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国家制造> 国家制造 第127节

国家制造 第127节

  宋冀宁不知道光辉战机是什么,看对方神情似乎很得意的模样,小声问季椽:“缘缘,你知道光辉战机是什么吗?”
  季椽此时应该是不知道的,只能摇头:“不知道。”
  宋冀宁又去问其他人,得到了解释,之后那名技术员道:“光辉战机还没什么,反正暂时是没影的事,麻烦的是米格-21。”
  “对对。”另一名技术宅有些担忧道:“米格-21是是60年代苏军的主力机型,采用的是细长机身和带进气锥的头部进气道,全动式增尾……”他一边说一边找了张纸画给季椽和宋冀宁两个菜鸟看:“你们瞧,这机型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速,轻巧,而且它尾冀采用的是大后掠角三角翼,增速快,爬升快。”
  他扔下笔叹了口气:“米格-21最擅于截击空中高速目标,作为国土防空截击机使用,基本上想越过它很难。”
  一边旁听的军官点头:“越战时,越国靠着米格-21曾多次击落赫赫有名的美军f-4“鬼怪”战斗机。”
  大家一时沉默下来,只觉心情沉重。虽然米格-21自70年代就已被苏军淘汰,现在等于是高价清仓处理给印国,但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华国在内而言,它仍是一款价格低廉又战力强大的战机。
  季椽表示部分认同,米格-21的机型极受欢迎,至21世纪时,仍有五十多个国家在使用米格-21战斗机。
  然而说它强大就免了。
  苏军使用时一点问题都木有的米格-21,自生产线卖给印国后,首先组装了2架,大修8架,共10架米格-21战机投入空军,跟着坠毁8架。
  所以大家现在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米格-21在印国根本没法形成战斗力,反倒让印国成为了世界上空军战机坠毁率最高的国家。
  “不用担心,以印国的技术水平,搞不好战机就坠毁了呢!”
  季椽试图安慰一下大家,却被技术员们教训:“怎么能抱着如此侥幸的心理来看待对手,对手越强我们就越应该努力,来,季椽你过来好好学一下!”
  于是季椽被拎去航空部学习,让他知道指望对手坠机是件多么不务正业的行为。
  季椽:“……”
  他当然知道啊,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他都不敢这么想,唯有印国,他想不这么想都不行啊!
  谁叫印国的坠机史是世界闻名的,不仅坑本国,其他国家也被坑了不少,厄瓜多向印国购买的7架飞机就坠毁了4架呢,包括人家的总统座机,他心理上很难对印国的空军改观。
  不过这时候印国还是以军购为主,尚未使用本国生产的战机,人们还没看到后世坠机的场景,对印国空军保持重视的态度没有错。季椽也只能老老实实认错,乖乖在航空部接受再教育。
  宋冀宁不忍缘缘单独被拎出来教育,主动跟过来受罚,帮工程部画了好几天图纸,画得腰酸背痛。
  “我说,李工,你们画的这是什么图啊?”宋冀宁闲暇之余好奇的问工程师。
  李工抬头看一眼,答:“飞机尾翼。”
  “啊?飞机尾翼不是这样的啊,这怪模怪样也不像工图。”
  “通称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尾翼,的,平面设计图。”李工道。
  “……”宋冀宁转向季椽:“缘缘你听懂了吗?”
  季椽点头。
  “那你晚上回去再解释给我听。”
  这些图其实是这段时间工程师们观察各国战机绘出的平面图,包含了战机的机身流线,尾翼,侧翼,三角翼,增尾,后掠翼等各种外形优势的平面分析。可惜只能观察外形,给他们机会看到内部的话,就能更直观的了解某些机型的优缺点,然后运用到国内的飞机上。
  工程师们早就画完了平面图,因为好几个单位都想要,油墨复印机又不够好,干脆就让实习生们来手绘复制。
  这是份枯燥又严格的工作,据说航空部的实习生们从来的第三天就一直在画图,连美帝抓人时都没空去看八卦,真是闻者伤心,令人同情。
  所以说季椽是真被带来受罚的,顺便当下小劳工。好在他和宋冀宁本就擅长画图,没出过错。
  “那两个孩子怎么样?”有人问。
  “心志坚定,耐得住枯燥的工作,而且学得很快,知识很杂,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他们到底是哪个专业的?干脆调到我这里算了。”
  “别想了,他们已经有安排了。”
  到航空部学习了几天战机知识,顺便当几天小劳工后两人才被放回来,回来就见印国士兵还在挑衅和炫耀。
  宋冀宁问其他人:“你们就这么由着他们吱吱喳喳?”
