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

  事情定下之后,第二天下午,文芳姐弟三人就离了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了。
  文峰担心家里有事,请了一天假,周一下午返校就行,但他还是跟着姐姐一起去了东湖。东湖那边,两个工程队接下的工程都在收尾阶段,他正好有事要去处理。
  曾文芳回到家里,晚上就接到了沈琅的电话。不得不说,沈家这位小叔对他们还是很不错的。
  这种想要认回他们一家子的迫不及待,让她有了些许的温暖。
  “小叔,我跟父母说了这事,他们一时还难于接受,不如让他们冷静一段时间吧。我与弟妹再劝一劝,等明年转暖之后,我再带他们去看爷爷。”
  “他们难于接受?不如我过去跟他们谈,上次你爸妈对我很好,估计我去说会好一些。”
  沈琅对文芳的能力很有自信,这时听到文芳这样说,不免有些失望。
  曾文芳勾唇一笑,心想,还是得稳一稳,才能让沈家其他人知道,自己家并不是非要认亲不可。即使沈家人再富贵,他们也不会上赶子去认亲。有了这个认识,沈家其他人才不会看轻他们。
  不能不说,重生之后的曾文芳是冷静自持的,她的这一举动,确实引发了沈家众人不一样的心思。
  首先是沈伟明,之前,因着对闺女的疼爱,他对这个即将返回沈家的二儿子并没有多少愧疚。心底里还觉得认回儿子,会对不住女儿。如今,听到二儿子不愿意认沈家这些亲人,心里既有失落,又有有些庆幸。
  然后是战兰,原本想着乡下人贪财,听到京都沈家要认亲,肯定会迫不及待、上赶子巴上来。如今,听说人家夫妻不愿意来京都认亲,第一感觉是,这些土包子没见识,不知道京都沈家代表着什么。
  再细想一会,又觉得这样更好,如果这一家子能不迁到京都定居,那是最好不过。这样,就免得她家孩子以后出去应酬,还被人耻笑家里有那么多乡下来的土包子。
  沈美琪则很着急,她很喜欢文芳姐妹,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素谋面的二叔二婶。她觉得,能培养出文芳姐妹来的父母,肯定是善良而有智慧的人。
  沈珲心里也不好受,他提出与小弟去南方一趟,说服二弟一家,尽快来京都团聚。如果今年能过上一个团圆年,那就再好不过了。
  沈家其他人,因为没有见过文芳姐妹,对他们一家子也没有什么感情,对他们的决定,倒没有多大的反应。
  曾文芳叮嘱沈琅,说暂时没有必要来人,她会去参加美琪的婚礼,到时候与他们见面再说。
  沈琅本就看重这个侄女,也尊重她的决定,只是与家里人解释,说美琪结婚时,文芳会来京都。沈伟明有了新的惆怅,沈美琪高兴得什么似的,沈家其他人都生起了对文芳的好奇心,也因此,沈家所有人对美琪的婚礼多了一重期待。
  第三百六十三章 幸福生活
  再说程成听说了沈家的事情后,一方面担心妹妹再也难于达成愿望,一方面也感慨世事难料,之前觉得陈文干喜欢一个乡下丫头太过不靠谱,如今又觉得一切都是缘分。
  自从他喜欢上了萌丫头沈美琪,程成就挺相信缘分。回忆起他与他家小琪琪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他心里就生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愿望。
  当年他十六,正是情窦初开之时,琪琪那时才十岁。
  有一次,他去战家做客,琪琪在院子里摔倒了,胖嘟嘟的身子挣扎着坐起来,抚着白白嫩嫩的小手,咧开嘴想哭又不敢哭。
  当时,他站在厅里的窗子前,隔着玻璃窗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便鬼使神差地跑出去,抱起她。
  “哥哥,疼!”
