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大医凌然> 大医凌然 第53节

大医凌然 第53节

  银白色的中级宝箱里缓缓打开,一本银白色的技能书缓缓出现。
  “白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凌然起身将门锁给拧开了,才去翻阅技能书。
  局部解剖经验:3000次上肢解剖经验获得。
  技能书的描述非常简单,差不多是一闪即逝。
  凌然的脑海中,却瞬间塞入了大量的知识。
  3000次上肢解剖?
  凌然想到此处,瞬间联想到了大量的上肢解剖过程。
  单调、重复、了无生趣的解剖。
  但是,它们带来的信息却是如此的充裕。
  偏厚的角化层,要更用力的刺下去。
  没有皮脂腺且无毛的皮肤,是手部解剖的特征,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人。
  大量的皮纹是手部的特点。
  丰富的皮肤末梢神经,它们是医生触诊不戴手套的主要原因,这些感觉末梢神经能够提供大量的仪器都很难得到的信息。
  肱桡肌腱、挠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指浅屈肌腱、指侧腕屈肌腱等等熟悉的肌腱名称,更是令凌然对手部肌腱的认识上升到了相当的高度……
  宏观的说,每个人都相差不多,正常人都是五根指头,组成相当。
  但在显微镜下,每个人的手部就大为不同了。
  胖的人,瘦的人,肌肉发达者,骨头发育不全者……
  原本需要经过一次次的手术,一次次的解剖才能熟悉的过程,此时通通简化了塞入凌然脑海中。
  他从来没想过,有人竟会解剖3000次的上肢。
  更想不到,解剖3000次以后的手部医学世界,如此的清晰。
  解剖3000次是什么概念呢?
  假如每天解剖两具尸体,解剖3000次需要1500天,得5年不休息不请假的呆在解剖室里,还得有那么多的尸体给你解剖。
  事实上,即使是专业解剖尸体的法医,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下来,也很少有解剖过3000次的,特别是考虑到新人期间的解剖数量和质量要大打折扣,正常地区的非正常死亡案件数量不足,完成3000次解剖,对于大部分的法医或医生都可以说是遥遥无期的目标。
  历史上,新wyn学派的老大罗基坦斯基据说完成了3万例解剖,从1827年10月到1866年3月,用了39年。那段时间,也是人类解剖的高峰期,罗基坦斯基是专业的病理解剖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就是解剖,他的工作就是解剖,他有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的助手和学生负责解剖,还有时值巅峰的维亚纳大学背书。
  在罗基坦斯基逝世差不多150年后,医院和大学已经很少进行解剖了,大学是解剖不起,尸源的价格贵的离谱,且供应不足,每年能有200位大体老师(遗体),就自称奢华了。
  医院一方面感觉自己不需要,也懒得安排人手去劝说家属并实施解剖,另一方面,现代尸体解剖的结果证明,有三分之二的死亡病例与诊断错误有关,医院也担心招惹诉讼。
  因此,21世纪成长起来的医生,参与的上肢解剖别说是3000次了,就是300次,都难能可贵。
  应该说,3000次解剖的经验,已经可以看做是行业顶尖的标杆了。
  就凌然的感觉,3000次的上肢解剖的经验,获得的难度,应当与完美级的徒手止血相当,都属于一名医生穷极一生,全身心的投入一辈子,才能获得的知识。
  而就用途来说,除非凌然有朝一日冲上战场,否则,手部解剖的经验或许更有价值?
  不过,这样的类比也不正确,手部的局部解剖的应用范围偏于狭窄,或许,这才是中级宝箱是中级的缘故?
  凌然各种想法纷至沓来,很快放弃,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清水,坐回到椅子上,再对着阳光,竖起自己的双手,默默的打量起来。
  此时,他看到的是一双手,他的脑海中,却已经涌现出了无数的细节:
  完美的掌骨,完美的指骨,完美的鱼际肌群,完美的小鱼际肌群,完美的蚯状肌,完美的腕掌侧横纹,完美的掌远纹……
  “凌医生,你在给自己看手相呢?”小护士王佳推开门,正好看到凌然在看掌纹。
  “我在想手部解剖图。”凌然依旧看着手掌,回答她的话。
  王佳眼睛睁的老大,望望凌然,又望望凌然的手,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虽然是男神,但是真的好变态啊,这样子让人怎么和你聊天?哎,但是真的好帅啊。
  “凌医生,你帮我看看手相吧。”王佳迎难而上,将白白嫩嫩的小手送到凌然面前。
  凌然正好想找只手来比较一下,于是一把抓入掌中,边看边道:“腕背侧横纹不太明显,掌骨很好摸,比正常人的略小,没什么特殊的……”
  王佳的双目近乎失神,不安的扭动着身体,满脑子都在回荡一句话:牵手了,牵手了,牵手……
  “哎……”凌然轻轻的叹了口气。
  解剖之于医学,到了高端的范畴,并不是寻找标准模型了,真正具有学术意义或医学意义的成果,反而应当是异化的。
  比如解剖学创始人的梅克尔,他的胚胎学就是建立于先天畸形之上的。罗基坦斯基最重要的专题论文是《心脏间隔缺陷》,最引人瞩目的动脉疾病图谱是罕见的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王佳的手并没有畸形,对于刚刚获得3000例上肢解剖经验的凌然来说,也就没什么好研究的了。
  凌然将之放回了桌上。
  王佳“呀”的一声,怅然若失。
  良久,王佳猛的回过神来,问:“你刚才为什么叹气?”
