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历史军事>大明王冠> 第1291章

第1291章

  沈熙礼不苟同,“不可能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那些权贵富贾看到了时代商行的弊端,今后肯定不敢再入资进来。”
  眼睛忽然一亮,“这倒未尝不是好事。”
  和官员牵扯少一点,时代商行正好是可以借此改制,将经济和政治剥离分开,甚至还有机会降低黄昏仕途起伏对时代商行的致命影响。
  当然,这不是说要把黄昏从时代商行摘出去。
  沈熙礼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徐辉祖并不关心时代商行的问题,缓缓的道:“我们这边,还是要尽快做好准备,万一这一次黄昏不能化解困局,黄府也要会遭受灭族之厄运,所以当下是要尽快谋一个后路,三妹,你看如何?”
  徐妙锦沉默了一阵,看向娑秋娜。
  娑秋娜懂,但她也不懂,“就算咱们做好准备逃亡西域,能否越过关城就不说了,单是到了西域那边,也不见得能安身立命。”
  徐辉祖起身,斩钉截铁,“没得选择,中南半岛那边尽在陛下掌控之中,出海也不可能,大明水师已是天下无敌,所以只能去西域,至于后续的事情,我相信黄昏能完美解决,所以当下,要尽快做好金蝉脱壳去往西域的准备,如果顺天那边稍微不对劲,就得赶紧行动。”
  虽然愿意相信黄昏,但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第1006章 朱棣放心了!
  顺天行部忙得鸡飞狗跳,因为赵王朱高燧的尸首已经有些时日,脱水严重,加上选择出殡的日子也迫在眉睫,朱棣下了死命,是以整个行部几乎都在围绕此事运转。
  行部右侍郎李庆一个头两个大。
  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修一座藩王墓室,困难很多,若是完成不好这个任务,会在陛下那里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影响仕途。
  还好,这个时候有人送温暖。
  顺天的时代建筑商行负责人主动找上门,所愿意在最短的时间内修一条通往赵王陵园的水泥大道出来,方便物资运送。
  李庆喜出望外。
  而另一边,以薛禄为首的锦衣卫北镇抚司抽调了数百人,专门负责调查长平布政司在这个冬天里发生的事情:没办法,赵王的薨天朱棣要查不说,李友边、赵彦杰和王魁三位布政司高官暴毙,另一位梁道也人间蒸发,这等官场大地震,岂能不查。
  面对北镇抚司的审问,黄昏和谢客,以及长平千户所的百户庄猛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正事实就是大家看见的事实:
  朱高燧到了长平,一步走错导致人心尽失,兀良哈残兵叛乱,朱阳救援不及,黄昏调停无用,朱高燧兵败之后,为保颜面而自戕。
  李友边、王魁和赵彦杰、梁道等四人出于政治斗争,铤而走险挑唆兀良哈残兵进入长平城暴乱,结果纷纷死在内斗之中,黄昏力挽狂澜,和朱阳的千户所配合,完美平叛。
  至于消失的梁道,没人在意。
  那样的局势下,消失了就意味着死了。
  很快,案卷摆上了朱棣的案头。
  朱棣看着案卷,一时间不愿意去翻它,目光阴沉而悲伤,已经过去了三五日,依然还沉陷在丧子之痛中。
  你不得不承认,大明的太祖和成祖,确实是重亲情的人。
  家天下不是说说而已。
  若非这两位开了个好头,大明后期也不会养三四万头没用的猪,给经济本就腐朽的大明雪上加霜——这其实和宋朝的三冗不同,这个问题君王是可以解决的,只是种种原因,直到亡国也没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很多东西,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种子。
  朱棣没有拿案卷,而是再次拿起另外一本手札。
  那是黄昏随身携带的。
  下诏狱之后,北镇抚司清点物品,薛禄发现这本手札,觉得有价值和意义,于是送到朱棣这边来,请求如何处置这封手札。
  这其实差不多算是一本日记。
  范文端的。
  是黄昏从梁道手上得到的。
  朱棣已经看完了——完完整整一字一句不漏的看了一遍,看这本手札的时候,他的眼前浮现出个削瘦读书人伏案奋笔疾书的画面。
  这本手札,让朱棣冰冷的心多了一丝温暖。
  我大明有这样的读书人啊!
  而且会很多。
  范文端,一个赴任长平半年就累死在案牍之上的布政司使,虽然这半年长平并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甚至于连残兵的事情都没处理好,但朱棣从这封手札中发现,范文端其实一直没放弃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且出台了诸多措施。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长平那边人手实在紧缺,还没见到成效就病死案牍,随后便进入了冬季,整个布政司的运转都要停滞。
  但不能否认范文端对长平的贡献。
  谥号文端……
  低了!
  甚至可以是文献或者文忠。
  当然,文成不行,太高,文正更是差得极远。
  正思索间,康宁蹑手蹑脚进来,“陛下,郑大监回来了,不过看他神色,似乎病还没有痊愈,走路都不利索。”
  朱棣点头,“宣。”
  片刻后郑和进来,朱棣看得一愣,病得这么重?
  郑和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裹成了一个球,但就算是这样,还在轻微发寒颤,脸色却又绯红,肌肤无比干燥。
  朱棣暗暗叹气,是真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