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92章 三月磨一剑

第92章 三月磨一剑

  从刘虞府上领受了任务后,回来的路上,李素一直在马背上揣摩自己领导的水平。
  也正是到了今天,刘虞跟他推心置腹说了那么多话,李素才彻底理解了刘虞为什么要表面简朴、但暗中却实则很有钱、也会买官。
  原本在《后汉书》上看到的“刘虞表面素以清廉著称、灵帝特许他上任都免纳修宫钱”,但被公孙瓒杀害后公孙瓒抄他家,却发现“虞姬妾多饰珠玉、服饰华美异常”等等种种矛盾现象,也终于有了一个解释。
  他装作俭朴,不是因为自己虚伪,而是大汉朝的外交工作需要他保持这么一个形象。
  只有刘虞俭朴了,那些从刘虞那儿拿到“赏赐”的胡人酋长才会分外珍惜,才会相信“刘虞其实没什么钱,他给我的赏赐是特例,是需要保密的法外开恩,其他人他是不给的”。
  如此一来,每个胡酋拿到钱后都以为自己是特例,是得到了额外礼遇,他们才不会觉得汉朝的钱好拿、汉朝软弱可欺。
  还是那句话,“岁币”也好“买官钱”也好,做这种行为带来的最大损失,并不是钱本身,而是花了钱还要败坏名声。如果有本事只花钱而不担负花了钱的恶名,那么花钱本身其实是挺无所谓的。
  就好比古巴导弹危机,25年后那些绝密外交档案解密了,人们发现其实甘乃迪在古巴导弹危机时撤走的导弹规模比赫玉米多出一倍!
  但为什么世人都认为赫玉米是失败认怂的那一方呢?就因为赫玉米是承诺先撤的那一方,他在美苏危机化解后没多久就把古巴的导弹撤了,所以他丢了脸。
  而甘乃迪是在古巴危机解除后,过了半年多,风声也平息了,才悄咪咪把意呆利和土其的弹道导弹撤了,所以国际舆论没把这种撤退跟当初危机时的“认怂”联系起来。
  外交战线,最重要的就是面子,国际威望,对国际各界信心的操弄,而不是钱和武器的实际交付数量。
  一听到“钱”字就往岁币上想,这是外交上不成熟的表现。
  当然历史上宋对辽、夏的“赏赐”遮羞布失败了,那不是金钱外交本身的失败,而是宋朝士大夫智商太低,加上当时“国际环境”里的国家数量太少。
  当国际环境就只有辽、夏两家,你很难确保“辽不知道你对夏怂,夏也不知道你对辽怂”。加上宋朝士大夫一开始就完全没有秘密外交的保密意识,他们第一次对辽认怂,就几乎是公开的怂,才让李元昊跟风抄了作业。
  但刘虞面对的是“五胡”,而且刘虞一开始就很注意保密,哪怕他给的第一笔钱,都是威胁好的:
  如果世上有第三方知道你拿到了钱,那咱的合作就永远中断!你就等着承受大汉朝联合其他四胡的怒火吧!
  就像甘乃迪对赫玉米的附加条件:我多撤一倍导弹可以,但你不许对媒体解读,不许把我们的撤退跟古巴导弹危机联系起来。一旦有媒体哔哔,损害到了阿麦瑞坎的国际威望,那我就一枚都不撤,跟你们干到底!
  ……
  李素在脑中,把刘虞刚才吩咐的那些外交思路要点全部盘点了一下,内心实在不得不感慨承认:
  刘虞这人的外交天赋,居然能超前历史水平一千多年!这样灵活变通的人,哪怕放到宋朝明朝,绝对都是外交工作天下第一人!
