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越南1954>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乡村经济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乡村经济

  “越华文艺研究会”分工明确。
  钱新霖负责第五步兵师和西宁省安置点,张英贵作为第一届国会议员名正言顺坐镇西贡,桂青山负责情报,韩烁负责北越情报和堤岸治安。后加入的印尼侨领张慕乡先生负责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华侨工作。
  李冠云无需考察直接成为核心会员,利用其工投公司董事长父亲及堤岸侨领的身份优势,负责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华商工作,前段时间被推选为“东南亚华商联合会”名誉主席,这几天正在金边拜访柬埔寨的五帮侨领。
  作为研究会元老,顾长庚自然不会闲着,分管南部13个安置村和条件最恶劣的祯沙安置点,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春节临近,要了解各村节前准备、第五步兵师新兵征招和老兵退役安置、来年乡村经济发展、各村自卫队建设等工作。
  他从祯沙开始一个村一个村往南,李为民从富国岛往东再往南,二人像约好似地在最南端的金鸥安置村碰头。
  与几个工业村一样,安置村比普通村庄大,人口比一般村庄要多。
  这个堪称“天涯海角”的村庄,共有一万八千六百多村民,占地面积相当于三个乡镇。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人口稀少,过去8年这里一直是越盟游击队控制的地区。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又没那么多群众可发展动员,日内瓦协定签订后越盟果断放弃,该撤走的全撤走了,治安还算可以。
  参观完刚兴建好的孵坊、水泥船厂、砖瓦厂和木器加工厂,二人乘小木船来到海边的渔业生产队,村长夏离平指着前面忙碌的人们介绍道:“李先生,顾先生,这就是我们的渔船厂,师傅全是从堤岸请的,树砍下来不能直接造船,现在主要准备木料。”
  用水泥和铁丝网造的船只能用于内河航运,出海打渔太危险,从芒街南撤时把渔船全拖来了,渔民们现在还是用以前的船。
  李为民环顾了下四周,微笑着说:“二位,前年这时候我们曾说过,撤过来之后要‘求生存谋发展’。现在生存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不能安于现状,接下来要把发展提上日程。”
  刚刚过去的一年成绩显著,在美国政府、国际社会、南越政府及“越华文艺研究会”帮助下,近两万村民不仅渡过背井离乡的难关,并且真正站稳了脚跟。
  十几个生产队盖了3000多间砖瓦、高脚木楼或锌铁皮屋,不用再住帐篷。每个生产队都设有小学和诊所,村部所在地有一所中学和一个能做手术的医院,村部、自卫队、中学、医院、孵坊和碾米厂等重要设施,甚至用上了风力发电机提供的电力。
  开垦荒地,种粮种菜,养猪养鸭养鸡,出海打渔,进林伐木,挖土烧砖……孩子有书念,大人有事做,有组织有计划,许多人过得比南撤之前都好,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夏离平担任村长前是侬族兵团的一个少校军官,有威信有能力,就是不懂发展,美国顾问和志愿者们全撤走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李先生,顾先生,您二位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老夏,你现在是村长,不是营长。要在确保全村安全的同时,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换言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想办法找出路。”
  这不是为难人家吗,顾长庚笑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用越盟的话说要发挥集体智慧,有时间组织能人巧匠开开座谈会,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把乡村经济搞起来。”
  夏离平挠了挠头,嘿嘿笑道:“我们倒是想像富国岛一样搞个渔业公司,买大船出海打渔,就是没那么多钱,搞不起来。”
  有想法总比没想法好,尽管这个想法实在不怎么样。
  李为民笑道:“发展要因地制宜,不能看人家怎么赚钱就怎么干。富国岛渔业公司之所以能搞起来有三个优势,一是那边相对安全,有钱人都在那边,有资金优势;二是岛上正在大开发,有近20万人的消费市场,不管多少鱼捕捞上来都能卖掉,就算消化不掉还可以卖给迪石工业村或进行深加工。
  三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大船能靠港,出了故障能够及时维修,有稳定的电力供应,有船舶和机械维修方面的人才。而金鸥这边什么都没有,买条大船回来停泊在哪儿,出故障怎么办?”
