们先是犹豫,然后意动,最后“屈服”——砍树,改种“沃柑”!
  他还看着钟华志凭借同样的套路,在桂省水果业一路“平推”,越来越多的果农加入了嘉谷农产品供应链。
  而加入嘉谷供应链的果农越多,嘉谷就越容易实现水果品种的大规模集中生产,将品质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陆会长突然有些感悟:水果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谓,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体系,一个体系干不过趋势一样。果业的发展就应该像眼前这样抱团,集上下游之力,纵横联合起来,才是出路。
  ……
  第429章 干不过,就加入
  春初,正是桂省柑橘、枇杷等水果的上市期。
  清晨5点半,水果批发市场已经闹成一锅粥。枇杷批发商孙功站在板凳上,叉起腰怒瞪双眼,对着前来批发水果的人说:“没了,没了!明天4点再来排队!”
  与他同一水果交易区的其他摊贩,有的还在扯着嗓子讨价还价,有的已经收摊。他们脚底下的水泥地上沾满了报纸、碎果屑和烟头。
  另一位水果贩子谢莫待人群散去后,踱步至一脸苦色的孙功身边,点上一根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老谢是个粗人,说不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文绉绉的话,但嘉谷这条“大鲨鱼”全面介入桂省水果市场后,确实给他们这些水果贩子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又没收到足够的货?”
  “没!”
  “又被嘉谷抢了?”
  “对!”
  “……特么的,你说他这么大一家公司,何苦为难我们这种混口饭吃的小商贩?”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