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大宋清欢> 大宋清欢 第189节

大宋清欢 第189节

  第315章 交底(下)
  “这些伤,有的是狼咬的,有的是狗咬的。”
  “狼咬人,顶好一口咬死,所以就算我趴着,它扑上来,也是直接往后脖颈撕咬,一块肉便没了,长十几年,也长不好,凹进去一片。”
  “狗咬人,不过是听着主人的吩咐,将人拖住,不许他逃,所以咬在腿上,都是牙洞。”
  昏暗的松脂灯下,邵清露出脊背,然后是小腿。
  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肌肉最为紧致的部位,本该好看的曲线和光洁的皮肤,被即使愈合多年、仍崎岖丑陋的伤口替代了。
  姚欢清楚,眼前的男子,绝不是表演型人格。
  他上一回,使用这样细致的描摹方式,还是在汴京竹林街的饭铺里,与心爱的女子倾诉自己在边关的思念。
  姚欢伸出手,去抚摸脊骨一侧的蚯蚓似的疤痕,静静地等邵清说下去。
  邵清感受着女子手势里的温柔与克制。
  他曾经想,他和她灵肉相融的前一刻,总是要裸裎相对的时候,自己应该给如此醒目的伤痕,编织怎样的理由呢?
  但这些日子,二人的爱悦之意,越是从点滴晨露聚积成已能顺势前行的山涧,邵清越是酝酿着,向姚欢和盘托出身世的冲动。
  重病中用契丹语呼救,病愈后看到苏轼祭奠朝云,这两件事,促使邵清下了决心。
  前者令他心腑惶惶,他实在做不到,对姚欢这样性子纯澈的爱侣,在原则性的渊源上,继续有所隐瞒。
  而苏公在孤坟前唱词的那一幕,更让邵清想到了自己的宋人父亲与辽人母亲。
  灯影里,邵清回过身,执紧了姚欢的手。
  “我是半个辽人。”
  ……
  宋熙宁四年,辽咸雍七年,来到辽国“南都”燕京城的大宋访辽使团中,有一位二十三四岁、眉目清润的男子。
  他姓赵,往上追溯的祖辈,乃太祖皇帝打天下时带在身边的同族兄弟。但到了大宋的熙宁年间,莫说是太祖一脉,便是太宗这一脉,就算正经宗室子弟,亦不被允许科举入仕,更别提赵家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祖上远亲了。
  沾不上赵姓的光、家境清贫的小子,却自幼展露音律天赋,因琴艺优异,成了宣徽院下辖内教坊的一名乐师。
  出访燕京城、在外交宴席上弹奏的赵乐师,被一门极爱南朝音乐的耶律皇族,暂请留燕,于府中教授琴音。
  辽国的皇女与宗室女封号制度,与大宋相同。留下赵乐师的这一门耶律氏,算得亲王,因得耶律洪基宠信,长女竟能被进封为公主,次女耶律卿云亦早早就得了郡主的封号。
  北朝的郡主,爱上了南朝的乐师。
  然而这桩可以碾压那些丑陋的政治婚姻十遍的美好情事,却不见容于郡主的家族。
  不仅仅因为地位的尊卑,更因为,一年后,辽国鹰派权臣、铁腕副相杨遵勖,开始就宋辽边界问题,向大宋挑衅,宋辽在澶渊之盟后的睦邻关系,第一次出现下滑。
  耶律卿云不管不顾地与赵乐师出走燕京城,却在进入宋境前,教父亲的亲军追上。
  郡主的机敏,令她帮助情郎逃脱了,自己则被擒回了燕京城。……
  “母亲在燕京的耶律王府里,生下了我。外祖父不许我活下来,外祖母以死相求,才保住了我的命。我五六岁的时候,外祖母故去了,外祖父让母亲嫁给萧家,她不愿意,外祖父对我又起了杀心。狗来追我,咬我,我跑不掉,被绑住,我听到母亲在大哭,然后是我的养父赶来救了我,抱着我去求外祖父,他要娶母亲,也要抚养我。我从此以后,就变成了萧家的儿子。”
  “我姓了萧,养父对我们很好,母亲却仍想逃走,来宋境找我的生父。她带着我又出了燕京城,穿过闹饥荒的平原,进入豺狼出没的山林,要不是养父来寻,我终究还是会命丧狼口。”
  “少年的时候,有一阵,我怨恨母亲,觉得她疯了。这些年,我开始明白,她没有疯。”
  邵清说到此处,停了下来,看着姚欢,想从她的瞳仁中,阅读她此时的神思,作何反应。