  小琪琪把白胖的小手举到他面前,黑亮的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他。他的心不知怎的就抽疼起来,疼惜地抚摸着那只白白胖胖的小手,哄着小女孩,然后,就鬼使神差地亲了下去,当然,亲的是那只小手。
  那时,他一心习武读书,很少与女孩亲近,甚至于好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这就是他的初吻。从此,他就对那个圆嘟嘟、胖乎乎的小萌妹情有独钟了。
  小琪琪开始只当他是哥哥,因为这位大哥哥比起亲哥对她还好,也就特别粘他。京都许多大家闺秀见程成喜欢小美琪,还曾借她接近程成,给小琪琪送了不少礼物。
  小琪琪逐渐长大,终于上了初中,初晓人事的她,也终于知道那些大姐姐表面讨好她,其实是想讨好程成。从那时开始,她就再也不肯接受别的姑娘送的礼物,还下意识地对程成有了独占欲。
  程成很高兴,觉得自己小心扶着长大的小女孩终于长大了。等小琪琪上了高中,就向两家长辈提出要与沈美琪定亲。
  沈家人把程成一直以来对小琪琪的维护看在眼里,见小琪琪一脸期待,有着少女特有的娇羞,也就默许了这桩婚事。
  程家父母,包括妹妹程子晴,都对沈家并不满意,又觉得沈美琪太小,程家想抱孙子,还要等她大学毕业。无奈程成一向主意正,父母也无法改变他的主意,这事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他们的婚礼定在农历十月二十九,与刘小玲的结婚日期只隔了二十多天。曾文芳把父母接到东湖之后,告诉他们要去京都参加沈美琪的结婚典礼。
  曾国生夫妻有开心,更多的是感伤。眼看与女儿差不多大的姑娘纷纷结婚,大女儿却一副不紧不慢的态度,让他们好生着急。
  他们很喜欢周亦南,觉得周亦南与女儿无论在哪方面都特别相配。自从来了东湖,他们就经常请周亦南来家里吃饭。
  周亦南一个人住在东湖,本就对文芳有意,见曾家父母如此热情,哪有不上道的?干脆经常到曾家吃饭,当然,每次去也不空手。有时买菜,有时买水果,有时买烟酒。与他们家长里短、天南地北地聊,俨然一副孝顺的女婿模样。
  曾文芳对父母与周亦南的举动很是无语,但父母刚来东湖,本就不习惯,她也不好多说。只是偷偷跟周亦南坦白,告诉他,自己已经跟陈文干确定了关系,对他,只能当老乡、朋友或者大哥相处。
  她与陈文干的事情,早在去年,周亦南就已经猜到,今年他们又这般闹得沸沸扬扬,他怎会不知?
  不过,既然文芳没有告诉父母,说明也是担心这段恋爱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他与文芳父母交好,期望到时候多一份助力。至于以后会怎么发展,他也就只能静观其变了。
  曾文芳担心父母闲下来无聊,帮着他们报了几个班,一个是老年人科学文化学习班,是他们夫妻一起去的。然后还帮母亲报了一个插花班,帮父亲报了一个棋类学习班。
  还有考驾驶证的事情,也没有落下,曾文芳帮父母一起报名,夫妻二人一起去学,兴致更高。
  因此,曾国生夫妻下来东湖市区之后,很快便忙碌起来,根本没有时间想青山镇的人和事。他们一心一意地学,主要是想着不要丢儿女的脸,即使一家人回了京都,他们也要能抬头挺胸地生活。
  对母亲能这么快适应这种生活,曾文芳表示很满意。还会不时给他们一些赞赏,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哇,妈,这花插得好有技艺,简直是艺术品,妈,这是您的作品吗?”
  王娟英不好意思地笑了:“芳儿,你太夸张了,哪有这么好?有一位小媳妇学得才好呢,她跟我学的时间差不多,可是,每次插的花都像是艺术品,可漂亮了。老师教的学生太多,反而那个小媳妇有时会指点我,这盘花,就是在她的指导下做出来的。”
  “妈,你已经很厉害了!如果你与那位小媳妇聊得来,也可以请她到我们家吃饭。我可以亲自下厨,感谢她对你的帮忙。”
  “好啊,我跟她说说,她就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御锦园”,来我们这里也方便。”
  “御锦园”?那可是东湖唯一的一个别墅小区,里面住的人非富即贵。曾文芳估计,那位小媳妇肯定是世家儿媳。
  如果母亲与这些贵妇交往能不卑不亢,以后去到京都,也就不会胆怯。况且,母亲是一位农村来的中年妇女,没什么值得人家图谋,那位小媳妇能与她相交的,说明本身也善良本分之人。
  对于母亲这么快交到朋友,曾文芳非常高兴,给母亲买了一双中跟鞋子作为奖励。
  其实也是侧面教母亲如何穿着打扮。什么衣服套什么鞋子,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服装。
  而父亲这边,则是对下棋生起了很大的兴趣。他去书店把围棋、象棋、跳棋等一股脑地买了回来。每学一种,回来就缠着曾文芳对弈。曾文芳也不嫌弃父亲的棋技,每次都乐呵呵地跟他下。
  次数多了,王娟英也学到了一点门道,也缠着曾国生教她下棋。
  夫妻二人本就是聪明人,只是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机会学习。如今得了这些个机会,如饥似渴,学得不亦乐呼。
  “爸、妈,你们太聪明了,才来东湖十多天,就已经学会了不少东西。再学半年,沈琅叔叔见到你们,肯定会慨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你就吹吧,我们哪有这么厉害!”