  也难怪能在汉末的胡人当中运作起如此敬畏天人的威望了。
  自己前世读了七年外交学院,居然也只比刘虞几十年的实战工作经验略强一些而已。
  这世上,在外交思路这个领域,只有李素和刘虞能够充分相互理解了。
  刘虞这些年来,面对其他呆板的幕僚,说不定心中也很苦闷,觉得属下的智商都跟不上他的思路吧。
  这种情况下,他一次次动用自己的特权,为李素的前途铺路、让李素尽快升迁获得更大的表现舞台,也就不奇怪了。
  有时候李素也在想:要是刘虞再年轻一代人,说不定他和刘备都还是乖乖辅佐吧。
  但这不能假设,已经年近五旬的刘虞,是注定没法亲自迎来天下重新太平的那一刻的。
  刘备和李素,还是继承刘虞的天命与遗志,好好匡扶汉室吧。
  ……
  李素瞎琢磨完这些,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策马来到了蓟县县衙、兼广阳都尉府。
  李素还没翻身下马,旁边已经有几个亲兵殷勤地过来搀扶帮忙,还有个亲兵端来下马石让他踩。
  刘备府上这些人,个个都对李素熟悉得不能再熟了,都不用通报,就直接引着李素入内。
  走到二门,就看到刘关张飞奔着出来,跟李素把臂言欢,共叙别来之情:
  “贤弟这是闭门著书有成了?这俩月想煞为兄也。每每看到朝廷文告,没有贤弟在旁,都不知该如何解读天下大势。”
  “兄但有所问,现在也不迟呀。”李素也不跟刘备客气,不说那些谦虚的话,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
  但偏偏刘备就喜欢这种坦诚。
  双方聊了两句,李素才有暇转向张飞:“翼德这伤,是彻底痊愈了?可喜可贺。”
  张飞叉腰傲然:“你被抓去著书时,俺就已经躺了两个月,再不好透都憋出鸟来!怎得,使君唤你,莫非终于要对张举动兵了?正好出去松松筋骨。
  当初秋收劫粮的时候,听二哥天天在外带队骚扰张举、每日都能斩获张举征粮队的首级,可把俺羡慕得。”
  看张飞这架势,怕是一顿吃一只蹄髈加猪脚都没问题。
  “对了,伯雅,可是使君有吩咐了么?”刘备关羽也连忙顺着追问,显然他们也好奇。
  李素直言相告:“使君让我再准备几日、先等细作把《殿兴有福论》在幽州各处散布一下,等京师雒阳那边也拿到第一批书卷,然后,就要派我出使乌桓,争取劝降丘力居。
  丘力居如今粮食不济,只要他不想屠戮百姓、酿下不能回头的大罪,那么跟我们合作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刘备连忙劝说:“果然还是到这一天了……不过,伯雅,让你亲自去劝说,会不会有危险?”
  李素:“使君在诸胡中威望素来很高,哪怕是不肯投降的胡酋,也从未敢杀害使君派去的使者,从十几年前开始便是如此。不过,安全问题也不能不防——主要是不能被张举的嫡系人马撞见,张举是已经称帝了的,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定然是遇使便杀。”
  刘备连忙问:“那我多派精兵猛将保护你吧,听说当初在巢湖,入九江宗帅祖郎大营夺军时,云长就带了精兵百骑保护,这张举定然比祖郎凶残数倍,没有三五百精锐,恐怕不能万全。”
  李素笑着推辞:“人太多,反而目标太大不易悄悄接近。张举和丘力居、素利之间,如今定然互相有些猜忌了,说不定张举也会有眼线哨探在丘力居营中。大队人马出入营,张举定然会得到线报。
  依我之见,不如这次只带几名猛将,至于护卫亲兵,全部用兄帐下的精锐乌桓骑兵,伪装成丘力居的斥候哨探,如此回营才不至于被丘营中的张举眼线怀疑。”
  刘备想了想,他手下最初那些跟了好多年的精锐骑兵,就有不少是乌桓人。如今骑兵队渐渐扩充到一两千人,也有吸纳相当比例的乌桓勇士,要挑出一部分给李素当保镖,当然是没问题的。
  但他还是担心:“贤弟想要乌桓精锐当然不成问题,但若是只伪装成斥候队,恐怕人数不能太多。以乌桓人作战风格,探路斥候每队仅有二三十人……”