  片刻前,姚欢甫一听到“我是半个辽人”这句话,当然是震惊的。
  但这震惊没有持续多久,更未加码慌张、抗拒、愤怒、试图告发等毁灭性的情绪。
  此刻,她坦然地盯着邵清:“你说得对,你母亲没有疯。朝云娘子那样年轻,又有苏公和苏夫人安排另外的好人家,她仍然从黄州到惠州,不离不弃地跟着苏公。她这是疯了吗?你母亲,与她是一样的。她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
  姚欢捧住邵清的面庞:“不是她们疯了,是这个时代在许多个瞬间,疯了。党争,战争,不管是宋人还是辽人,或是你在边关见过的那些西夏人,张口就来的血性二字,其实要么为了自身的飞黄腾达,要么为了转移治下的内政危机。烙在骨子里的权欲,大伪似忠,振振有词,幻想着从个人到王朝,都能迅速地达至霸主巅峰,浑不顾,人性本源的自由与善良,才弥足珍贵。”
  邵清稍稍有些迷茫地看着姚欢。
  她的用词,有一些,听来是那样奇怪。
  她的眼神,她说这话时的语气,也是崭新的。她的模样,就好像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小小青蛾,蓦地不准备隐藏了,从茧里大胆地探出翅膀来。
  但邵清,对这突然因自己的交底而变得陌生的女子,并不害怕。
  她带给他的陌生,与杀气戾气无关,只是在认知上,为他打开了另一方天地。
  邵清于是,又增了几分吐露更多真相的勇气,将自己为了报答养父、在汴京城居住数年做暗桩的内情,一一道来。
  姚欢明白了。
  若比附后世,他其实,更像军事科技间谍。
  他内心觉得,自己来大宋,不杀无辜的宋人,盗取的神臂弩乃是帮助辽军对付日益掘起的女真人,便对大宋问心无愧。
  然而,国防间,怎么可能这般简单。
  铁腕人物在大国的军事史上,总是层出不穷的。辽国再出几个杨宰相那样的人物,谁能保证他们拿着神臂弩,只对着女真人、不对着宋人?
  姚欢一面这般思量着,一面将邵清的里衣,拢回他的肩头,复又把手伸入他的掌心,让他握着,然后平静地问:“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邵清道:“神臂弩的外貌样式,上弦与射击的步骤,我在边军中看了,大致画了一些,交予养父。我会止步于此,不再设法弄到军器监的法式图。我在南来船上的那些话,不是哄骗于你。我今后,陪着你种树烘豆、养虾庖厨的日子里,自己想做的,只有研习医术、治病救人。”
  姚欢向他倾了倾身子,定定地直视着他的双眸:“你在做私塾先生的时候,在开方诊疗的时候,才不会去纠结,自己究竟算宋人还是辽人这样的疑惑,才会真真觉得,自己是在做问心无愧之事,对吗?”
  邵清闻言,只觉得胸廓一畅。
  被所爱之人理解自己的救赎之法的感觉,原来这样好。
  邵清完全没有躲闪地回望着她,毫不犹疑地回答:“是。”
  姚欢站起来,伸出双臂,搂住邵清。
  “我相信你。”
  她对他说。
  邵清肩头一颤,将面颊深深地埋进女子的怀中。
  姚欢抚摸着他的背脊,低下头,在他耳边柔声道:“你可以既是辽人、也是宋人,我可以既不是辽人、也不是宋人。为人是否纯良,当观其言、行,而不是剖开他的骨肉,拉出他的筋脉,看看里头流的,是哪一族的血。”
  二人这般相拥一刻,姚欢才又开口道:“你养父那边,你如何交待?他可会,不利于你?”
  邵清喃喃:“养父应能给我自由身。他要盗取神臂弩法式,乃尽人臣之责的思虑。但在萧府,他从未强迫母亲委身于他,我十六岁离开燕京,其间北归三四回,看到母亲心神有恙,唯独养父能劝慰住她。后来叶柔来汴京时说,母亲已信佛,在城外寺院居住,一应给用,养父从未断过。”
  姚欢兀自喟叹,是个君子,也是个痴情人啊。邵清自小跟着这样的养父,难怪没有长歪。
  “还有一事,”邵清抬起头,望着姚欢道,“其实与你南来前,我已寻到了我的生父,就是赵融赵公。”
  徐好好的师傅,小玥儿的父亲?
