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再世权臣> 再世权臣 第251节

再世权臣 第251节

  激动过后,楼夜雪迅速冷静下来。
  这个任务关系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必须谋定后动,确保一击即中,否则很难再有第二次机会。
  为此他盯了兀哈浪整整两个月,终于等到了。
  他又问:“瓦剌最近有何动静?”
  霍惇道:“榆林卫的夜不收人数比我们还少,宁夏卫的根本联系不上,没有最新消息。但从前几个月传回的情报看,大王子阿勒坦的平安归来,暂时稳定了瓦剌人心。”
  他进一步思忖道:“按理说,这个最大的误会消除,圣上又多次下旨安抚,汗王虎阔力应该领情才是,毕竟当初也是他们说与鞑靼不共戴天,向我们投诚的。可是照目前的情况下,瓦剌似乎仍坚持与宿敌鞑靼联盟,铁了心要一起对付大铭,有点不正常……”
  楼夜雪冷笑:“很正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早说过了,这些未开化的蛮夷类同野兽,不能以人心度之。”
  霍惇知道他对北漠恨入骨髓,任谁说也不会改变看法,便转了话风道:“我怀疑兀哈浪是奉他父亲脱火台之命,前往瓦剌商议结盟事宜。而瓦剌那边,听说汗王虎阔力身体不大好了,把部落许多政务放权给大长老黑朵与大王子阿勒坦,也许他会让阿勒坦出面,完成这个结盟。”
  楼夜雪缓缓一笑,仿佛某个在心底凝固了许久的恶意,终于得以释放出来:“那么就让‘阿勒坦’杀了兀哈浪,如何?”
  刺杀兀哈浪,嫁祸阿勒坦,彻底摧毁这个结盟,的确是目前对大铭最有利的局面。霍惇点头表示赞同。
  楼夜雪苍白的脸颊上浮出一层红晕,显得气色都好了几分。他重又坐回椅面,抓过一叠纸页,奋笔疾书,涂涂画画。
  “这次我要随队伍出动,前往瓦剌边界。”他边写战策,边说。
  霍惇皱了皱眉:“深入敌境太危险,一路又颠簸得很,我怕你这身子吃不住。”
  楼夜雪脸颊红得有些病态了,用一种几近亢奋的语气说道:“这样的任务,莫说身子吃不吃得住,用我一条命去换取成功,都值!再说,距离太远,局势瞬息万变,我不同去,如何制定与调整计策?不必再劝!”
  霍惇知道他固执起来根本劝不动,且的确所言在理,只得沉默地同意了。
  楼夜雪写着写着,突然停笔,抬起脸看陶罐里的花枝,冷不丁问:“苏晏呢?”
  霍惇一愣,答:“他还在陕西夯实官牧新政。据说成效卓著,当地百姓管他叫苏青天。”
  楼夜雪沉默了一下:“那般千疮百孔的马政,还真被他盘活了……”
  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他和霍惇被解职问罪的罪魁祸首是苏晏,按说应该恨之入骨,但他与霍惇又的的确确被苏晏所救,还将他们送进夜不收。一开始,他认为这个举动是为了故意折磨他们,让他们狠狠吃苦头。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和霍惇在夜不收崭露头角,渐渐就怀疑起了苏晏的真实用意……这真的是折磨吗?还是磨砺?
  但楼夜雪依然不认同苏晏与北漠人讲什么公正,尤其看不惯他和阿勒坦之间那点勾勾搭搭的情谊,不由涌起个不怀好意的念头,问霍惇:“你说,苏十二若是在战场上,与阿勒坦刀兵相向,会如何?”
  霍惇微怔,没多少纠结地回答:“大概会先劝和吧。”
  “劝不动呢?打,还是不打?”
  霍惇想了又想,最后肯定地道:“打!”
  楼夜雪微微冷笑:“会么?那么心软的一个人,连对我都下不了死手。”
  那是因为在苏晏看来,我们对大铭还有用处,且这用处大过于费心安排我们的麻烦。霍惇叹道:“你还记得他传遍陕西的那些刺客与指使者的首级么?谁想杀他,他就会毫不留情地下手反杀。还有,他是如何对待真空教与七杀营的?说明此人心里有一条界线,线的这一边是暖春,另一边是寒冬。”
  这条界线是什么,楼夜雪大致也猜到了——是他自己与所在乎之人的性命安危,以及大铭的江山社稷。
  “……我很期待那一刻的到来。”楼夜雪忽然笑了一声,继续提笔疾书。
  第261章 渣浪必死无疑
  一片枫叶飘落下来,歇在鞋履上。
  苏晏驻足,弯下腰,拾起枫叶把玩,感慨:“转眼又到秋天了。”
  时间过得很快,从他每日忙忙碌碌的公事中像游鱼一样溜走;但又仿佛过得很慢,很慢。
  当他向着日出的方向眺望京城时,写下一份份奏章与私信时,忽然看见胡商摊子上一把中东款式的长剑而失神时,时间就如凝固结冻的阿胶似的,十分难熬。
  这种时候,他就只能靠着一封封书信来打发陕西的漫漫长夜。
  他给信们取了别称,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盒子里。
  皇爷的御札,多是以气候开头,接着讲国事政务、朝堂上各路英杰又有了什么壮举,偶尔拿一两个呆瓜官员揶揄半句,最后问他有什么困难与需求。整封信看着清清白白,任最好事的史官也挑不出毛病。
  但苏晏能看出字里行间的情意,越是刻意淡化,越是浓烈如酒——
  “炎热时节,抱思易渴,多饮水亦难缓解。”
  “两地中秋,月可有别?”
