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综合其它>中州录> 中州录 第20节

中州录 第20节

  完颜彝知他所虑非虚,国朝历任天子皆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念,赏罚不公,文武皆怨,长公主方才提起此事,亦叹息痛恨,甚为担忧。他想起完颜宁蹙眉长叹的模样,心口又是一热,忖道:“不知她饮了桂枝汤,风寒可好些了么?”
  -
  过了十余日,蒙古果然进兵甘陇,其时成吉思汗已故,膝下诸子争夺汗位,未能大举出兵,只有名将赤老温率部不时滋扰,此次南下围困金国重镇庆阳。皇帝闻讯后急令驻兵邠州的权枢密院副使移剌蒲阿引兵回救。
  忠孝军枕戈待旦已久,受命后立即整装奔赴庆阳。临行前夕,承麟来营中探望,完颜彝讶然道:“此次紫微军也要赴宁州,王爷怎么有空来这里?”承麟笑道:“正是因为要出征,所以来请教你——此地说话不便,你随我来。”
  完颜彝跟着承麟向东南疾驰,不一会儿就望见前方官道,道上积雪未融,行人稀少,一辆马车孤零零停在道旁,车旁也无侍从。二人策马跑到车前,承麟跳下马来,叩了两下车侧壁板,笑道:“是我。”话音甫落,侧帘从里掀起,露出小半张面孔,春山秋水,嫣然含笑,竟是完颜宁。
  完颜彝唬了一跳,又惊又喜,跳下马低呼道:“长主?!你的风寒痊愈了么?”承麟笑道:“早好啦!她出城不便,先到我家换了车,再来为你送行。”一边说,一边打开门搀扶着她下车。完颜宁笑道:“我明明是先去府上送王爷的,怎么倒成了专程去换车?”承麟大笑道:“我只说换车出城,何曾说过你专程来换车?你不打自招,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完颜彝在方城时被元好问戏谑已久,自能听出他话中之意,不由微微一惊,侧首向完颜宁看去,只见她裹着一身白狐裘,头上带着雪帽,帽边一圈风毛遮住了双颊,只露出一对灵澈的双眸,眸中却霁月光风,并无羞色。他见状顿时释然,心知只是承麟玩笑,却不知为何又有些隐隐失落,微笑道:“不敢当,王爷和长主来送行,末将都不敢当。”承麟笑道:“好,既如此,那我走了。”话音未落,已翻身上马,驰出丈许,远远抛下一句“一会儿再来接她!”
  完颜彝愕然,心谤这位郡王当真不拘礼法,十足魏晋风度,戏弄起自己待字闺中的妹妹也毫无忌讳。他见完颜宁又紧了紧雪帽,低头关切地道:“长主冷么?”完颜宁笑道:“不冷,今日我喝了桂枝汤才来的。”完颜彝见她宛然又是儿时促狭模样,忍俊不禁,笑道:“原来长主有备而来,不单换了车,还喝了桂枝汤。”话一出口,顿觉不妥,倒像是接着承麟刚才的玩笑,他想起从前一言不慎,云舟满面通红轻嗔薄怒的情景,心中一紧,忙要赔罪告饶,谁知完颜宁却无羞愠色,只是点头笑道:“是啊,要见将军一面,当真不易呢。”
  完颜彝大是意外,怔了一怔,心中愈发高兴,笑道:“末将也是这样想!前番王府一别,不知何时再能得见,没想到竟有今日……对了,长主断不能再受寒了,还是回车上吧。”完颜宁笑道:“隔着帘子说话,那不成了……”她语声戛然而止,慢慢低下头去,只是被垂下来的雪帽风毛遮掩,看不清神色。
  完颜彝受元好问浸染,读过不少词赋,顿时想起宋祁“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心中一动,面上微赧,正不知如何接话,又听她笑道:“那不成了垂帘听政了?不敢当,不敢当。”促狭地学着他方才的语气。完颜彝松了一口气,暗责自己想入非非,面上作烧,低头道:“那长主回车上避避风,末将去寻王爷。”完颜宁轻轻摆首,微笑道:“前番与将军开怀一叙,足慰平生,岂不闻‘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又何况只是受些寒冷?”