  薄寮工业村最近,离这也有几百公里,且不说没钱没船,就算买回来能打到渔能卖给谁?村民们刚吃上饱饭,可舍不得天天大鱼大肉。
  看着他一脸沮丧的样子,李为民接着道:“很多人或许会想,当时安置到富国岛、迪石、河仙附近多好,会感觉被安置到这个鸟不拉屎连越盟都懒得骚扰的地方太委屈,太不公平。可我们30多万人,能去的地方就那么多,如果你不来我不来谁来?
  这个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要跟乡亲们说清楚,那些地方虽然好一点但比较危险,我们这虽然偏僻一些,各方面条件差一些,但相对比较安全。”
  李先生已经为大家伙做很多了,夏离平不想让人误会,连忙道:“没有,没人这么想,大家只有感激。”
  “不患贫而患不均,现在没人想,不等于将来没人想。”
  李为民笑了笑,继续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春节过后‘乡村经济工作队’会开办培训班,各村村长、副村长、生产队长要轮流参加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学习乡村管理和如何发展乡村经济,二是参观各工业村,与工业村内公司老板开座谈会,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再就是出国开开眼界。”
  夏离平惊诧地问:“还要出国?”
  “老夏,你们虽然叫村长,其实跟镇长差不多。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所管辖的地区不断扩大,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无冕县长’。权利越大责任越大,不学习不出去开开眼界怎么行?”
  所谓的侬人自治村并不只有侬人,从南迁到现在,不断有流落在越南各地的华人加入,前天安置的那几十个人甚至来自缅甸,据说今后还会有来自菲律宾的同胞。
  夏离平反应过来,不无兴奋地说:“行,一切听您安排。”
  李为民拍了拍他胳膊,笑道:“顾先生是带着慰问品过来的,我两手空空不能没点表示。孵坊搞得不错,乡亲们热情高涨,看样子年后鸡鸭规模养殖能发展起来,鸡蛋鸭蛋鸡肉鸭肉有销路,鸡毛鸭毛交给我,回头安排人过来帮村里开个羽绒厂。”
  “羽绒厂,不是做鸡毛掸子?”
  “做冬装用的,跟棉花一样夹在衣服里面。我们这没春夏秋冬,只有雨季旱季,但其它国家四季分明,可以把鸡毛鸭毛加工成羽绒服或羽绒被出口到欧美。”
  迪石工业村的饲料厂提供动物饲料,孵坊是利用东亚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搞得,乡村经济工作队专门请专家和兽医过来指导养殖,薄寮工业村的老板承诺包销鸡蛋鸭蛋,鸡粪鸭粪可以当肥料,现在连鸡毛鸭毛都能利用上,夏离平越想越激动,恨不得动员家家户户全搞规模养殖。
  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回村部的路上,顾长庚突然问:“李先生,你把潘光诞弄到富国岛去了?”
  “洪山的父亲,不能不管。”
  “潘光诞长期反对政府,吴廷琰和吴廷瑈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不放心?”
  “这件事太敏感,不光我,老钱一样不放心。”
  李为民若无其事地笑道:“没你们想得那么严重,吴廷琰和吴廷瑈确实非常讨厌潘光诞,恨不得杀之而后快,但只能想想而已。因为抓人这件事,西贡已经闹翻了天,柯林斯不止一次给独立宫施压,要求吴廷琰放人。
  吴廷琰骑虎难下,不放,美国方面有意见;放,政府会失去威信。可以说潘光诞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我把人弄到富国岛,他眼不见为净,美国大使馆那边又能有个交代,帮他们解决了一个麻烦,皆大欢喜。”
  顾长庚赫然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想了想之后又问道:“帮他们把麻烦解决了,那些反对派会不会把矛头转向你?”
  “那些人不是傻子,应该清楚我软禁潘光诞未尝不是一种保护。”
  “要不要放点风声?”
  “不用,这种事只有意会不可言传。对了,吴廷琰还想通过我们这些干正事的人说服潘光诞,让他支持政府,别再给政府添乱。”
  跟吴廷琰切割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在多保护几个反对派,将来就少几个反对工投公司的人,顾长庚眼前一亮,不禁笑道:“有一就有二,如果将来再出现类似情况,完全可以多软禁几个,多帮他们解决点麻烦。”
  李为民心照不宣地笑道:“我就是这么想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
  ps:前几天先是审核,又接着有事,更新不正常,不好意思求订阅。
  从今天开始正常更新,每天保证两章,争取三章,订阅太惨淡了,满地打滚求订阅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