  王娟英心里高兴,脸上却嗔怪女儿给他们高帽子戴。
  曾国生则笑眯眯地道:“我们本来就是聪明人,只是以前没有机会读书。如果我们生在富贵之家,肯定也能考上大学。”
  话说到这里,曾国生也有些惆怅。是啊,如果那个时候,他没有被换到曾家,如今他会做什么呢?教师?医生还是国家干部?总之,无论干什么,都不可能做农民伯伯。
  不过,就如大女儿所说,如果他没有被换到曾家,就不会娶阿娟,更不会生下三个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从这可以知道,他与阿娟、与三个孩子都有缘分。既然有缘,那他就要珍惜这份缘,做妻子儿女的依靠。
  曾国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情壮志,学起东西来更加刻苦。
  文峰听说了父母的事情,也经常打电话来鼓励他们,只要周末能抽空,他就会回东湖。还带着父母到工业园那边的大道上,亲自教他们开车。而文雪,则是周五下午就回东湖,周日下午才乘车回阳光县城。
  “以前总是放不下家里的田地、青山镇的批发部,如今一家人能这样经常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曾国生如是感慨,夫唱妇随,对这样的生活,王娟英自然也觉得十分满意。
  第三百六十四章 存款
  只是,满意是满意,夫妻俩还是担心他们学这学那,又不挣钱,会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
  曾文芳理解父母的担心,他们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一旦过上这样只花钱不赚钱的生活,难免会担心。
  “爸、妈,你们看看,这是我们家的家业、存款,多着呢,担保你们一辈子也花不完。”
  曾文芳干脆把一大袋的房产证、银行存折等东西搬出来。
  “啊,怎么买了这么多房子?存折里的钱也不少,芳儿,你不是刚买了房子和车子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存款?”
  曾国生与王娟英翻看着这些东西,又惊又喜。
  “爸、妈,这里其中一本存折里钱是近段时间毛织厂、服装店、还有休闲农庄的收益。另外一本,是我为你们存的养老钱、还有弟弟娶媳妇的聘礼、妹妹的嫁妆。从读高中开始,每个月我都会存上一笔,以后还会一直存。”
  “啊,还要存?这里已经不少了。”
  批发部的账目,都是王娟英在结,但是,她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一笔钱,她一个零一个零在数:“1,2,3,4……哇,竟然七个零,芳儿,到底是50万还是500万?”
  “妈,是500万!”曾文芳笑道,50万她都不屑于存。其实,这其中的350万,是她上次买了两个股票,然后抛掉拿出来的钱。
  投入50万,拿出来时就变成了350万。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情,她还在等机会多做几次。之前,是因为本钱太少,后来,是因为太多地方要用钱,她没有多少闲钱。除了第一次买原始股,之后,她都只是偶尔把一些闲钱投在股市里。
  这笔钱,她不打算动,她想着,做生意毕竟有风险,她也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投资进去,家里有老有小,总得留有存款。
  也正是因为如此,上次建厂不够钱,她才宁愿卖掉一块地,也不愿意动这笔钱。
  “芳儿,我们家有这么多产业吗?”
  王娟英疑惑,就是再开十年批发部,也赚不了这么多钱。毛织厂那边,她也有些了解,肯定赚不了那么多钱。
  曾文芳知道父母对自家的产业没有多少了解,更不知道她在股市上捞了好几笔大钱。不过,只要父母知道自已家里存款足够,他们不干活也没什么关系就行了。
  “爸、妈,这些产业还不包括弟弟公司挣的。文峰自从在省城读大学,也与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听说也挣了不少钱,不过那些钱都用在拓展公司上了。
  如今,他与文权还组建了两个工程队,这事你们不是知道吗?自从组建以来,他们工程队的活一直不断。再经营一年,就能成规模了,到时候,就可能会成立一个小型的房地产公司。
  爸、妈,这些年最热门的就是房地产业了,如果发展得好,以后弟弟的房地产公司会比家里所有的工厂都挣钱。”
  王娟英更为惊讶了:“啊?那我们不是要成为千万富翁?”
  曾国生听着她母女的对话,笑了:“如今我们家的产业何止千万?存款就500万,那张存折的流动资金也有几百万,还有渔港、荔园的房子、地皮。咦……”
  曾国生说着说着,拿着一本房产证惊讶不已:“芳儿,你在京都也置下了房子?”
  “是啊,我买下了几套不值钱旧房子,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京都的地皮。我们到时候可以选个合适的地方拆了重建,建一栋跟青山镇家里那栋一样的来。也可以卖掉,换了钱在别的小区另外买两套房子。”
  “难道你早就知道沈家这事?”
  曾国生觉得,如果女儿不知道沈家的事,怎么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子?
  “爸,之前,我买房子并不是想在那里住,而是一种投资。前几年,京都有些比较偏僻一些的房子很便宜。但是,以后,京都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那些原来偏僻的地方,因为被规划成区,那里的房子与地皮也会随之升值。
  省城的西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海州最旺的地方是东区的老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去了省城,东区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便只好往西区发展。
  因为规划好、小区的配套设施也比老城更好,又有许多市政单位迁到西区,所以,西区的房子反而比起东区那边更贵。只可惜那个时候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资金,不然,我肯定会在西区那里买块地皮。
  我在渔港、荔园的一些乡镇买地,也是因为如此。因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渔港市中心与荔园市区的容量不够,一样得往周边乡镇发展。
  你看,如今我们芳华家具厂那边,工厂多了、工人多了、街道繁荣了,房子、地皮当然会升值。京都那边,也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事先知道我们是沈家人呢。”
  lt;/divgt;
  lt;/div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