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大隋第三世> 第301章 劣根性

第301章 劣根性

  关中战役随着李渊黯然离开关中,渐渐地平息了下来,杨侗在接手长安后,便停止了征伐的步伐。一面安排官员安抚百姓、整顿民生,一面对李唐遗留下来的官员进行‘秋后算账’。
  剩下的汉中由苏定方和薛万均攻打。
  汉中,战略地位太重,杨侗是一定要拿下的。
  但想不到的是,在李唐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哪怕没有李渊的统一指挥,苏定方和薛万均还是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几乎每城每县都要通过强攻手段,打垮了当地世家组成的私军才能占领。
  一开始,二将的手段比较柔和,占领城池后只要世家大族不再反抗,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他们是将,不是官,收拾世家大族的事情不需要他们来插手。只可惜两人的柔和手段,换来的却是世家大族的联手对抗,不但组织民众抵触杨侗的统治,更暗中联络关中的世家大族,积极建立私军,这也使得许多城池今日刚刚攻陷,隋军明日一走便会复叛,一度让隋军陷入腹背受敌和粮道断绝的窘境。
  “这些世家大族,真是活腻了……”
  杜如晦看着苏定方和薛万均传来的紧急文书,无奈摇头,大势所趋之下还反抗?这哪是反抗?用杨侗的话来说这是不作死不会死。
  杜如晦心知杨侗暂时还没有处理这些世家大族的打算,毕竟刚刚入手了十七个郡,关于民生的事情多如牛毛。而且,对付世家大族也需要罪证不是吧?
  可谁想到,这些人连形势都看不清楚,自己制造了罪证,活该他们要倒霉。就算不被灭门,这些留着不走的世家大族恐怕也会伤筋动骨,一蹶不振那都是轻的。现在把杨侗惹火了,那就要担起君王之火的后果。
  唉,让他们安心的去吧。
  杜如晦摇了摇头,杨侗在关中的政策不太顺,导致杨侗近日的脾气也不太好,对手下还如同往常,但是这些世家大族,恐怕会成为出气的对象了。
  自作孽不可活啊。
  “杜参军,殿下让你将这份文书复录,下发各县。”一名侍卫急匆匆的走进来,将一份文书递给杜如晦。
  “好!”杜如晦接过一看,却是一份‘均田令’。
  这是把世家大族奴仆家丁迁出关中后又一大手笔,也是最致命的暴发点。只要这份触动了关陇世家根本利益的命令下发下去,那世家大族恐怕就会起而反隋,而这,正是杨侗之所爱!
  ……
  均田制很快就执行了下来,先于长安所在的京兆郡展开,用的办法无非就是挑拨百姓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很简单很老大,但很管用。
  这办法在并州玩过,在雍北玩过,效果好得不得了。
  新上任的大隋官员不是亲身经历,就是经过专业的培训过,前来长安之前,他们在邺城已经被强化练习了一个月。现在行动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而仇富这种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特别是在乱世之中,有一餐没一餐的老百姓对富人更仇视!现在一经官员挑拨离间,立马就暴发了出来。
  杜陵!
  “你们这是想干嘛?杨侗竟敢因为一群贱民而冒犯我关中士族?等等,我是韦氏韦阳。”
  一名青年男子愤怒挣扎着,只是他身后两名如狼似虎的士兵的力道是何等强大?任他如何挣扎,却还是被押进了囚车。
  “放我出去,你们隋朝的韦太后是我堂姐……哈哈,怕了吧”
  然则,回应他的是士兵们的冷眼!一个二人仿佛哑巴似的,都不说话!执行任务前,上官已经郑重交待过:世家大族的人能言会道,最喜欢胡说八道,最喜欢跟高官搭关系,你要是答他的话就会上当。谁答话扣谁半年俸禄。这么严重的后果,隋军将士谁敢说话?
  大家现在对自己的校尉抱以了仰慕,这些世家人真能扯,姓韦就说自己是太后的堂弟;老子姓杨,是不是该说自己是亲王呢?
  “喂,你们都是哑巴吗?我告诉你们,你们秦王都得叫我声舅父……”
  隋军将士心想:‘殿下生母明明姓刘,这家伙果然是骗子!真是该死。’
  将士们厌恶的拖着一群自称是皇亲的韦家人游街示众,而后便是推出城门斩首,一群‘假货’的怒骂和哀嚎声,很快湮没在一片叫好声中。
  窦家!
  “我祖父是隋朝陈国公窦荣定,祖母是文帝的亲妹妹万安公主,我是半个杨家人。”
  “假的!砍”隋军将士心声。
  “……”
  独孤家庄园
  “大胆,这是独孤家的庄园!尔等……”
  “假的!”
  宇文家!
  “故安德县公宇文静礼是我叔父,广平公主武帝的妹妹,我是……”
  “假的!”
  ……
  xx家
  “我是忠良……”
  “假的!”
  ……
  “假的”
  “假的”
  “假的”
  “……”
  京兆!
  均田令的颁布,遭到关陇世家的强烈反抗,引发了一片腥风血雨。
  这一天,又在长安明德门外,在围观的数万百姓欢呼声中,千多名关陇贵族人头落地。
  开始杀人的时候,百姓还在惶恐、还害怕,担心隋朝的屠刀杀向自己。
  可杀了三天过后,百姓不但不怕了,对隋朝的拥护反而高到了极点。
  因为隋朝不但均分田地给百姓,而且杀的都是该死之徒,杀的都是盘剥百姓的大恶人!
  这样的祸害,杀一个、少一个。
  大义?