  姚欢讶然。
  邵清道:“他身体每况愈下,我想设法,让他能见到我的母亲。”
  姚欢点头:“为人子,自是这样的心思。我与你一同回去。京中,我也有许多事要料理。倘使开封县的虾田、城中的虾行,王犁刀得郑县丞与樊楼韩东家的照拂,能顺风顺水,我仍愿来惠州种胡豆。”
  邵清温言道:“我也愿意住在此地。自家娘子成了救人的活观音,她的郎君,何等体面!”
  姚欢浑无赧色,大大方方笑了。
  “嗯,回开封第一件事,请官家把我竹林街的牌坊,摘了,我要嫁人。”
  第316章 回京
  一对鸳侣来与苏轼禀报准备回京的意向时,苏轼也正在拟就给朝廷的上表。
  “已有诏书到筠州,恢复子由端明殿学士,诏其回京,兼作翰林侍读学士。这是曾枢相举荐的。”
  苏轼向二人说了朝廷对于弟弟苏辙的新安排。
  姚欢听罢,心头漫上一阵失望。
  如果没有其他差遣性的实职,苏辙回京,也不过只是如当年程颐那样,进到内廷的讲筵所,给天子授些经义之课。
  体面说来,算是“帝师”其实与蔡京此前的“翰林学士承旨”、或者蔡卞当年的“中书舍人知制诰”相比,含金量天差地别。
  苏轼瞧出姚欢眼中的品咂之意,直言道:“你是不是想知道,蔡京被贬往杭州后,新任翰林学士承旨是谁?是韩忠彦,也是曾枢相举荐。”
  啊?
  这一回,失望转为惊诧。
  原本的历史进程中,韩琦长子、旧党人物韩忠彦,是在赵煦驾崩、赵佶登基后,才被曾布运作回朝堂的。
  现下,姚欢期待的苏辙替代韩忠彦的局面,并未出现。苏辙回朝形同赋闲,韩忠彦提前得了清贵的实职。
  是自己想当然了。
  真以为知晓一鳞半爪的历史走向,就能左右曾布这种资深政客的思路?
  环庆路旧案重审后,邓家人下狱,蔡卞和蔡京,却只是一个落职相位、一个被贬杭州,朝廷对蔡家这样的处置,彰显了官家与太后的态度,以曾布的政治嗅觉,不会不知。
  曾布谋局狠辣,但绝不似章惇那样激进,他喜欢一口、一口地吃饭,小心谨慎。
  打狗还要看主人面呢,章惇和环庆路扯不上牵连,仍得青年天子的倚重。曾布显然并不急于趁着二蔡势弱之际,拉上苏辙去把章惇也干下来。
  莫得罪天子的同时,还得安抚好向太后。
  姚欢也是在向太后出面给曾纬做媒之事上,才明白,这位深宫女主,与孟皇后说二蔡误国,也许只是演技感人。
  怪不得,曾布仍将目光锁定了韩忠彦,这个向太后的外甥。他要消弭向太后对自己斗走蔡京的不满。
  姚欢这般思量时,苏轼那一头,又怎会明白眼前这年轻人,在喟叹党争一起、许多历史进程无法改变。
  他见姚欢对“韩忠彦”这个名字反应有点大,未免好奇道:“姚娘子,你对韩知州熟稔?”
  姚欢掩饰着:“哦,从前在京中为孟皇后与唐国公主做点心时,唐国公主提起过韩知州。”
  韩忠彦的弟弟是公主驸马,苏轼听了自不奇怪,缓缓道:“老夫被贬岭南时,师朴(韩忠彦的字)外放来定州,与老夫交接知州之位,我二人相谈数日,师朴到底是韩忠献公(指韩琦)长子,端亮柔静有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呵呵……想到韩忠彦在史上后来的所作所为,姚欢只能沉默不语。
  苏轼拿起正在写的纸页,与邵清道:“你二人要走,本来,老夫也可一同北上,沿路正好同你畅谈药石医理,因广州太守遣人来报,朝廷有诏,欲将我调任吉州。但老夫想了两夜,还是上表,请求致仕。”
  邵清一愣,躬身道:“国朝臣工官宦,七十致仕,苏公怎地早早就行此举?”
  苏轼笑笑,意味深长道:“子由尚有辅弼之心,我得为他着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