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因爱生恨
然而,上天不会让云甜甜那么快就称心如意。
有时候越想避开的人,就越是能碰到。
依然是那层楼,依然是那个楼梯。
想要散步上楼和不知道为什么走楼梯下楼的叶敬修迎面撞了个正着。
虽然同在一个国家,同在一座城市,但是云芳苓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叶敬修。
如今再见故人,一时之间竟然愣在了那里。
倒是叶敬修,若无其事的抬手打招呼,就像是遇到了一个普普通通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微笑道:“好久不见啊,芳苓。”
云芳苓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
随后,她微微勾了勾唇,露出了一个笑容,也说:“好久不见。”
这个“好久”是多久,云芳苓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如今再看眼前这人的模样,着实觉得有些陌生。
她注视着叶敬修一手抄着口袋,信步朝她走来,身上是剪裁得体的西装,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眉眼还是像以前那样英俊,但是眼中再也找不到像年少时那样干净清澈,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目光了。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是来看景炎的吗?”叶敬修在云芳苓面前站定。
云芳苓点了点头。
“不过你身上这身病号服是怎么回事?又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叶敬修像很多年前,她生病的时候,说了一样的话。
“毕竟不再年轻了,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身体就受不住。”
云芳苓微微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意义不明笑,略带些嘲讽的意味,内心却有些荒凉。
她实在无法向叶敬修那样,明明隔着那么多年的时光,隔着那么多的恩怨情仇,再见了面,却好像什么事情都从未发生过一样,淡定自若,云淡风轻的打招呼寒暄,冲她微笑。
难道以前那些事对他来说就真的什么都不是吗?
二哥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叶敬修这个人看是情深意重,实则薄情寡义,心狠手辣,能够走入他那内心的人不多。
然而,这些人也不知道能够在他心里住多久,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他会将这些人毫不犹豫的舍弃。
*
云枫曾说过:“从叶家的事情上就能够看得出来,叶敬修还没有掌权就对他伯父一脉赶尽杀绝,这个人的血是冷的,你和他在一起不会有好结果。”
云芳苓还记得云枫说这话的时候,是他们兄妹两个人长那么大,吵架最厉害的一次,因为云枫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她和叶敬修。
当时,如同被鬼迷了心窍一样的云芳灵反唇相讥,用了可以说世界上最刻薄、最恶毒的话来反驳自己的亲兄长。
当时的云芳苓瞪着眼睛,反唇相讥:“才不是你说的这样,他之所以对叶家的那些人做出那样的事,完全是因为他们对不起敬修的母亲,二哥,你莫不是忘了当初,敬修的母亲死的有多凄惨?!”
云枫十分头痛的捏了捏鼻梁,然后又对自己的妹妹说道:
“事情一码归一码,叶天义对不起他,但是叶家的其他人并没有对不起他吧,叶老爷子有多看重他,你又不是不知道,可是他反过来却把老爷子最看重的长子一家害成那个样子。”
云枫其实可以理解那种仇恨,如果有人那样伤害自己的家人,他恐怕会比叶敬修更疯。
但是,那种恨没有经历过的人,的确也无法感同身受。
他没有办法苟同叶敬修的做法,如果换了完完全全的局外人,他还可以称赞叶敬修是有仇必报的血性男儿。
但是如果自己的妹妹想要嫁给他,那就是另外一说了,对待陌生人和对待妹妹要托付终身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种态度。
说他双标也好,说他冷漠也罢,云枫是无论如何都不想自己的妹妹嫁给这样的人。
云枫提醒道:“叶敬修他有说过喜欢你吗?为什么突然答应,愿你跟你订婚?”
这句话大概是刺激到了云芳苓一直以来的痛处。
她的脸色蓦地涨红了,然后冲着云枫大吼大叫道:“你怎么知道他不喜欢我,他不都跟温若云分手选择了我吗?!”
当她知道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对象竟然是温若云的男朋友之后,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她受到了多么大的打击。
她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那两个人,甜甜蜜蜜,自己心如刀割,还要祝福对方。
嫉妒如同盾刀一样,每天都在凌迟着她的神智和心脏。
她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兄长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但是她能够看得出叶敬修眼中的野心,和云家联姻是叶敬修最好的选择。
她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男人难道不应该有野心吗?
而且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她不相信叶敬修对她没有一丁点儿好感。
叶家是一块巨大的馅饼,十分的诱人,不论哪个人看到,都想来分一杯羹。
叶敬修纵然万分聪明,又有叶老爷子的赏识,可是他在这个家族的根基实在是太过浅薄了,温若云帮不了他的,自己这个云家大小姐可以帮助他。
温若云什么都帮不了他,还只能拖他的后腿,成为她的软肋,让他受到叶天义和魏婉月母女的威胁。
“哥,在敬修最难的时候,温若云只能给他那些没有意义的温柔小意和一些可笑至极的心灵鸡汤。”
云芳苓说着,嗤笑一声:“她被叶天义绑架那一次,如果不是咱们及时出手相救,你以为她能须尾俱全的回来?不过是一个没用的人罢了。”
云枫的眼神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淡淡的了,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失望:“她曾经也是你最好的朋友,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如此看她,你照镜子的时候看看现在的自己,你还认识你吗?”
“更何况,真心喜欢一个人的话是不会觉得对方是累赘的,而且若云也不是你说的那种女孩子,被叶天义绑架是叶敬修给她带来的无妄之灾,你不能够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