  “我发现你的小拇指比较短,怀疑有中节短小,摸了一下,达不到标准。”凌然有些遗憾的站起来,又问:“是不是手术室安排好了?”
  “是……”王佳很有种想扑上去,狠狠地咬凌然一口的冲动,中节短小?我能咬断你的中节阿西吧。
  第80章 观看
  “现在进行伸指功能重建术。”主刀凌然站在手术台前,神情放松。
  “收到。”吕文斌在旁给他做助手,同样是颇为轻松,甚至有些意气风发。
  马砚麟手抱着胸,站在角落里静静观看,脑海中有八百多个念头在翻滚。
  麻醉医生苏嘉福坐在一堆仪器下方,坐着一只圆凳,踩着一只圆凳。
  凌然先用笔划线,再用专精级的持弓式握刀,在病人两块肌肉之间做切开。
  在刀触到病人的皮肤的瞬间,凌然脑海中就有纷繁的信息释出:
  人的手掌一侧的皮肤更坚韧,在鱼际处会变薄,在掌心和小鱼际处又会变厚,所以,落刀的时候,要想只割破皮肤,就要根据下刀的位置灵活调整。
  理论人人都知道,真正到下刀的时候,能做到的医生却不多。
  大部分的医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切下去就好,能力如此,也无从强求,无非是预后差点,伤口丑点。
  凌然第一次做手术的时候更糟糕,连正确的长度都无法把握住。
  但是,今天的凌然不一样了。
  今天的凌然,脑海中可是存着3000次上肢解剖的经验。
  看到患者的手的瞬间,凌然瞬间就对皮肤的硬度和厚度有了一定的猜想。
  下刀之后,果然如此!
  再剥开薄薄的脂肪层,再是肌肉的部分……
  凌然连用刀的动作都格外轻松。
  所谓庖丁解牛,仔细想想,庖丁本人或许都没有解剖过3000头牛,更别说是局部解剖牛蹄3000次了。
  在显微镜下的解剖?
  当然更不可能了。
  若是按照现代解剖模式来进行,既要保证牛的完整结构,又要尽可能的全面解剖,不提庖丁会不会,解剖过的牛也是没法吃了。
  “今天感觉特别顺利啊。”吕文斌只觉得凌然的动作流畅,顺便没话找话。
  没有聊天的手术,就像是清蒸没放血的鱼,总是令人不爽。
  凌然微微点头,道:“是比较顺利。”
  “您越做越好了。”
  “恩。”凌然承认的让吕文斌无话可聊,只好再低头看手术,且边看边记忆。
  每次手术的流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每次站上手术台前,外科医生也都会在脑中设想手术的正确方式。
  他们设想自己选择了正确的位置,设想自己正确的完成了术式,设想自己轻松的结束了手术……没有意外发生。
  没有意外发生!
  医生们知道会有意外,但他们希望意外在自己预料范围中,换言之,依旧是没有意外。
  在医生眼里,最完美的手术,就是按部就班任何意外都没有的手术。
  医生虽然会尝试进行变异的术式,但每一次的术式的改变都是有巨量的前置工作的,像是tang法变异为m-tang法的话,汤锦波就用了8年左右的时间。
  至于病人,他们是绝对不希望自己有什么特殊状况,以至于逼的医生不得不临场发挥的。
  嗤。
  在肌腱暴露出来的同时,手术室的气密门被人踩开了。
  霍从军带着好几个人入内,并笑笑道:“你们做你们的,我带几个朋友来看看咱们凌医生的技术。”
  跟着他一起的几人,年龄与霍从军相仿,都穿刷手服,露出一胳膊的细毛来。
  几个人探头探脑的来到手术台前,立即将马砚麟给挡住了。
  小小的规培医自然不敢乱开腔,只好乖乖的向后退,将位置让了出来。
  麻醉医生苏嘉福依旧稳稳的坐在圆凳上,但他并不看好自己,他甚至有一些认命的开心感,还好今天没有要三只圆凳,要了也是白要,还不如让霍从军他们去抢凳子。
  “看看,这就是我们云医急诊科的tang法缝合了,无人区的最佳缝合方法。”霍从军向几个人展示着凌然,语气里满是骄傲。
  凌然头都没有抬一下,他正在最关键的缝合步骤,腾不出手来。
  霍从军带来的都是正牌医生,多少能看出来一点,此时都以不干扰凌然为主,只看不说话。
  穿针引线。
  打结剪线。
  凌然做的极快,以至于不注意看的话,会弄不清楚他缝合到了哪里。
  而这种速度的加快,是自然而然的。
  以前的时候,凌然对局部解剖不够熟悉,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尝试,比如穿针的力度,收线的长短等等,都要有一个预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