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85章 做丞相的好处,就是随口说句话都能

第885章 做丞相的好处,就是随口说句话都能

  又两天之后,九月二十,总算到了章武四年北场科举开考的日子。
  李素手头堆着的杂活儿,也算是理顺得七七八八。
  把这些事儿都了断之后,就可以把精力专注于更重要的千秋大计。
  到时候妻子的《儒法论衡》差不多也写完了,等百官都迁到雒阳来,刘备说不定会让他再组织一场给群臣的读书会、统一官方意识形态。
  今年的科举考生人数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刘备朝廷的科举制度、是有大小年的。比如茂才科三年才取一次。
  所以章武元年开过之后,中间章武二年、三年是不设茂才考试的,都要积压到今年章武四年再考。
  其他孝廉这些基础课倒是年年录取,明算也因为刘巴那边的新式工商税务系统人才缺口太大,才每年都取。
  这天一早,近千名来自北方各州三十余郡的举子,陆续有序进场。
  虽然新场地是第一年用,环境也确实不熟悉,不过始终没有闹出什么秩序上的混乱。
  最多只是很多出身相对寒门的围标陪跑士子,原先没见识过罗马石膏柱装饰、铺着石材和罗马水泥的淋浴间和更衣室,所以换洗的时候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
  另外就是有个别不长眼想着夹带的举子、多半是前几年已经来考过还落榜的陪跑老油条,摸清了朝廷对作弊的检查制度后,居然生出了歹心。
  因为朝廷如今的检查制度,是让考生洗完澡换衣服、就给放进去,不会再搜身。
  极少数歹人就把脑子动到了“如何在不穿衣服的状态下,把东西夹带进去”这些方面,还异想天开地在身体的菊部缝隙里藏小抄。
  这样的人当然是极少数,近千人里也就两三个。最后因为从淋浴房出来去更衣室的路上,走路姿势怪异,还是被文部的考场督查官员逮住了。
  朝廷不让人搜身、改用沐浴更衣,那是给士子以尊重,以免有辱斯文。但既然有这种给脸不要脸的禽兽,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监考的文部官员上报之后,一直报到丞相这儿要惩处意见。李素也是非常重视,亲自直接指示,要求褫夺涉案考生终生参考资格,还要惩罚作弊者所在家族十年内不能再有人被举。
  与此同时,还要严查举荐这种考生的郡太守和郡文教相关官员,在推举环节有没有舞弊。
  最后,这些作弊的家伙都被直接按照抓获时的原样(也就是洗完澡还没穿衣服时的状态),当场拉到贡院门口的广场上,先杖责五十。相信这样丢过脸之后,这种人也没脸再在士林厮混了。
  ……
  绝大多数的应考举子,并没有看见那几个斯文败类被杖责的场面。
  毕竟这都时已经考生开始进场之后、才犯的事儿,那些更早进场的考生都已经在里面喝茶休息等候了,自然看不见。
  不过,科举的进场时间长达一个时辰,所以总有进场批次晚、还在外面排队的举子,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哼,败类,想做官想疯了。”门外一些高傲的围标士人不由不屑鄙夷。