  完颜彝心中震动,不敢置信地低头向她看去,只见她亦缓缓抬头凝视自己双目,头上雪帽在仰首的动作间滑落,露出巴掌大的小脸,双颊晕红,目光真挚而清亮。
  他胸中怦怦直跳,只见她又柔声道:“你明日就要启程,枕戈待旦那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老将军、大将军、武肃公、还有我姑父,他们泉下有知,都会为你高兴的。”他怔怔痴住,但觉她一字一句如熏风入怀,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要温暖妥帖,胸臆间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偏又半个字也不能吐。
  完颜宁浅浅一笑,低眉道:“我就在汴京,和满城百姓一起等着你大破敌军,凯旋归来;等着官家带你出入太庙,奏禀先皇;再陪你带着丰乐楼的眉寿酒去祭告我姑父,好么?”说到最后一句,她又仰首凝望他双目。
  四目相对之下,完颜彝只觉心中暖意如破冰而出的融融春水,慢慢向肺腑肝肠漾开去,这半生以来,算上父母、兄长、恩师、好友,也从未有人这般投合熨帖,竟似贴着自己的心肝一般。他虽立于层冰积雪之上,却如沐身春光之中,身周似有万物生机萌动,欣欣向荣。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16 10:32:18~2021-12-16 13:13: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 7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相期晚岁(一)首捷
  【八】相期晚岁
  昨日双南金,今日绿绮琴。赠君无别物,唯有百年心。
  ——元好问《怒虎行?答宋文之》
  -
  (一)首捷
  元好问惊讶得合不拢嘴:“什么?!原来良佐还有一段情缘!难怪周姑娘寻到汴京又回了江南……”九娘问:“周姑娘嫁丁县令的苦衷,大将军和王经历知道么?”元好问想了想,沉吟道:“这事是霓旌私下告诉我的,我并没说与旁人听过,只将这隐衷写成书信,寄往大理寺,单独告诉良佐。周姑娘心高气傲,若知道的人多了,她定要恼怒,而且万一传到丁县令那里,他脸上怎么下得来?怎能轻易放过周姑娘?”九娘怆然叹道:“这便是了!元先生的书信,定是被大理寺的人扔了烧了,没有送到将军手上。而大将军和王经历都不知情,自然也没法告诉他真相。”元好问点头道:“不错。否则,以良佐的为人,又怎会去喜欢别的女子?”
  九娘微笑道:“元先生很为周姑娘惋惜。”元好问讪讪道:“确是有些可惜。不过,周姑娘爱使性子说气话,需得别人猜见她的心思,殷勤小意地哄着;而良佐直肠直肚,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心里明明有十二分的好,表露出来却没有一两分,就算两人真成了亲,怕也难和睦。”回雪笑道:“娘,那将军和长主和睦么?”九娘神色温柔,悠然向往,叹道:“岂止是和睦。我这大半生,见过的帝后妃嫔、亲王王妃、公主驸马,乃至现在这些邻里乡亲,再没有这般心心相印之人了,或许庄献大长公主和仆散都尉年轻时能够与之相比,可我又偏没见过。”
  元好问讶然:“长主冰雪聪明,兰质蕙心,确是良佐的佳配,可他们同为宗室儿女,怎能……”驿丞也道:“是啊,便是民间百姓,同姓男女也不可成婚,哪怕两家隔山跨海没一丁点关联,结了亲家就是乱/伦。天家规矩森严,想来是给将军改了姓氏?”元好问断然摇头:“不,良佐至死都未改过名姓,也没做驸马,我记得兖国长公主并未出降。壬辰年间崔立作乱,将满宫女眷拱手赠与蒙古,其中也没有兖国长公主。”回雪轻灵的眸子转了转,笑道:“我知道啦,他们私奔了,是不是?”驿丞瞪了女儿一眼,轻责道:“你这孩子,嘴里没个把门的,这话也是你小姑娘能说出来的?”回雪也知失言,双颊微红,元好问叹道:“也没有。良佐一生堂堂正正,死得明明白白,没有娶妻,也没和人私奔。”回雪挽着九娘撒娇:“究竟怎么回事,娘接着往下说呀,将军出征定是胜了,对不对?”九娘为元好问和驿丞斟满杯中酒,微笑道:“是。”
