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都市言情>春柳湖上> 第三节别无选择

第三节别无选择

  第三节
  别无选择
  此后,每逢春柳湖的渔民遭了洪灾,如果一时半会还没有来祝家岗躲灾,他们就会主动地派人去接。
  春柳湖不遭遇洪灾的年份基本没有,只是受灾程度有所不一样,有时是罕见的大灾,有时相对而言受灾程度轻一点。
  1960年,灾情严重。奇怪的是那年洪水特别大,而春柳湖里的鱼也特别多。那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也很特殊。全国人民都过苦日子,最紧缺的是粮食,就连毛主席都降低了生活标准,每餐节约一把米,长年不吃红烧肉,因而营养不足得了浮肿病。渔民的粮食却比较充足。国家制定了“斤鱼斤粮”,也就是鱼价等于粮价的鱼价政策。这一政策既提高了渔民捕捞的积极性,对鲜鱼供给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保障了渔民的基本生活。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春柳湖没有饿死一个人。
  那些日子,春柳湖渔民生活不缺粮,但非常缺钱。鲜鱼换回的是粮食,但国家不允许拿粮食去换钱,也不准许私自卖议价鱼换钱,如果有渔民违反,那后果不堪设想。
  春柳湖的渔民都很自觉,觉得农民种田还没有饭吃,渔民一斤鱼换一斤粮,已经很知足,很感激了。如果有谁私藏鲜鱼,潜入沧港镇上,走街串户卖议价鱼,也很难被发现。但春柳湖渔民没有这么做。捕捞的鲜鱼全部交给了代表国家水产部门的派出机构沧港镇水产收购站。
  有鱼只能换米,但买油买盐,买灯盏、买蜡烛,买毛巾、买肥皂,买牙刷牙膏,却没有钱。
  于是黄春江想出了办法,每条渔船上只保留一口斗锅,煮饭、烧水、炒菜全靠它,把吊锅、平锅、炉锅、壶锅,全部拿到沧港供销社废旧物品收购部变卖。
  可是漂亮的收购员不肯收,并说:“请看清楚我们的牌子好不好!只收废品,晓得啵?”
  渔民们连声说:“晓得!晓得!”
  并提出要求:“妹妹!请你把好锅当作废铁收购就是了嘛!”
  漂亮的收购员坚持原则不动摇:“那不行。我不能弄虚作假。”
  渔民们说:“这铁是真的,那会假得了呢!”
  漂亮的收购员说:“你们手里提的是锅,不是铁。我如果当废铁收购了,被领导发现,就会被开除,好不容易得来的饭碗就丢了。”
  这时黄春江对大家说:“我们不要为难小妹妹了。都跟我来。”
  他走到收购部门外的水泥坪里,高高举起一只完好无损的铁锅,用力砸到水泥地面上。
  一眨眼工夫,好锅变身成了大小不等的数块生铁。他捡起,走进收购部,对漂亮的收购员说:
  “妹妹!我要卖废铁,请你收购。”
  漂亮的收购员怔怔地看着他们许久,缓过神来后,赶紧收下黄春江递给她的废铁,过镑计价。
  其他渔民都效仿黄春江,将好锅变废铁,换回了油盐钱。
  单靠卖锅,还解决不了零花钱的问题。他们又想出新的办法:把棉被扯烂了卖。好端端的一床棉被,被他们三下五除二,变成了一团团的棉绪。作为废品卖给收购部,换回油盐钱。
  到了1962年至1964年那一段,春柳湖里的鱼变少了,感染上血吸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春柳湖渔村的人硬是生活不下去了,思迁心切。
  于是,有的搬到贺家山、岳阳、万福,投亲靠友,重新开始生活。
  这个时候,黄春江就开展思变不思迁的教育活动。是当大自然的主人,还是当大自然的逃兵。他率领春柳湖人在原张家碈所属的地盘上筑堤6华里,开垦荒地800亩,播种秋季农作物。
  可第二年大水一来,新筑的大堤,播种的农作物,全部被席卷得不见了影子。
  如今,大灾面前,黄春江又重提筑堤围垸,修鱼池,搞养殖,开展多种经营的话题。目的就是为了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确保长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由于上一次的教训,渔民们受到沉重打击,黄春江再发出号召,重新筑堤建垸,认识就不一致了,看法也不统一了。一部分人赞同,视失败为成功之母;一部分人反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打死也不愿意那样干了;一部分人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等待观望。
  鸬鹚队的渔民,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人的家安在沧港镇上。
  他们与丝网队、流钩队的渔民,有时一起打鱼,有时单独作业,经济上独立核算。同样面对疫水的危害,瘟神的威胁,洪魔的恐吓,捕鱼产量递减的心慌与不安。
  他们当中有目光远大的渔民,积极主张开展连家渔船改造,实现陆上定居,并愿意从镇上迁居到春柳湖。
  有眼浅肚窄的渔民,仅看到眼皮子底下、脚背上的利益,则对连家渔船改造,陆上定居处无所谓的态度,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像看客似的,在思迁与思变的大讨论活动中,公开表示,要帮助一、二队挑几担土,只要捕鱼有空,还是愿意的,毕竟都是一个大队的人。要从沧港镇上搬到春柳湖上来居住,那是不可能的。
  人都是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美丽有名的沧港镇,搬到绝代堤,那不是碰到鬼,也是心智不健全的人才会选择做的事。不说别的,著名的龙寿八景,沧港的“沧浪夜渔”就占了一席,还有那些为了纪念屈原,经历朝历代修建起来的美丽景观苍溪寺、濯缨桥、清斯亭、三闾大夫祠,叫三队渔民怎么舍得与其分开和远离。
  黄春江指出鸬鹚捕鱼对现代化渔业的危害,这种千百年来的传统捕鱼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逐渐被淘汰。
  他强调这是淡水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人为的行动都将无法改变和阻挡。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这同样是鸬鹚渔民要走的路,别无选择。至于是否从美丽沧港镇搬至春柳湖,这就看有没有眼光。按照蓝图设计,春柳湖肯定建设得更有渔业特色,更适合渔民居住,更具有远景发展空间。要说居住在沧港镇,可享受到“沧浪夜渔”的光环,移居春柳湖也可享受到龙寿八景中的“宝台望橘”和“眉洲波平”两大美景的光环,同时也拉近了与县城内“明月浴池”“玉带通津”,与西竺山“墨池水湛”,与金牛山“金牛夕照”,与西湖农场“看灶残烟”的距离,而且“沧浪夜渔”也仍然揽在怀中。至于苍溪寺、濯缨桥、清斯亭、三闾大夫祠那些与屈原相关的人文景观,在春柳湖上投饵撒食、捕鱼捞虾,随时可利用空隙去光顾,去回味,没有拉开一丝一毫的距离,随时都在我们手里,都在我们怀中,想去就去,想留就留,任由我们自由选择,尽情享受。
  他的话,在鸬鹚队的渔民心中激起了波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