  还别说,很多这个时代曾经的察举制既得利益者,虽然学问和才干未必行,但因为出身官宦世家,都比较要面子,那种菊部夹带的下作活儿他们还真是不齿于干出来。更主要是他们觉得靠围标就能围下来了,不需要吃相太难看。
  寒门子弟学问又不太行的,甚至就是因为学问不行、才被世家老爷看中、让他们来围标的那些人,想要背主突围,更容易偶尔搞点小动作。毕竟成功的收益和诱惑太大了。
  没办法,谁让三年前那波围标里,出了“孙资、贾逵”这些扮猪吃虎反客为主的寒门陪跑者呢。
  那些人一出头,世家大族得了教训,就愈发提防,哪怕朝廷另有反制手段,他们也更倾向于找学问确实不行的人来陪跑,确保陪跑者想背主反水都没那个实力考好。
  相信李素要是不加干涉的话,不用几十年,朝廷肯定会出现唐朝实行科举后的“牛李党争”局面,寒门爬上来的官员能和世家官员站队死掐起来。
  这都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利益分配制度的变化,永远是伴随着斗争和反扑的。李素也无法改变这个规律,只能是尽量立法引导,将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说不定科举制和传统察举制的斗争,能反覆咬上几十年,李素一辈子都未必能彻底搞定。
  此时此刻,随着那些高门大户的排队士子,在那儿唾弃寒门陪跑学渣不讲道德,果然也有些曾经想过作弊的寒门学渣,自惭形秽。
  甚至有个别还在排队的,已经偷偷到旁边先去更个衣,把有可能被搜出来的体内夹带扔到厕所里,不敢再冒险。
  显然,上千人里,夹带的实际不止两三人,只是前两批先搜出来两三人,当众打了板子之后,后面的都吓住了,放弃了作案计划。
  个别世家子弟看到队伍有所混乱、排着的人有偷偷离开又回来的,一时没证据逮住他们,又素不相识记不清楚对方身份,不由鼓噪起来:
  “这什么破贡院!进个场这么慢!排队都排了半个多时辰了!看守士卒一个个都瞎呢?遇到那些离队重排的、都没人跟上去搜身?
  他们肯定是在丢作弊文稿!一搜一个准!都该抓来打板子!朝廷执法不公,我辈自当仗义执言!”
  早在东汉末年,太学生群体就是比较喜欢清议褒贬的,还多次发生在雒阳的太学生围住朝廷重臣情愿。
  战乱开始后,因为读书人斗不过刀子,这种事儿倒是少了。如今天下重新太平起来,敢说话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这本无可厚非。
  何况是事关切身利益,没作弊的人谁不希望多抓走几个有作弊嫌疑的,好降低考试时的竞争压力、提高录取比例。
  这种场合,自然是立刻就有文部官员过来维持秩序。
  “肃静!不得喧哗!有话派代表说,朝廷秉公执法,尔等觉得何处不公,可以依例陈情!”
  还别说,因为是第一年回雒阳举行科举,朝廷上下都是很重视的,文部尚书管宁本人今天都在场内,他很快亲自到门口给考生做工作,了解情况。所有文部官员,也几乎都算是第一批随着刘备迁来雒阳的。
  几个明显是趁势扰乱挑唆的家伙,还有想上手的,都被控制住了。而那些合理诉求的人,则被安抚下来,要求派代表陈情。
  于是人群里就出来几个不怕事的官宦子弟,把诉求说了一下:
  “排队进场之时,还有人离队丢弃作弊证物,朝廷为何不严加管束?朝廷取士三令五申要并重德行与才学。现在对可见的德行有缺都不闻不问,岂不是跟曹操一样只重才干了?难道连有才的奸邪之徒也要任用不成?”