  -
  -
  金国建立之初,女真人仍保留着长白山上、松花江畔的渔猎习性,“地狭产薄”“多贫窘”,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因此也造就了女真人彪悍勇猛、忍耐坚久的习性,平日“佃渔射猎”,战时“壮者皆兵”,将士骨血相连,尽心用命,“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退,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未尝见胜之之道,非屡与之角者莫能尽知”,格斗能力远胜之前宋辽西夏三国。
  金军之中,有步兵、水军、轻骑,但最精锐的当属重装骑兵,马上士卒“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止露两目,所以枪箭不能入”,胯/下战马亦全身披甲,号曰“硬军”。突阵时数人一组,如一堵铜墙铁壁般逼近敌人,势不可当,对战者往往望风奔溃,不暇交锋。由于金军重骑兵时常在阵营左右两翼,故宋人称之为“拐子马”(宋人俗语称左右两翼为“拐子”)。凭着这支骁勇善战的铁骑,女真人建立金国、灭辽覆宋、入主中原,可是,随着熙宗皇帝仿照北宋旧例建置兵制,以及宗翰、宗望等初代名将的逝去,金军机构冗杂,叠床架屋,子弟贪慕中原繁华,纵情逸乐废弛弓马,早已不复祖先开国时的凶悍坚韧,贵族将领狂傲自大花天酒地,底层士卒晋升无望怨气冲天,兵不服将,将不知兵,战斗力每况愈下。至野狐岭战败后,金人失去牧所,战马罄竭,愈发连像样的骑兵都没有,打仗多赖步卒,而忠孝军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下应运而生。
  当时仍是太子的守绪十分看重这支新军,除三倍俸禄之外,沿用和恢复了一卒配备二马的金初旧制,以供替换。完颜彝接手忠孝军之后,一心重振大金铁骑雄风,选拔士卒时便要考较骑射武艺,但凡稍有不及,便归入合里合军,待加紧训练合格通过测试后才能正式入籍忠孝军。如此一来,忠孝军人数始终只得千余人,鼎盛时也不过两千上下,却是一支优中选优、精锐彪悍的劲旅。
  完颜彝日常练兵之时,不但训练膂力体能、骑射武功,也演练具装冲锋、长短兵步战、步射、火器作战,甚至水战。其中火器的运用尤为出众,士卒可在冲锋陷阵之时配合震天雷、飞火/枪等武器守城和攻击敌人。所谓震天雷是后世炸弹雏形,“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半亩以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飞火/枪则是后世步/枪原型,“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药尽而筒不损。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
  排演阵法时,完颜彝根据忠孝军少而精的特点,着重练习连续冲锋的衔接,模拟交锋一个回合失败之后利用高超的骑技退出战斗,快速重整队形,一阵退,复一阵来,一阵重于一阵,胜则整队缓追,败则复聚不散,分合出入,变化接应,在甲胄与兵器负荷极重的情况下反复冲击,人人皆可胜任一二百回合。全军将士耐苦耐劳,耐饥耐冷,同仇敌忾,上下同心,此次初征,更是士气高涨,一心要洗雪从前被蒙古俘虏奴役之耻。
  此时的蒙古内政未安,并无大举攻金的计划,八千骑兵到达庆阳府之后也只是在旁边的宁州一带掠夺,准备等更多金国援兵抵达,再围点打援,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尽可能在野战中消灭敌人,并给守军制造最大恐慌。