  百姓不懂。
  但他们知道世家大族以前掌控了土地,自己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当世家大族的奴隶,忍气吞声的被世家大族盘剥不说,主家还像对待牲口一样,想杀就杀他们,百姓心中自然有恨。
  只可惜他们太弱小、太卑微了,所以世世代代有再多仇恨,都无力发、不敢发
  他们盼了好几代人,终于有人替他们做主了。
  杨侗收拾这些世家,收回所有世家的所有土地,然后又分发给百姓,百姓再也不用依附世家生存,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可以昂首挺胸当人。可他们同时又害怕,害怕曾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卷土重来。
  现在好了,作威作福的人都死了,不怕了。
  ……
  人群中,十几名手拄拐杖的老者在一群家丁紧张的护卫下,看着血红的永安渠水,面色惨白难看之极。
  “独孤贤侄,杨侗他怎敢……怎敢如此?他不怕关陇世家、天下世家联手吗?”一名老者看着被斩落的几千颗人头,一口气差点喘不过去。
  三天,短短的三天时间!
  仅仅是长安就至少杀了万多人,四十多个关陇世家,因为各种缘由被集体拉出城门斩首。
  辩驳、讲理!
  隋朝官员都跟你讲!跟你辩!人家手里不仅有罪证,还有苦主站出来指证。
  威胁?哈,大隋几十万大军坐镇关中,各家各族虽有家将兵丁,但怎么跟这些百战沙场的虎狼之师打?
  “早就已经是敌人了,就算杨侗不这么做,难道元家主会接受他统治吗?”
  独孤澄慢悠悠的道。
  “休想!”元氏家主冷哼一声怒道。
  独孤澄说道:“我们关陇世家是李渊的追随者、支持者,是杨侗眼中的反贼、叛徒。他也知道我们不会效忠于他。所以,他又何必顾忌关陇世家?谋反,自古就是诛九族大罪,杨侗杀反贼很正常。”
  独孤澄说得很透彻,因为不管杨侗怎么做,都不会得到关陇世家的认可,那他又何必巴结关陇世家?公事公办合情合理还合法,还得民心,他又何乐而不为?
  “这……”元氏家主瞪眼道:“现在如何是好?难道任他欺凌不成?”
  “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抗只有死路一条。走吧,离开关中、离开杨侗的领地。”另一名老者叹了口气道。
  打?
  怎么打?
  李渊几十万大军都打没了,李渊本人也都打跑了,关陇世家失去了诸侯做外援,屁都不是。
  而且杨侗很歹毒,他每杀一个世家,都会将这个世家的罪行公示于众,从而给百姓制造出世家大族都是坏蛋的假象。
  也因此,百姓积压的仇恨全部转嫁到关陇世家头上,使关陇世家在这片土地上隋朝屠杀、被百姓排挤。他们失去了无往而不利的名望,自然无法像过去那样一呼百应。就算他们想打,得到杨侗好处的百姓、佃户、家奴也不支持,甚至还会告密。
  向杨侗低头?他们又不甘心,而且就算你低下高贵的头颅,人家杨侗也不接纳你。所以,只能像李渊一样,走出关中。
  “你们做甚?”
  几人心事重重的进了城,却见一串长长的车队被守城将士拦了下来。
  “那不是韦家家主吗?这是……”一名老者惊叫道。
  元家家主做了个禁声的动作,神情凝重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这时候,一名校尉走了过来,他淡淡的说道:“你们人可以离开,但财产是你们盘剥百姓的不法所得!不能带走一钱。”
  “这是我韦家世代积攒之财。凭什么说我韦家家产是不法所得?”韦家家主韦匡伯大怒。
  “你们韦家有四十七当了李逆的官,还有人被李渊册封为国公!”校尉淡淡的说道:“谋反之罪当诛九族。秦王殿下有好生之德,没有过多追究,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你们居然还想带走这些民脂民膏?简直是白日做梦。这是百姓的财产,理应用来建设地方、建设关中,而不是让你们这群反贼继续享用!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趁天色还早,带着你的族人滚出长安、滚出关中。别玷污了这块土地。当然,你们也可以等刑部官员前来审判,而且我本人也不希望你们走!因为依照你们谋反的罪孽,刑部可以杀你们百次。”
  校尉漠然道。
  “别玷污了这块土地!滚出长安、滚出关中!”围观的百姓闻言,莫不是拍手称快。
  韦匡伯顿时面如土色,接受李唐国公之封的就是他呢!
  最终,无奈舍弃千多车财富,带着家人,灰溜溜的离开了长安,往蓝田方向而去。
  “这……”
  看着被驱赶出城的韦氏家族,独孤澄和元氏家主等人陷入了沉默和焦虑。
  杨侗现在连罪名都懒得搜罗了,打算将关陇世家统一定为谋反罪,这让他们有苦说不出嘴。
  从法理上说,杨侗真没冤枉他们。因为关陇世家家家都有人当李渊的官,当了李渊的官,实际上就是反了大隋。
  身为大隋继承人,杨侗杀了他们合理合法。
  由此可见,杨侗的屠刀已经饥渴难耐。
  “现在走,失去的只是财富!再留下去,都走不了了!诸位,我元氏走行一步了。”
  元氏家主一脸严肃!行色匆匆的进了长安城,准备卷铺盖闪人。
  “长安、关中变天了!走吧……活着,才重要。”
  “走吧!”
  “走吧!”
  “该死的李渊,无能之极!”
  “都是李渊无能所致。”
  所有人都骂了起来,他们不敢骂杨侗,也知道自己斗不过杨侗,所以只能将这份失去一切的仇恨,转嫁到‘无能’的李渊身上。
  这,就是人类的劣根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