  “我们有规定,不能与他国发生争端。”一名军官摊了摊手:“重要的是,我英文不好,除了fxxx外不会其他骂人的词。”
  宋冀宁英文还行,这几年经过季椽教育,考试能考不错的分数,能进行简单会话。骂人的单词……不会。
  他看向英文好的季椽,摇摇头:“算了。”
  季椽用国语都不会骂人,更何况英文,还是别带坏他了。
  季椽也听不得那边的自吹自擂,只是他的脾气不会骂人,也没必要,搞不好几年后这些人就因坠机不在了。
  “等你们能保证不坠机时再来炫耀吧,我会为你们送上祝福的。”他非常诚挚的用英文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问候。
  然而对方只当季椽是在挑衅,对着他一通英骂。宋冀宁见不得季椽被欺负,指着对方也骂起来。他英文正常对话还行,骂人的除了那几句fxxx,sxxx外会的不多,但既然季椽说对方会坠机,他也就拿坠机说事。
  比如“你们的战机飞8架掉8架”“修3架掉4架”“飞1架坠1架,将来谁都不敢用你们的飞机”等。
  把那头的印国士兵气得差点想冲过来,季椽也赶紧满头汗的把宋冀宁拉走。
  旁边的士兵听得直乐,他们有规定不能与他国发生争端,但宋冀宁和季椽两个未成年实习生,回去意思意思罚站就好了,骂得开心就好。
  大家背地里还夸奖宋冀宁:“小宋说得好,等哪天他们坠机了我就给你申请个诅咒功。”
  听得季椽忍不住想狂汗。
  不知道小宋哥是不是有预言能力,他骂得居然对了好几样。比如“飞8架掉8架,”确实掉了8架没错,虽然飞的是10架。
  至少“飞3架掉4架”一听就知道瞎说的,但也有据可查,印国后来组装了米格-27共3架,大修3架,共6架投入使用,其中4架坠毁
  后又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坠毁。
  真的差不多飞一架坠一架了,至少季椽重生前,还真没几个国家敢再向印国购买军机。
  虽然现在宋冀宁只是随口骂几声,但季椽觉得等几年后真事发生,搞不好他要被当成预言帝或诅咒帝了。
  不过到时再说吧,说不定过几天大家就忘了。现在重要的是收拾行李和工具,军展即将结束了,他们已经接到通知,下船后就要与朋友们分开了。
  第173章 新任务
  军展结束后,部队和技术员分批返回国内,季椽等实习生是最先被安排离开的。他们在研究院的实习期本就已经准备结束,回到研究院后,只让他们各自写了一篇与军展有关的论文,便将他们分别送回各自学校。
  季椽与宋冀宁明面上和大家一样从机场返校,但乘上飞机后,再下来时,两人被带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这里是黑河。”汽车驶过街道,最后来到一条江边,为他们带路的军官指着隔江对面的城市说:“那里是布拉戈维申期克市,你们之后会通过那里进入苏联。”
  “苏联?”季椽和宋冀宁面露惊异。
  那名军官并未详说,只道:“上车,回去再谈。”
  进入位于黑河的边防基地,季椽和宋冀宁被安排在一间办公室中,带路的军官转身出门,什么都没交待。
  两人静坐半小时仍没等到人来,宋冀宁小声问季椽:“缘缘,你说这是什么情况,我们要去苏联?”
  季椽摇头:“我也不清楚。”
  但他心里并无忐忑,华国什么人才没有,有大事哪轮得到他们两个学生出面,需要做的肯定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宋冀宁很心大,想不出就不想了,反正只要和季椽在一起,去哪他都不怕。
  季椽又等了一会,见既然没人来,干坐着也是浪费时间,于是坐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小宋哥,我们继续上课吧!”