  金军在庆阳城下没有遭遇对手,移剌蒲阿询问诸将,何人敢奔袭大昌原,与蒙军决一死战。
  帐中鸦雀无声,诸将低头不言——攻守战中金蒙尚互有胜负,遭遇战则百战百败,闻风丧胆,且此番蒙军大将赤老温名列成吉思汗“四骏”,谁都不愿平白送死。
  尴尬的静默中,完颜彝上前半步,沉声道:“末将不才,愿为先锋。”移剌蒲阿与他本不相熟,只是此人既受皇帝破格提拔,又自请出战,自无不允。完颜彝枕戈多时,早已沐浴更衣,从容披甲上马,点齐四百忠孝军铁骑,以闪电般的速度奔赴大昌原,正合《孙子兵法》所言:“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动如雷霆”。
  蒙金开战二十多年来,金人几乎不曾掌握战局主动,更不敢以非优势兵力野战对冲,蒙古因此放松了警惕,完全没有想到向来疲塌拖沓金人行军速度竟会如此之快,仍一如既往地分散周遭乡里尽情抢掠杀戮。
  忠孝军士卒皆曾遭俘虏,对蒙军部署异常熟悉,成功避开斥候,利用对方的分散部署,很快就摸到了赤老温所在的核心位置,完颜彝命四百骑团团集结,遥指蒙古中军,高声道:“咱们今天,只打一个人——赤老温!四百个打一个,你们说,打不打得过?!”忠孝军儿郎听到“四百个打一个”,无不摩拳擦掌,齐声怒吼:“杀!杀!……”
  完颜彝一声断喝:“杀!”带头向蒙古中军风驰电掣般冲了过去,余者见主将身先士卒,愈发热血沸腾,争先恐后跃马直追。
  虽然缺乏准备,兵强马壮的蒙军在猝然发现金军后很快反应过来,有条不紊地集结散落的人马,利用轻骑灵活的优势向两侧疏散,以期避开金军士气最壮的第一波冲锋。所料未及的是,金军好像熟稔蒙军布置,对遍地游骑视若无睹,闪电般径直扑向赤老温。亲兵们迅速列阵保护主将,还未及站稳,便看见那为首的金军将领一骑飙到眼前,从头到脚包裹在沉重的铁甲兜鍪里,手中丈余长的马槊扫出一片旋转的黑影,胯/下战马亦全副披甲,加速撞向亲兵阵营,巨大冲力将蒙古轻骑撞得飞起,人和马在地上翻滚扭曲。转眼间后方铁骑电奔而至,手中长槊横扫,十余骑排成一列如铜墙铁壁般压迫过来,蒙军胯/下战马长嘶,本能地躲避这灭顶之灾,却没能逃过忠孝军开碑裂石的一撞,登时人仰马翻,滚落在地。
  “散开——散开——”一个蒙古千夫长大声呼喊,蒙军训练有素,迅速策马灵巧地疏散开来,重新列队整形,准备发起反攻。谁知金军丝毫不理会,不要命一般高速冲向亲兵阵营中的赤老温。
  蒙军纵然再勇猛,轻骑也无法与具装重骑兵硬碰硬地对冲,赤老温眼见亲兵被冲散,只能纵马撤退,以期组织人马指挥反攻。谁知那为首的金军将领高声大喊:“赤老温死了!赤老温死了!”用的竟然还是蒙古语。忠孝军士卒一听,有样学样地用蒙古语高喊:“赤老温死了!蒙古败了!”声音远远地蔓延在大昌原上,蒙军士卒哪里会想到曾被俘虏的忠孝军将士个个都会说蒙古语,不疑有诈,以为主将真的已经战死,登时惊惧交加,无心恋战。
  赤老温气急攻心,连忙组织亲兵声嘶力竭地大喊:“赤老温没死!金人诡计,不要相信!”忠孝军循声而至,向蒙军中枢发动连续性冲锋,凭借厚重的铁甲无视刀矢的袭击,发疯一样死死咬住蒙军主帅,打得赤老温焦头烂额无暇分身指挥,八千蒙古轻骑缺乏有效组织,攻守紊乱,无不望风披靡,溃散奔逃。
  完颜彝一马当先,率忠孝军追出十数里,然而蒙军轻骑行动速度远胜金军重骑,大昌原地势开阔,溃逃之后实难斩杀殆尽。忠孝军士卒也未料到片刻间竟已决出胜负,士气愈发高涨,呼喝请愿追击穷寇。完颜彝暗忖己方只有四百人,寡众悬殊,孤军不可深入,便抬手笑道:“回去!咱们还怕来日没得打吗?”忠孝军纵声大笑,尽获蒙军辎重,大胜而还。
  忠孝军初次出战,竟以四百骑兵大破蒙古八千铁骑,迫使蒙军从庆阳败退,取得了大昌原之战的全胜,此役名垂青史,成为历代兵家心向往之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班师回京后,完颜彝奏功第一,皇帝亲自下旨表彰勉励,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一日名震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2-16 13:13:26~2021-12-17 10:53: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y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相期晚岁(二)定情