  管宁也不骄不躁,公允地回应:“朝廷法度、纪律说得明明白白,应考举子沐浴更衣后、依然有夹带入场者,为舞弊。
  既如此,你们每个人现在身上带有书卷也好,想临阵磨枪温习也好,本不犯禁。朝廷又岂能法外加刑、对尚未进场者就因为他们身上带了文卷,就滥施责罚。
  说好了是更衣之后不许带,那就是更衣之后不许带。朝廷论迹不论心,不能失信于民。”
  管宁这番话,其实他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很认同的,反而是李素要求刑部的法正配合,坚持要这么定,搞“罪刑法定”,对于还没着手就放弃犯意的人要宽宥。
  这个理念汉朝的人当然没有,但李素毕竟是接受后世教育的,他觉得抓作弊这个事儿,不能按思想来算,要有个明确的界限。
  在到界限之前“犯罪中止”的,那就当没发生。
  过了界限抓到的,那叫“犯罪未遂”,未遂才是惩罚的起步门槛。
  而且这也符合最近李素推行的新哲学思想、官方意识形态:传统腐儒那一套,就是定个谁都做不到的超高道德标准,然后和稀泥,把别人拉下水。
  既然现在李素要搞“把不太缺德的人跟缺德的区分开来”,那当然要把道德的评判颗粒度细化。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渐渐用法制来强化和辅助道德,搞“论迹不论心”,渐渐取代之前汉朝“春秋决狱”里的“论心定罪”。
  心里想过邪恶的事情,但只要没做,那就是好人,至少不能是法律要惩处的对象。
  当然这不是说动机和主观心态就完全不重要了。只是说动机和心态要跟行为结合了看,在有行为的前提下,进一步判定主观恶性。故意肯定比过失严重,直接故意肯定比间接故意严重。
  说白了,就是渐渐往现代法治理念里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靠拢。
  李丞相治国,从来不是空喊一个口号,不管怎么落地的。他都是一边写意识形态著作,一边已经在琢磨如何把空泛务虚的意识形态进步,落实到现实政治治理中。
  而稍稍学过法理学的都知道,任何关于善恶评价、社会价值导向的治理,毫无疑问最关键的都是一个“道德的法律强制问题”。
  所以李素的思路自然而然往这个方向琢磨、往这个方向靠拢,也就很容易想到了。
  ……
  此时此刻,作为李素新政最初萌芽的代言人和实践者,管宁也是费了好大的劲,跟举子们解释了朝廷的司法精神。
  听朝廷的态度如此宽仁、而且有法可依一碗水端平,绝大多数举子自然是不再闹事了。毕竟多抓几个作弊的,也提高不了多少实质的录取率。
  个别混不吝脑子转不过来,或者是年轻不差这一届的,还想揪着不放博个名声。但很快也发现无的放矢——因为朝廷压根儿就懒得问“那个闹事的是谁?给我记下来”。
  如今的举子,心态跟东汉末年的太学生是差不多的,就是想靠仗义执言出名。被官府怼的时候,如果记下了你的名字,甚至将来打击报复你,那都是会在士林得到名声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党锢之祸”嘛。
  官府和颜悦色跟你解释,都懒得打击报复你,连问名字的机会都不给,反而让喷子们无所适从了。
  最刺头的那几个见无利可图,其中个别脑子活的,就又开始吐槽贡院硬件设施太差、害大家排队那么久、给想作弊的人制造犯罪中止的时机,然后也就没什么可骂了。
  毕竟,要是所有人都不用排那么久的队进场,那那些想作弊的家伙不就没机会观察前面人的下场、从而中止了么。所以说到底还是朝廷拖拖拉拉,害得少抓了几个坏人!
  这番言论,自然也被队伍里其他几个厚道的考生劝住了:“这位兄台,谨慎呐,这事儿朝廷宽仁占理,别找没趣了。贤弟急公好义,令人佩服,不知是何方人士。
  看贤弟如此年少,应该是第一次来考吧,如今这条件算不错了,毕竟上千人呢,哪能同时沐浴更衣进场。
  三年前在襄阳条件比这还差呢,前后分了六批更衣进场,今天才分三批,已经要拜诸葛府尹督造的这新贡院宏丽所赐。”
  最凶狠的那个少年喷子见有人问他来历,见今天仗义执言的扬名企图多多少少能实现,也就见好就收了。他一捋束发带,环着抱拳半圈,拱手自我介绍:
  “在下太原郭淮,家父原是雁门太守。在下年未及察举,吕将军归降朝廷,今年便来雒阳试试。”
