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八百二十二章险棋

第八百二十二章险棋

  蒋浩然的话让于学敏突然就不自然起来,神色中带着点紧张、忧虑,一时间似是不知道怎么接蒋浩然的话。
  蒋浩然未闻般,继续说道:“这次你们准备哪支部队南下,有多少人?”
  于学敏咽了一口口水,道:“115师、120师,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还有一些地方游击队,共十三万多。”
  “什么,两个师三个纵队?”蒋浩然闻言忽地从沙发上站起,鼓起眼前望着于学敏,惊呼道。
  八路军的编制只有三个师,前面两个师再加上129师,编制时不过三万多人,是gcd的三大主力师。到这个时期,他们又发展了五个纵队,同属主力部队。
  八路军的纵队虽然名义上是师级,但每个纵队下辖七八个团,甚至是十几个团,兵力上比三大主力师还多,一个团几百人有可能,上千人不新鲜,大几千人也不奇怪。
  蒋浩然原本以为,八路军也就是小股部队南下,依托新四军在淮皖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从未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规模地迁徙,所以自是震惊无比。
  而且,这么多的部队调动,牵涉的方方面面不知凡几,不但让日军高度注意,重庆政府恐怕也会高度紧张,蒋浩然一时间都有些摸不准延安那位的意图是是什么,简直有些蒙了。
  于学敏好像也没有意料到蒋浩然会突然有这么大的反应,赶忙起身,疾呼道:“总座别着急嘛,听我把话说完再说。”
  “好,我听你说,我倒要听听你们想干什么?”蒋浩然说着又坐下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于学敏也再次坐下来,将此行的目的娓娓道来。
  自冈村宁次上任之后,对东北华北的扫荡、蚕食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八路军的几个大的抗日根据地都被日军彻底摧毁,现在的敌后根据地就剩下陕甘宁、晋察冀一带还算健全,其他的都已经不成规模、不成气候,八路军伤亡极大,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延安决定,八路军主力一部继续留守陕甘宁、晋察冀一带,继续和日军纠缠,一部过黄河进入大别山,与新四军互为犄角。
  但这样一来,八路军就要面对尾随而来的华北日军和华中日军的大力围剿,所以,延安方面希望蒋浩然从中协助,帮助他们完成这次战略转移。
  具体的方案其实也简单,就是想让蒋浩然打黄山,牵制华中日军,让华中日军抽不出兵力来对付八路军,他们就能从容进入大别山,完成这次盛举。
  蒋浩然闻言,神情凝重,半天没有说话,内心却是激荡不已,这么大的手笔估计也只有延安那位敢做决定。看似是八路军被日军逼迫的无奈之举,但蒋浩然明白,这当中已经为将来的内战布下了棋子。
  现在整个抗日的局势已经看见了曙光,虽然日军依然在中国横行,但随着英、米、苏联介入,日军已经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终将迎来一败,此时八路军主力南下,就意味着他们从敌后战场转入了正面战场,从眼前来说,是为了抗战反攻做准备,就长远来说,一旦八路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将来日军退出中国战场,他们也为将来的内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北、华中、华南可以快速连成一片。
  虽然想到了这一层,蒋浩然当然也不会点破,苦笑道:“你们应该还有要我帮忙的吧,单纯打黄山应该还不能解决你们当前的困境吧?”
  蒋浩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别山的后防线是第五战区的防区,而委员长是不可能同意八路军进入的,蒋浩然既然能从中看到将来的局势,委员长这点眼力劲也有,要想这个如意算盘成为现实,那还得自己游说重庆政府,让委员长放下这层顾虑,但如此一来,自己在委员长心中的形象算是完全毁了,就算不被怀疑通共,这个亲共的嫌疑怕是妥妥地跑不掉了。
  果然,于学敏一拍大腿,惊呼道:“神啦!我们老总说,只要我话一出口,您就会明白,开始我还不信,现在不佩服都不行了,的确,我们还希望您能想办法,帮我们向第五战区借条道。”
  蒋浩然道:“你们老总?哪位老总?”
  “当然是我们八路军总司令朱老总!”于学敏无比自豪地说道。
  蒋浩然讪笑道:“怎么,他算定我会帮你们这个忙?甚至还还确定我能帮你们把这事办成啦?”
  于学敏道:“我们老总说了,如果你都办不成,那就没有人能办成这事,他还说,您是一个爱国将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这事您肯定会答应的!”
  从于学敏的话里,蒋浩然基本可以确定延安方面并没有向下面的人公布自己的党员身份,甚至连朱老总都不一定知道,虽然话说得这么满,只怕搏一把的成分占了主导,当然,延安的那位和周公肯定是知道自己会同意的,要不然,没有自己这枚棋子,他们还真不敢走这招险棋。
  蒋浩然迟疑了半会,随即很爽快地答应了于学敏,他决定帮这个忙了,但也没有忘记装腔作势一番,他这样做也就是为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为了早日驱除日寇,而且,帮忙也只限于此,至于将来八路军深陷日军的重围,那他可就帮不上了。
  于学敏可没有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当即大喜往外,胸脯拍得当当响,只说这就够了,如果八路军真被日军包围了,那是他们没本事,怨不得别人。
  而蒋浩然把话说得这么绝,也是有深意的,一方面提醒他们小心谨慎,另一方面,在这个抗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蒋浩然还真不能和委员长闹翻,甚至是站到对立面去,那样会给眼前的抗战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接下来的时间里,蒋浩然详细问了八路军目前的具体位置,同时也很奇怪,十几万人到底怎么穿过日军的重重封锁,进入大别山一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