  “我就挑三十个精锐的便够了,只要能安全见到丘力居,后续不用担心。”
  丘力居要是真想对人不利,别说三十骑,三百骑也没用啊。
  刘备想了想:“行,那可要云长再……”
  李素连忙拒绝:“不必了,云长翼德都是大将之才,当初在巢湖不过是权宜之计,怎可一直如此。我就问兄借子龙、幼平,我再自带典韦护卫,就足够了。
  到时候,兄与云长翼德倒是可以先在边境上佯攻一下张举本部、调动敌军,吸引注意制造混乱,也算是一拉一打,配合我的劝诱威慑一下。但是,一定不要攻击丘力居部。”
  李素非常懂行,这种分化敌人的场合,敲山震虎是必须的。就好比三大战役当中你要谋求北平和平投诚,那么津门就得以雷霆手段攻下,显示“不是我们打不了,而是不想打”。
  临门一脚,更要以战促和。
  刘备觉得非常有道理,彻底满口答应:“好,我就选三十骑最精锐的乌桓骑射手,伪装斥候随伯雅同行,伯雅即将到达之前,我与云长翼德率部往北迂回,先劫营也好、野战也好,狠狠胜张举本部一阵。”
  “多谢兄周全安排。”
  ……
  五天之后,刘备和关羽张飞已经带着两千骑兵、以及其他一些接应部队,从蓟县行军移动到了渔阳郡与右北平郡边界前线。
  刘备所部步兵,从无终县沿着庚水往东进攻,轻松攻下了一座几乎已经被叛军弃守的小县城徐无(后世的遵化)。
  叛军之所以弃守,也是因为没粮食了,不想再负担这座小县里还苟活的几千百姓——叛军走之前,把城中百姓能找到的所有食物统统抢光了才撤退,只留下一点吃的都没有的百姓自生自灭。
  所以刘备的进军,与其说是攻城收复,还不如说是又主动承担了救济四千多饥民的道义。
  刘备是个仁慈之人,看到百姓一个个饿得快死了,只好分出军粮来救济。幸好徐无县与无终县都是沿着庚水的,运粮还算便利。而朝廷控制的无终县还有大量驻军屯粮,运过来路上也没什么损耗。
  让饥民们吃上一顿掺杂着麦麸的麦粥后,城中百姓的代表才告诉刘备:张举的叛军抢光粮食撤走时,城里还有七千女人和老幼,如今只剩四千人,有三千人在刘备赶到之前已经饿死了。
  刘备听了,半晌说不出话来,唯有喟然长叹。
  修整了一日后,刘备自己带着三千步兵在徐无县驻扎、把这座新的前线桥头堡稳固住。
  然后让关羽张飞带着两千骑兵继续东进、作试探性进攻,能偷袭斩获就尽量偷袭斩获,但如果遇到张举的大部队,就立刻撤回徐无。
  刘备的人马抵达徐无的同时,在蓟县做好了全部准备工作的李素,也带着一伙精锐随从出发了。
  除了他本人之外,跟随的有赵云、典韦、周泰,外加一个当初从公孙瓒那儿受命突围出来的猛将文则——文则如今已经在刘虞帐下直属效力,李素之所以带他,也不是看中他武艺,而是因为文则熟悉这一代的地形。
  五个月前,文则就是带着十二骑勇士,从管子城的重重包围中突围杀出来的,如何才能杀回去,还有谁比他更懂地形吗?
  最后,还有刘备一贯的亲兵队长刘顿,如今原本已经升到曲军侯了,但也依然干回老本行,挑了三十个骑射武艺最强的乌桓兵。
  大伙儿的兵器马匹,刘备也是都挑最好的,还配了一人双马。
  如此一行1个文官5个武官30骑兵,共计36骑,人数居然恰巧跟当初班超出使西域、袭杀匈奴使团逼降鄯善王时的人数相等。
  “看来这个数字挺吉利的,班超靠36骑就慑服一个西域大国归汉,看来我今天也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把了,不知道我这个事迹将来历史书上会给我怎么样一个成语呢。”
  启程之后,李素看着自己麾下的人马,很想发明几句脍炙人口的成语,供后世学生背诵典故。
  要不,不入龙潭,焉得龙卵?
  好像俗了点,后人一听哥就是在模仿班超,不行不行。
  想了很久也没想到合适的,李素只好暂时作罢。
  36骑保持体力,缓缓而行,三天后进入了右北平境内。
  在徐无县好好睡了一夜养足精神,次日黎明再启程,才算是进入了全速狂奔的状态。
  一天之内他们就从徐无过令支、直奔卢龙的孤竹城。
  那里,就有丘力居的乌桓大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