  “满殿臣子熏香浓浊,朕久不闻清芬……”
  叫他忍不住以指尖摩挲字句,想透过纸页去抚摸龙袍的袖口。
  沈柒的信犹如家书,少提公事,多说家常,带着一股久别胜新婚的痴烈之情。京城里苏晏来不及安排的事都被他处置妥当,包括扩建了宅子,将原本的小宅与隔壁的大宅打通成一整套,重新翻修过。
  阮红蕉因此搬了出去,另租了套幽静的小院子,结果房东正是高朔,这事巧得令她生疑,也令苏晏了然后莞尔一笑。
  沈柒给他寄亲手酿的葡萄酒,学着写情诗回复,虽然没有一句合律,但苏晏很是喜欢,临睡前总要默念几遍。
  有时他恍惚觉得对方这种岁月静好的表象像在掩饰什么,甚至会生出一瞬间的心惊,但回过神后又觉得是自己多想——七郎身上戾气渐消,这是好事,有什么可不安的?
  太子的信来得最勤,也最杂乱无章,似乎看到、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偶尔遇到难题也会来找他寻求解决之道,但每次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种绕口令:“小爷想你啦,你想不想小爷?”“倘若小爷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小爷,那算不算小爷与你心有灵犀?”“太敷衍了吧!小爷上封信写了二十八个想字,可你回信里才五个。过分!下次回信记得补足,不然要加倍赔。”
  苏晏被这些孩子气的车轱辘话弄得好笑,但也觉察出来,朱贺霖东拉西扯,更多时候是在故意卖蠢逗他开心,所以又有些感动。
  七月份的时候,太子的信忽然断了大半个月。就在苏晏生出担心时,新的信忽然又来了,看起来与之前并无两样,小朱依然是一只赤忱热烈、斗志昂扬的小朱。于是苏晏放心了,叮嘱他如果正事忙,就少写几封信。
  太子没听劝,信反而来得更勤了。
  最后一盒是……豫王的信。件数最少,但篇幅最长。苏晏一开始心怀警惕,怕他又写不要脸的小黄文,犹豫要不要丢掉,后来决定看一眼。他拆信像拆炸弹,最后却发现是一篇极正经的公函,愕然后松了口气。
  豫王主要和他聊天工院:
  三月中旬,官府下了通告,开始正式招纳天下热衷研究“格物学”的有志之士;
  按照苏晏之前初步分出的堪舆、物理、化学、医学、轻工、机械六学,各招到了多少人;
  哪些人是带着研究理论与自创发明进院的,与其他同好者的思想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苏晏看了心中生痒,忍不住回了封长信。虽然通篇都是聊天工院,但豫王依然像打了鸡血似的振奋起来。
  苏晏提起橡胶制品,说如果有办法就让交趾进贡一些生橡胶,豫王痛快地答应了。
  豫王办事一贯雷厉风行,不仅快马加鞭提前催到了贡品,还招呼天工院的学员与工匠们,根据苏晏的提示琢磨起了熟橡胶的制作——通过过滤、自然沉降等方法尽量剔除天然橡胶中的杂质,然后加入硫磺进行加热、加压。
  程序不复杂,但比例和温度很难把握,他们尝试了许多次,逐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最后真给弄出了一卷有模有样的熟橡胶。钉在车子的木轮外圈,有那么点轮胎的雏形了。
  苏晏很高兴,得寸进尺地提议,实心橡胶轮胎噪音太大,避震效果也不好,试着做成空心的看看?
  于是就在天工院六学之一的轻工学的院子里,这个时代的科学启蒙者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与改进。
  苏晏极力用自己在前世网络上得来的粗浅知识去提示点拨,具体操作全靠这些民间大佬与工匠们的摸索,过程自然曲折得很。
  作为天工院创建者之一的豫王,则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心。两人信件因此数来数往,到最后竟有些像志同道合的笔友了。
  靠着这些,苏晏在日间奔波疲劳之后,撑过了无数个孤单的、牵挂的、思念的长夜。
  直到入了九月,沈柒用锦衣卫暗哨的飞鸽传来的一封信,令他凛然生出了警醒。
  沈柒在信中说:鞑靼与瓦剌将有大动作,九边的宣府至宁夏一线恐陷战火。陕西北设榆林、宁夏两个边镇,毗邻河套,是瓦剌最常入侵之地,清河不可久留,速回!速回!