  这段时间的军展上,宋冀宁增长了很多见识,同时也累积了更多技术性相关的疑问,比如之前他们画的“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尾翼”属于什么技术,有什么作用等等。季椽虽然不是航空相关专业,但因为参与过歼31的配件制造,对战机技术自然有所了解,教导小白宋冀宁还是足够的。
  两人并不知道,隔壁其实有人在暗中观察他们。
  “很冷静。”一名年长的军官对他们两人的镇定表示赞赏,转头看向身后的另一名军官:“洪成,听说其中一人是你侄子?”
  宋洪成点点头:“他们是否合适,与我们之间的身份无关,按程序来吧!”
  “不必太严格,他们还是学生呢!”年长的军官道,身为长者,他对年轻的学生比较宽容。
  宋洪成戴上军帽:“那我宁愿他们被淘汰,也总比到时把任务搞砸的好。”
  季椽和宋冀宁学习到一半,身后的门打开,两人合上笔记,转向门口的方向,看到一名身形高大的军官进来。
  两人立即起身,正欲喊首长好,却惊愕的发现此人竟是他们许久不见的大伯宋洪成。
  “大伯,你怎么在这?!”宋冀宁问。
  “过来这边吧,我会详细向你们说明。”
  事情要从几个月前说起。
  华国和苏联之间一直合作密切,也经常有派军人或研究员到苏联学习深造的传统。去年华国与苏联已经商定了要派谴两名研究员到苏联参与一项技术的学习,时间就在两个月后。但是最近,有观察员从苏联发来的情报显示,苏联内部发生了一些异动。
  “什么异动?”宋冀宁好奇的问。
  宋洪成摇头:“等你们通过考核就会知道了。”
  季椽眨了眨眼,与苏联有关的事,即便宋洪成没有明说,他也猜到了。
  历史上记载的明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从苏联脱离,恢复为陶宛共和国。
  第二年,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等等各国相继宣布脱离,苏联崩溃解体。
  当然,这时候根本没人想到庞然大物的苏联居然会瞬间倾覆,华国也只是观察到内部动向有异,想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罢了。
  恰巧他们有一个可以公然派人进入苏联内部的机会,比起派研究员去学习,华国自然更想派特工进去打探情报。
  但特工没有研究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很容易穿邦,而让研究员跑去当特工,又显然不太可能。
  虽然研究员们智商很高,在专业领域都是一群佼佼者,但在其他方面,他们有时比普通人还废柴。甚至专业水平越高,生活上就越废柴。
  于是想来想去,大家便决定从灵活性比较高的年轻研究员中选择合适的对象。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找了几批年轻的研究生,都是二十来岁,聪明又活泼的那种类型。但对这些人进行特工方面的相关培训时,无一不失败了。其实这些研究生已经做得很好,应付普通人足够,但苏联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情报机构克格勃,想从他们眼皮子底下向外传递消息,研究生们的水平是不够的。
  季椽和宋冀宁两人恰恰在此时进入他们眼里。
  不,准确的说,只有宋冀宁。
  季椽一开始就被淘汰了。
  他年龄太小,才17岁,加之从脸上就能看出的好学生样版,并不符合国安甄选的条件。
  宋冀宁就不同了,他22岁,年龄正好合适,身份是研究院的实习生,显然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而且他还是国安人员宋洪成的亲侄子。虽然这样的看法很偏颇,但大家本能的就觉得有个宋洪成那么厉害的大伯,宋冀宁应该也不会太差,就他了!
  还是宋洪成极力要求带上季椽的:“我侄子可没有为国奉献这么高的觉悟,你们要是不带上季椽,别想便唤得动他。”
  于是季椽就跟着一起被带来了。
  当然,这件事的真相宋洪成隐瞒下来,只说国家选定了他们两人,要派他们前往苏联参与一项计划。
  季椽毕竟是曾经为国家工作过的人,很有觉悟,也不问要干什么,直接点头:“没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