  消息传回,金国举国震动,朝野一片欢腾。史载“盖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自贞佑迁都以来,金国一直受蒙军压制,朝臣将士皆畏战如虎。此战一雪前耻,军心思战,群情激昂,自皇帝起,人人皆是兴高采烈、喜上眉梢。忠孝军凯旋之日,开封百姓于郊外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欢声盈路,歌鼓彻天。
  忠孝军本是皇帝亲建,此番初征立得奇功,尤使圣心大悦,诏谕全军驻守前线,不日便行。完颜彝接旨后,将获赐金银悉数分赏众将士,无一私存;又诫喻全军戒骄戒躁,操练如故。他听闻紫微军亦班师回京,一心记挂着要赶在出发前去见一见完颜宁,安排好军中事务便飞也似地奔到承麟府上。
  官道一别,已近两月,他常于静默处思念完颜宁,一想起她的聪慧和熨帖,一颗心就变得踏实温暖,似漂泊半生的孤客找到了依归。回京之时,看着夹道而迎的汴梁百姓,耳边又回荡起她温柔的约定“我和满城百姓一起,等你大破敌军,凯旋归来”,想象着她此刻因自己而绽放的如花笑靥,心中说不出地甜蜜。
  他等了片刻,才见承麟慢悠悠地走出来,身上穿着家常衣衫,头上只系着发带,笑嘻嘻地拱手道:“大将军莅临寒舍,有失远迎。”完颜彝摆手笑道:“王爷莫取笑。末将登门打搅,还望恕罪。”承麟笑道:“可不是?!我与内子久别重逢,眼看着又要离京,没几日好聚,你还来捣乱。”完颜彝从未见过这般狂荡不羁之人,登时窘迫无已,连忙告辞。承麟却拉着他不放,大笑道:“我说着玩呢,你竟当真了!来来,咱们去书房,今日定要与你喝个痛快,咱们联床夜话,抵足而眠!”完颜彝听到末一句,脸上又是一红,这“联床夜话,抵足而眠”八字,本是他来问赠书之事时亲口说过的,那时满心以为赠书人是个志同道合的知音,自然盼着能与“他”把酒言欢抵足而谈,谁知这高朋虽确然知己,却是个青春女儿,同寝之事自然不作再想,此刻听承麟提起,正撞在心事上,不由得面红耳赤。
  承麟只当没看见,强压着笑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就是不说起长公主,完颜彝忍不住问起时,他也是一语带过,另转话题。完颜彝耐着性子陪他闲聊了大半个时辰,实在按捺不住,起身拱手道:“不敢欺瞒王爷,末将曾与长主有约,若侥幸得胜,便同去祭告仆散将军。如今得大金先祖庇佑,幸未败归……”他停下来看了看承麟,后者却笑眯眯地毫无表示,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道:“末将……想求王爷转告长主。”承麟笑道:“转告什么?你如今名震天下,连大宋大理吐蕃东夏都知道,她还会不知道你打了胜仗?”完颜彝顿时语塞,虽知他故意捉弄,却也无应对之言。
  正踟躇间,忽见徽儿连跑带跳地窜出来,扑到他身上,脆生生地唤了声“伯伯”,玉雪可爱地小脸上写满了着憧憬,认真地道:“徽儿长大了,也要像伯伯一样,做个大将军!伯伯,您教我好不好?”完颜彝喜爱他聪明活泼,和言笑道:“好,好,公子若不嫌弃,伯伯都教给你。”徽儿大喜,蹦了几跳,又笑容可掬地凑到他耳边,脆声道:“伯伯,我姑姑来啦!”他有意要压低声音,但毕竟太过年幼,语声娇脆,说得承麟也一并听见。
  完颜彝一颤,抱过徽儿喜道:“她……在哪里?!”徽儿眨眨眼笑道:“在园子里赏花,我娘也在。姑姑说,一定是爹爹使坏,不让伯伯赏花,叫我来带您去。”承麟闻言,抚掌大笑,拍案道:“这鬼丫头,明明是我派人去接了她来,她倒过河就拆桥!徽儿,咱们也去园子里,你伯伯赏他的花,咱们赏咱们的!”
