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许胜把木耳放在竹匾上晾晒,蘑菇浸泡着,拿着锯子把竹子锯成好几段。
“秧秧,这竹筒饭你想什么时候做?”许胜拿着锯下来的竹筒,有点馋了。
“下午吧,准备一些配料需要时间。”许秧想了想说,再说她现在忙着呢。
王文川也拿了一节竹筒把玩着,突然问道:“我听说有一种酒叫竹筒酒,就是酿在竹子里,等竹子长大了再取酒,这是真的吗?”
“我查查。”许胜掏出手机,“这样酿出来的酒真的能喝吗?
“咦,还真的有呢?我找找做法,也试试看。”许胜嘀咕道。
王文川凑上去,两人就着酿竹筒酒一事蹲了大半天,就为了找出可行的办法。
杨霞卿和洪丹燕听了一耳朵就抛到了脑后,她们对杜鹃花做吃的更感兴趣。
午饭做的简单,就是五花肉南瓜咸饭,里头还加了香菇、虾仁、芋头等,用大铁锅焖的,非常香。
特别是锅底的那一层锅巴,微微焦黄,吃起来很脆,有点粘牙,但是非常香。
柴火做出来的锅巴,跟用电饭锅做出来的,味道要好更多。
这一锅的锅巴都被刘梅莲铲下来,分给许秧几人,也就小孩子还对这东西感兴趣了。
一锅咸饭配一锅豆腐丸子汤,简单又好吃,午饭就应付过去了。
然而才刚吃晚饭,刘梅莲就开始操心晚饭,这么多人的饭,又不能凑合,可是辛苦她的脑细胞了。
许胜听到刘梅莲的嘀咕,想到自己买回来的那些冷冻品,忙去找许秧。
他回老家后错过多少大餐啊,只是想想,不只心疼,还胃疼肚子疼,再不解解馋,他全身都疼。
在许胜的强烈要求下,今晚吃茶香鸡、酱鸭、凉拌猪蹄。
许秧自是没意见,而现在是春耕时节,刘梅莲和许堂伯都很忙,晚上做几个大菜补补。
而杨霞卿他们下午的活动,就是体验铲秧苗、挑秧苗、插秧等活动。
除了于承禹,其他几人都是看过一些慢生活综艺的,里头的艺人一下田就闹出各种搞笑事情,他们也特别想体验下。
于承禹不想下田,脚踩到软绵绵的泥巴,那湿滑的泥巴从脚缝间冒出来的感觉,实在是太吓人了。
他在田边的小溪里洗好脚,就站在田埂上插了点秧苗,注意力却在别的地方。
他好像看到白茅根了,但又不是很确定,挖一点回去熬糖水挺不错的。
许秧把今晚要用的食材拿出来解冻,堂奶奶就坐在灶口给许秧烧火,无论是用大灶还是小炉子,火要大还是小,她都把控得牢牢的。
猪蹄处理好后先焯水,炖煮一会捞出来去骨,再把肉卷起来冷冻。
这都是她做过的菜,非常熟练,什么先什么后非常清楚。
堂爷爷在屋子旁边的菜地里忙活,听着屋里的,老太婆和侄孙女的交谈,嘴里不由哼着小曲。
家里真热闹啊,还是得添丁进口,阿胜得再催一催了。
堂爷爷想着,抬头就看到于承禹半边身子沾了泥土湿漉漉的回来。
他吓了一跳,这田埂果然不好走,城里人走不来。
“这是掉田里了吧,快去洗,可别感冒了。”
于承禹听到堂爷爷的话,面色略有些窘迫,耳朵都要烧起来。
他根本就不是不小心掉田里的,而是他沉迷于挖白茅根,不小心弄塌了田埂,还把自己摔田里去了。
真是太丢脸了!
事实的真相一定不能让人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04 23:58:59 ̄2020-12-05 23:58: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开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4章 竹筒饭
于承禹洗漱出来, 就听到后面回来的叶向东杨霞卿几人在跟许秧说自己摔下田埂的糗事。
他黑着脸,拿着脏衣服到门外的水池里搓洗,摔下田埂这事可能要成为他今年的标签了。
徐知闻也在心里暗乐, 已经把这个事发到了家族群里。
于承禹听着手机叮叮咚咚的提示声,想都不用想,一定就是家里人在群里@自己, 各种打趣他的。
唯一庆幸的是, 徐知闻他们离他比较远,没拍下啥照片,要不就真的是黑历史了。
许秧笑眯眯的:“田埂那么窄,走不习惯是很正常的,难道你们都走得很稳。”
“还好吧。”洪丹燕说,“但我们也就是趔趄下,没摔进去。”
堂奶奶笑眯眯的:“田埂刚做好, 有的地方比较软,摔下去很正常。”
杨霞卿说得口渴, 倒水喝的时候, 瞅见地上有一小把沾了泥土的东西, “这是什么?”