  苏晏读完信,还有些疑惑:
  前几个月,听说阿勒坦安然无恙地回到了瓦剌,他欣喜之余还松了口气,以为瓦剌与大铭的冲突有转机了。这几个月来,边关因瓦剌骑兵侵掠导致的小规模战斗也有所减少,为何突然又恶化了?
  沈柒在信中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也许是因为北镇抚司的情报更多的是对朝堂、对国内的,境外的谍报涉及得比较少。
  苏晏知道沈柒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人,想必是从兵部掌握了一些确切线索,才来向他示警。
  他有些犹豫。回京城,自然是想的,但陕西这边的职位与事务尚无人接手,他未奉调令,不能一走了之。
  还没等他犹豫个一两天,朝廷的诏令就通过六百里加急飞递,送到了他手上。
  是景隆帝的手谕,命他即刻回京复命,朝廷已另派专理马政御史前往陕西,手头一应事务搁置就好,不必当面交接。
  另派御史来交接,这是之前就定好的计划,没什么可说道的,但两边都催得如此之急,令苏晏心生不祥,怀疑要打仗了。
  不是之前那种几十、几百个鞑子纵马劫掠的小打小闹,也不是调动数千边军的关隘防御,而是投入数万、甚至数十万兵马的国战!
  ……历史上有这场战争吗?苏晏努力回忆,脑海里却云遮雾罩似的,实在想不起来。
  印象中,鞑靼与瓦剌从未真正联手过。这对宿敌就像两只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一边撕咬笼门,一边互相撕咬。
  长达数百年的时光里,大铭边境被它们不断骚扰,但还是有一小段一小段的蜜月期,有时是跟鞑靼,有时是跟瓦剌。很大情况下取决于哪边不够得势,大铭便拉它一把,乐于坐山观虎斗。
  可现在,两头野兽联手了?齐心合力撕咬笼门,笼门还能关住它们多久?
  回忆得太用力了,苏晏感到头疼。
  早该意识到,前世我就是个博而不精的学渣,他毫不留情地吐槽自己。也或许这是个平行世界,我所知道的历史不仅没卵用,还会误导我,让我忽略了真正的危机。
  左右不能抗旨,留在陕西也对战况起不了作用,不如回京,详细了解一下当前局势。
  苏晏迅速收拾包袱,准备启程返京。
  只不过返京路程再快,也得半个多月,途中还要经过山西。
  苏晏觉得比起陕西,山西似乎更危险一些,因为宣府、大同两个重量级的边防军镇,与京城离得实在是太近了。
  ——让豫王回大同镇守,会不会更稳妥些?这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
  与此同时,宣府的一支夜不收小队,在总旗楼夜雪与队正霍惇的率领下,已悄悄潜入北漠境内,目标是鞑靼部与瓦剌部的接壤处,一个北漠语叫做“哈斯塔”的小城。
  这是鞑靼与瓦剌约定好的会盟之地。
  鞑靼太师脱火台正领兵驰骋过长城外的瀚海,与新到任的大同总兵李子仰打了一仗,没捞到好处,也不甘心走。便将十拿九稳的结盟仪式交给了儿子兀哈浪。
  兀哈浪虽然因为人品卑劣与沉迷淫乐,为北漠诸部所不齿,却是脱火台最钟爱的女子所生,很得他青睐。所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兀哈浪,等于送儿子一个天大功劳,好在鞑靼朝堂中立足。
  至于鞑靼名义上的汗王,还是个八九岁的小屁孩,害怕时还会躲进他母亲怀里。不仅脱火台没把孤儿寡母放在眼里,就连兀哈浪也是毫不客气,把小汗王往马背上一丢,就给一并带去当个名正言顺的背景板了。
  瓦剌这边,去的是汗王虎阔力、大王子阿勒坦与大长老黑朵。
  可见双方至少明面上对这次会盟都很重视。之前来来回回谈条件谈了几个月,这次会盟出动了双方汗王,也就明摆着十有八九能成事。
  楼夜雪得到斥候的情报后,颇有些遗憾地说:“给我三万人马,我能将哈斯塔撕成齑粉,把两边头脑一网打尽。”
  霍惇当即道:“哪有那么容易!两边都带着最精锐的北漠骑兵,又是他们熟悉的地形,莫说三万人马,十万人马都悬!”
  楼夜雪瞪他:“你瞧不起我?”
  霍惇一怔,立马摇头:“不不,我是说……我们只有十七个人,加上你,十八个。”
  楼夜雪把薄唇抿出了尖刻的弧度,语气阴狠:“十八人又如何,兀哈浪必死无疑!”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