  -
  时值芳春,园中碧草如茵,繁花似锦,蜂蝶飞绕,流泉激鸣,纵有无限丹青手,也画不出这一幅撩人的艳阳春。
  完颜彝想起上次进园,与长公主冰释前嫌、倾尽肺腑的情景,步履间不自觉地加快,一改多年目不斜视的习惯,左右张望着寻找她。忽然眼前一晃,漫天匝地的春光中盈盈走出一个韶华少女,分花拂柳,婷婷嫋嫋,边走边笑吟道:“‘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念到最后一句时,恰好走到他跟前,顺着“又报平安”四字姌姌敛衽下拜。完颜彝忙长揖答礼,嘴角绷不住地弯起,柔声低唤:“长主!”然后又向杜蓁行礼。
  承麟笑道:“‘定远西还’这四字倒应景,不过你诓了徽儿来请咱们大将军,只念现成的可不行,罚你自己作一首来。”完颜宁笑道:“李太白都怕崔颢题诗在上头,何况于我?”承麟却不依饶:“你又诓我,这几句不到崔颢。”忽瞥见完颜彝一直关切地望着她,眼珠一转,促狭笑道:“也罢,那就罚你再念两首来——不许用唐人宋人的陈词滥调。”完颜彝怕她受窘,忙道:“惭愧,末将本是侥幸,怎敢劳长主费神。”完颜宁冲他媆媆一笑:“不劳神。”侧首对承麟笑道:“远的有一首——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如何?”承麟抚掌大笑:“好!好!前后情景如此相合,真亏你想得到!那近的呢?”完颜宁又笑道:“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余威。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承麟“咦”了一声,奇道:“这是谁的诗?写得倒好。”完颜宁笑道:“是元才子的新作,他听闻大昌原之胜,借草堂大雨歌咏时事,我也是前天才收录来的。”她虽对着承麟答话,目光却望向完颜彝,说到元好问之时更是嫣然一笑,与他心照不宣。
  承麟纵声大笑,将二人情态尽收眼底,抱起幼子笑道:“好,算你过关了。徽儿,爹爹要出远门,不能教你,你不如向姑姑拜师可好?”徽儿大喜,挣扎着跳下地,双手拉着姑姑亲热地唤个不住,忽然又似想起了什么,松开一手踮起脚尖去拉完颜彝,咯咯笑道:“伯伯也教我。”承麟笑道:“你伯伯少在京师,今日良机难得,你现在就拜师求学吧。”杜蓁忙抱过徽儿,瞟了丈夫一眼,笑道:“徽儿乖,咱们捉蝴蝶去。等你大一些,能拉得弓、上得马了,再来找伯伯。”说罢,便抱起徽儿向池边姹紫嫣红的花圃走去,承麟哈哈一笑,拍了拍完颜彝肩头,转身悠然朝妻儿而去。
  袅晴丝春风缱绻,吹落几树杏花如雪,纷繁飘落。花下少女低头含笑,等了数息,仍不闻身前男子说话,不由抬头而视,只见他亦融融带笑,用掩饰不住的恋恋目光轻轻抚过自己发际眉梢,四目一对,二人脸颊尽染浅绯颜色,似将周围云蒸霞蔚的灿烂春光开在了脸上。
  完颜彝痴了片刻,回过神低唤了一声“长主”,注视着她温柔清澈的双眸,坚定地道:“我有一物,想赠与长主。”说毕,从怀中取出一柄短剑,双手捧在她面前,郑重地道:“家山沦陷,我与母兄净身南逃,所携贵重唯此一物。这匕首乃昔年武肃公所赠,家兄病逝后,由王仲泽先生千里送来。今日,我……就交予长主了!”
  完颜宁不敢置信地睁大眼睛,顾不得害羞,接过匕首低呼道:“这就是武肃公那把削铁如泥的神兵?难怪纨纨遍寻不见,原来公爷早给了人了!”她心念一转,顿时有了决断,低声道:“此事原不可轻易告人,只是将军既将此物赠我,我不能再有隐瞒……”这两句话说得柔情缱绻,自是明白了完颜彝信物托终身之意,报之以侍事夫郎之心,不再藏情匿事,接着三言两语将木盒之事大致说明,道:“咱们去和兄长嫂嫂告辞一声,这就去济国公府。”
  二人来到济国公府,纨纨在院中相迎,一眼认出与表姐并肩而立的男子正是丰乐楼中之人,讶然笑道:“宁姐姐,将军,你们怎么在一处?”二人被她无意间说破心事,皆红了脸,完颜宁轻咳一声,摒退侍女,拉她道:“恰巧在呼敦哥哥那里遇到了……对了,你瞧这个。”纨纨一见匕首,“呀”地一声,喜动颜色,又想到完颜彝在侧,犹豫地看了他一眼,完颜宁低道:“我都已告诉他了,这是他带来的,就是你祖父那一把。”纨纨恍然点头,感激地向他道谢,完颜彝和言道:“令尊之事,便与我自己的事一样。姑娘起居之处,外男不便擅入……我就在此地等你。”最后一句却是侧首对完颜宁说,那语声虽极力掩饰,仍带着藏不住的温柔。
  纨纨幼失怙恃,仰人鼻息,心智远较同龄人敏锐得多,见他二人神态亲密,完颜宁又诸事不避,顿时明白,只是假作未觉,挽着完颜宁进屋,摒退房中侍女,关上门窗,从妆台下小心翼翼地捧出木盒。