“白茅根, 吃起来有点甜味。”堂奶奶乐呵呵的,“以前穷, 就吃这个解解馋。”
“谁摘回来的?”杨霞卿看向许秧,“秧秧, 今晚要不煮一锅甜汤当点心吧。”
“我们都没挖这东西, 肯定是承禹哥带回来的。”叶向东往门外瞅了一眼,“他今天也够惨的,等会吃饭给他留个鸡翅膀。”
其他几人赞同地点头, 确实有些惨,形象都崩了。
晚餐确实丰盛,茶香鸡、酱鸭、凉拌肘子片、韭菜鸡蛋蒸饺、枸杞叶瘦肉汤等等。
两只茶香鸡,四个长辈一人一个腿,于承禹分到了一只全翅,大家也不用筷子,直接上手,吃得特别香。
鸡肉一入口,软嫩酥烂,茶香浓郁,还有淡淡的米香,跟在桂城吃的时候有点不一样,应该跟配料有关系,但一样的好吃。
于承禹啃着肉,喝着枸杞叶汤,热乎乎的,今日掉下田埂的郁闷也一扫而空。
果然,美食最能抚慰身心。
吃过晚饭,许年冬过来找许秧,带了一盘的酸菜肉煎包。
这是她爸妈的拿手菜,皮薄馅多,酸菜吸收了油脂,不仅不油腻,反而非常开胃。
“年冬,这是卷子。”许秧咬着煎包,从包里拿出文件袋,“好好加油!”
“秧秧姐,我会的,我会考上桂大的。”许年冬认真地说。
“你的成绩不错,华德大学努力下还是有可能考进去的。”许秧有些疑惑。
许年冬摇摇头:“华德大学不好考,除非我靠了市前三名才有可能。”
许秧不知道华德大学在其他地区的招生情况,她拍了拍许年冬的肩膀:“加油,你的成绩不会辜负你现在的努力。”
许年冬坐了一会就回去了,她迫不及待想要做这个卷子,看看桂城高中的卷子跟她学校的有什么差别。
许年冬的到来,让大家回忆起了高考时候的事情,也不打牌了,就围坐在一起,边嗑瓜子边闲聊。
许胜和于承禹都已经毕业几年了,被追问最多,显然,大家都对他们的大学生活感兴趣。
今晚睡得早,第二天许秧要跟堂伯一家上山扫墓。
叶向东他们在家里烤竹筒饭。
许秧在走之前会把料配好,他们只要装进竹筒,再把火堆烧起来,就可以烤了。
青田村一般就清明扫墓,不过有的人家冬至或忌日也会去一趟。
天气很好,气氛整体很轻松,更像是出门春游。
许秧他们扫完墓,从山上回来时已经一点多了,午饭是堂奶奶做的,杨霞卿几人帮忙打下手。
她看到了门口水池上摆放着几根烧得焦黑的竹筒,所以这竹筒饭成功了吗?
杨霞卿他们留了两根竹筒饭,外表看着没那么焦黑,一直放灶上保温着。
竹筒打开后,看到的就是翻着油光、浅褐色的米饭,有香菇、板栗和肉丁。
糯米软糯,除了香菇、肉丁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竹木清香,挺好吃的。
不过许秧还是更喜欢修真界里的竹筒饭,那竹子是灵竹,即使在火上烤很久也不会黑成炭,做出来的竹筒饭更香。
如果能拿到修真界的食材就好了,做出来的饭菜更香更馋人。
因着想到修真界的事,许秧午饭都没怎么吃。
他们定的动车票在晚上七点半,刘梅莲刚吃过饭,就喊了堂伯父,开始准备东西给许秧他们带走。
鸡肉、鸡蛋、咸鸭蛋、鹅蛋,然后就是菜干、咸菜等。
许秧和许胜又往竹林跑了一趟,挖了不少竹笋,还砍了一根竹子,带回家去做竹筒鸡汤。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许年冬给许秧他们送了她亲手做的竹筒饭。
竹筒饭是许年冬是拿手菜,许秧凑近闻了闻,香味不是很明显,不过她很期待。
他们离开村子的时候还没到饭点,刘梅莲做了鸡蛋面线汤当点心,配上许秧做的韭菜鸡蛋饼,每个人都吃了个肚圆。
一番舟车劳顿,许秧他们终于到达了桂城,九点多的桂城还热闹得紧,跟青田村静谧的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
许秧跟小伙伴们一一分手,目送他们上了出租车。
她自己也拦了一辆,刚钻进去,于承禹也坐进来。
面对许秧诧异的眼神,他解释说:“我先回天盛小区住一晚,跟你正好顺路。”
许秧想想也是:“那我也坐到小区,正好还能去店里吃个夜宵。”
于承禹点点头,从包里翻出一包苏打饼干,“吃点垫垫肚子?”
许秧摇头:“我要留着肚子吃牛杂粉。”
司机转动着方向盘说:“姑娘,你男朋友真贴心。”
许秧愣了下,正要解释,就听于承禹说:“师父,到天盛小区的许家美食小店。”
司机笑呵呵地说:“许家美食小店现在挺有名气的,物美价廉,我经常拉外地客人过去。”
被这一打岔,许秧也忘了解释,笑着问司机:“师傅吃过吗?您觉得什么最好吃?”
“要我说就是牛杂汤了,做得确实非常地道。”出租车汇入车流当中,“不过据说最好吃的还是手撕鸡,这个可真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