  原来,这郭淮也算是“科举制的受害者”了,历史上他一直活到高平陵之变后几年,七十多岁才老死,比司马懿晚一点。
  所以郭淮的年纪也就比司马懿、诸葛亮年轻没多少,只是因为长寿,所以历史上活跃期比较晚。如今是200年,他也才十六七岁。
  此刻,听这郭淮的自报家门,显然也是对朝廷颇有怨气的。
  因为当年并州在袁绍统治下时,他爹郭缊是雁门太守,可见郭家是太原郡的望族了。如果并州继续在袁绍统治下,实施九品中正制,过几年郭淮就能直接被中正官考评优异、然后直接当官了。
  毕竟历史上的郭淮,也是类似途径当上官的嘛,他是三年后刚年满二十,就被太原郡的太守举了孝廉。想想都知道,太原郡太守肯定是跟隔壁的雁门郡太守互换了察举名额。袁绍实施九品中正制后,郭淮这种人自然还是板上钉钉有官做。
  只可惜,举孝廉和中正察举都要二十岁!郭淮得确保并州在袁绍统治下再过三年,熬满年纪才能举!袁绍的统治没能维持那么久,并州变天归了刘备,就改行科举了,郭淮的直接做官之梦破碎。
  不过好在科举考试不像察举那样严格限年龄,十七岁也能考,反正学问够了就没人能闲言碎语。
  郭淮家的能量还在,直接拿了个太原郡今年的指标来试试,只是没怎么安排围标,怕吃相太难看,不行的话等郭淮过几年再来一次,到时候再安排围标就行。
  郭淮也知道自己的学问不行,所以别的科目都没报,就报了个“知兵”的科目,准备武举谋官。考一场基础课之后,就可以考策略、骑射这些专业课谋官了。
  所以他也不是很怕被文官针对,反正除了今天这第一场公共基础课之外,后续他都不在管宁的人手上考,闹事便闹事呗。
  现在,有别人捧哏劝阻、问他来历、帮他扬名,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很快,这一群考生都知道了“有个太原郡来的少年考生郭淮,是个仗义执言敢说敢当的”。
  郭淮对那个带头捧哏的也挺感激,加上好奇,便互相攀谈了解起来:“这位仁兄不知是何方人士?
  听你的口气,你三年前在荆州就参加过科举?不然怎么对南场科举的条件如此熟稔?如今怎会又到北场来考?朝廷对于冒籍,可是查得很严格呐。”
  被郭淮这么点破其中关窍,旁边一群考生也都好奇起来,确实,怎么会有一个北场考生,对三年前在襄阳举办的南场的硬件设施条件这么熟的,连那边的浴室一次能同时多少人洗澡进场都那么清楚。
  那被问到的考生也很坦荡:“在下河内司马芝,确实是三年前曾考的南场,当时落榜了,如今再来。不过这也不是冒籍。
  三年前河内尚未光复,在下避乱流亡荆州,是以同宾贡科待遇参考的。如今河内已是陛下治下,河内属于司隶、北场,自然要来雒阳。”
  司马芝这么一解释,周围考生都不再质疑,同时也忍不住感慨陛下光复的大汉疆土真是一年一个样,天下统一指日可待。
  这不,几年前还属于沦陷区人民的考生,这都一个个能回归原籍参考了。
  其他考生又问起司马芝这个老手、科举进场后可有什么注意事项心得、环境如何,司马芝也都一一作答。
  很快,队伍就排到了他们,这一群人先后进场,都是并州和河东、河内的考生,但他们立刻发现,司马芝描述的环境,跟眼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司马芝的经验,也几乎没有借鉴价值。
  三年前司马芝在襄阳考试的地方,跟这儿新造的雒阳贡院相比,条件差太多了!
  包括司马芝这种老人,都差点儿迷路,淋浴换衣服的时候如在云里雾里。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进了场,今年的考题很快又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因为今年的考试题目,朝廷准备临时加一道附加题,就考李丞相刚刚琢磨出来的理论相关的题目、“论韩承荀制”,让考生们寻找韩非继承荀子思想的过程中、曲解或者说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并给出理由。
  李素的新思想现在当然还没公布,所以拿来作为考题确实是刚刚好,能够给全国应考举子留下深刻印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