  那匕首锋光凛冽,寒气逼人,确是少有的利器,完颜宁轻轻一划,锁扣应刃而断,姊妹俩对视一眼,纨纨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默念:“爹爹,恕女儿不孝,损坏了您的遗物”,颤着手打开盒盖。
  姊妹俩屏息看去,只见盒中最上方静静躺着一柄宫扇,此物大出意料,完颜宁轻拾起来仔细打量,那宫扇形如满月,以湘竹为骨、素纨为面,无画无绣,中心有一抹淡淡的红痕,想是仆散安贞藏之年久,本来洁白光净的扇面已黯黯发黄,红痕上却馨香仍在,似是旧年不经意间染上的胭脂印。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完颜宁怔了一怔,瞬间知晓了此扇主人,心中一阵痛楚,只听纨纨迟疑地低道:“这是……母亲的?”完颜宁怕她伤心生母,并未直接回答,柔声道:“你认得么?”纨纨蹙眉道:“我依稀记得,家中只有母亲用素面团扇,宫里每回赏新扇,她都把描花绣彩的送给婶婶和我娘,自己只用旧的……不过,这把扇子黄成这样,看起来至少有二三十年,不知道是不是母亲的。”完颜宁放下纨扇,委婉道:“咱们再看看其他的。”
  二人再一翻,只见下头叠着许多书信,信封上皆空白无字,完颜宁心中一紧,虽深信姨父绝不会谋反,却也担心其中或有怨悖之言,她与纨纨对视一眼,轻轻拈起一封取出里面书信,谁知取出的仍是一只信封,这回封套上倒明明白白写着“邳州刺史仆散君安贞亲启”,字迹端雅,似是女子手笔。
  完颜宁小心翼翼地取出信纸,展开一看,仍是信封上端雅的字迹,写道:“妾顿首。顷接手示,喜不自胜,幸各事安适,足告雅怀。妾轩窗念切,殊深驰系,思兹际炎暑,望君善自珍摄。尝闻邳州寄奴守郡,黄石授书,今君牧之,得抚览陈迹,追慕先贤,妾亦随君神往,何惠幸之欣哉……”情意深切,读来如沐春风。她心中了然,只觉唏嘘,不忍再看,轻轻放在案上,再拈了一封,取出一看,仍是那端凝雅重的翰迹,写道:“……睽违已久,拳盼殊殷,得书之喜,如晤君颜。阖府无恙,请释悬念。宁寿弟摽梅娶妇,幸结良缘;九华儿勤书勉箭,酷肖家君。弘毅儿沉静早慧,堪慰妾怀,唯景行儿啼父如旧,梦中常自唤君,岂感通妾意欤……”信中情致越缠绵,多年后读来就越令人难过,完颜宁红了眼圈,轻轻放了回去,又取一封来看,只见写道:“……三载离情,梦萦魂绕,屡奉鸿雁,心托白云。涿乡已近,蓬山非远,翘首南顾,望亲君泽……纸短情长,不尽依依。另,小妹琼章问君康健,又及。”
  作者有话要说:
  欣赏一下这节里面的几首诗词吧^^
  -
  《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
  南北朝 曹景宗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这首诗实在太契合大昌原之战前后金国的情况了!
  当时金国畏蒙如虎,朝廷上下一听说蒙军来了就哭,全国军民都不抱战胜的希望,然而大昌原之战改变了这一局面,《金史》中说“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而且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三军之士踊跃思战”,所以出发前儿女悲泣,凯旋时歌鼓欢腾,和本诗一模一样^^至于霍去病的比喻,也是本文反复出现的梗,之前元好问在丰乐楼里开玩笑时比过,后文里完颜宁还会再比一次。
  -
  《望海潮·上兰州守》
  金 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这首词水平非常高,丝毫不输元好问。这里选取它主要是因为词中一句“定远西还”^^陈和尚被封定远大将军,所以完颜宁碰瓷了定远侯班超的梗来赞美心上人。同时,班超是投笔从戎的,也契合陈和尚文武双全的特征。
  -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
  金 元好问
  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长江大浪欲横溃,厚地高天如合围。
  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余威。
  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