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历史军事>汉世祖> 汉世祖 第516节

汉世祖 第516节

  得知杨、苏衣衫简陋,风尘仆仆,车马劳顿,刘承祐还特意命宫人,带他们去御池沐浴,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得一份体面。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对于真正心腹股肱之臣,刘皇帝一般都是带到琼林苑去招待的。不过,对于杨邠与苏逢吉来说,能在皇宫之内沐浴更衣,已是超出其想象的优待了。
  沐浴一番,改换新衣,这精气神确实有所改变,不过,更多的还是一种感慨,面对内侍宫娥的时候,更是完全不适应。
  两个老人,安安静静地坐着,沉默不言,入宫之后,一路走来,见着那些壮丽的楼台,雄伟的殿阁,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稀能够找到些熟悉的记忆,然而,回忆往昔,再多的感慨却不敢随意说出口了。
  苏文忠得幸,跟随祖父一起入宫,作为一个基本在西陲饱受磨砺长大的青年,是头一次见识到开封这样的雄城,领略到帝都的风采,及入宫,更被雕栏玉砌、琼楼玉宇给迷花了眼。
  原来祖父口中所言的开封、宫室,竟是这般模样,果然雄丽非凡。青年的心胸逐渐充斥着敬畏,同时,对着神秘而严肃的宫廷,又带有格外的好奇。
  见孙儿坐立不安,四下打量,苏逢吉忍不住教训道:“文忠,静心!安坐!”
  注意到祖父的眼神,严肃无比,在苏文忠的印象中,大抵只有读书不认真时苏逢吉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立刻安分了起来,恭敬地应了声是。
  苏逢吉这才说道:“皇宫不比他处,你有幸一同觐见,已是陛下的恩典,当谨守礼节!”
  “宫中规矩,确实森严不少啊!”见苏逢吉教孙,杨邠在旁,轻轻感慨道。
  这是能够明显感觉得到的,当年他们势盛之时,出入禁宫,言行举止,都没有太过严厉的限制与约束,宫廷礼仪也明显不健全,但如今,等级森严,上下有序,生活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囚笼中的人,都严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二位前辈可曾打理好?陛下有谕,让下官迎二位前往万岁殿!”这个时候,一名身着浅绯服色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风度翩翩,以一个温雅的姿态,向二者一礼。
  闻问,苏逢吉起身,回礼应道:“罪臣等已经收拾好,烦请引路!”
  “请!”来人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言行语态,都显温和,极具君子之风。问起这名气度不凡的青年官员的名字,叫作石熙载,是乾祐五年制举进士,历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元城令、知徐州,前不久回京之后,被调于崇政殿担任学士承旨。因其淳厚,讲礼法,有度量,敢言直谏,颇受刘皇帝赏识。
  一路埋头行走,穿过道道宫门,经过重重殿宇,花费了一刻多钟的时间,抵达万岁殿,等候召见。当通事宦官宣布召见,在入殿之前,杨邠仰头注视了一眼“万岁殿”三个大字,比起当年,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罪民杨邠(苏逢吉),参见陛下!”入殿之后,只瞄了一眼,二者拜倒。
  年轻的苏文忠跟在一旁,恭敬地跪着,额头紧紧地贴在冰冷的地面上,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内心的敬畏感莫名地暴涨,似乎只有这种的匍匐到底的姿态,才能让他感到舒适些。
  “免礼!平身!入座!”刘皇帝的声音,浑厚、沉稳、有力。
  “谢陛下!”
  对于杨邠与苏逢吉,刘承祐原以为再见之时,自己的情绪会很复杂,当年的恩怨,权力的斗争,君臣的矛盾,足可以写成一本书。作为胜利者的刘皇帝,时隔十多年之后,攀上人生的一座顶峰之时,再度会面,这场接见,本该是极具意义的。
  甚至于,刘皇帝都做好了,把早年的压抑发泄一番,与二者尤其是杨邠,好生畅谈当年,追忆往昔,……
  然而,真正见到杨、苏之时,刘承祐忽然没了那种兴致,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两个年纪加起来近一百三十岁的老人,流放的生活,终究是难熬的,白发苍苍,消瘦衰老。虽然穿着锦衣华服,但与佝偻的身形极不相衬,完全无法想象倒退十多年他们会是执掌大汉国政的权臣。
  刘皇帝是很少动恻隐之心的,不过此时,见到这二臣的模样之后,难得地叹了一口气。说实话,对于杨苏,刘皇帝并没有那么地在意,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什么感觉都淡了。
  将二者召还东京,除了显示他刘皇帝的“宽容”之外,还有一吐当年胸中不快的想法。不过,现在觉得,实在没那个必要了,他刘皇帝的成就与功绩,根本不需要杨苏这样的过客来肯定,他则更不需在这二人面前耀武扬威……
  端坐在龙床之上,默默地注视着二人,二人并未敢坐,而是卑躬地站着,年迈的身躯微微颤动,仿佛随时可能摔倒。注意到杨邠,刘承祐甚至有些感慨,当年不卑不亢,强势刚烈的杨相公,似乎已然不在了。
  良久,刘承祐平静地说了句:“二老在泾原受苦了!”
  闻言,苏逢吉再度拜倒,言语哽咽:“罪民罪有应得,只恨受苦不足,不能偿之,弥补过失!”
  苏逢吉的觉悟,还是很高的,自从由高峰跌落谷底,丧失权力、富贵,成为一个流边的罪徒之后,他就从迷失之中清醒过来,恢复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他的话里,刘承祐能够感受到那种炽烈的情绪,不由笑了笑,看向苏文忠:“你是苏老的孙儿?叫什么名字?”
  闻问,一直跪着的苏文忠愣了下,而后平息了一下心头那莫名的情绪,刘皇帝的目光似乎极具压迫力,不敢抬头,恭顺地应道:“小民苏文忠!”
  “你祖父年老了,久跪不益,把他搀起来,坐下吧!”刘承祐吩咐道。
  “是!”不敢怠慢,苏文忠照办。
  打量了苏文忠两眼,刘承祐又道:“朕观此子,颇具英气,希望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话一出,苏逢吉要多激动,有多激动,颤着嘴唇向刘皇帝谢恩,又让苏文忠再度跪下。刘皇帝扬了扬手,能够理解,毕竟这算是彻底给苏家解禁了。
  又看向杨邠,刘承祐发现,虽然此时的杨邠是一副恭顺的姿态,但总觉得,这具衰弱的躯体中,仍有一根不易弯曲脊梁。
  注意到他陷入平静的苍老面容,刘承祐手指万岁殿,轻笑道:“杨公可还记得,当年先帝大渐,就是在此殿,将江山社稷这千钧重担,交付与朕。你们也是在此,接受先帝的委托,扶助于朕!”
  听刘皇帝提出此事,杨邠下意识地抬头,与刘皇帝对视了一眼,拱手苦笑道:“陛下不负先帝所托,老朽等却是无自知之明,才不堪任,德不配位。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哪里需要什么辅政大臣,哪里需要我们这样的老朽扶助?”
  从杨邠的态度中,刘承祐感受到了一种坦荡。而听其言,也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显然,刘皇帝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大汉的发展强大,已经征服了杨邠。或许,今日殿中一拜,是杨邠头一次心悦臣服。
  心情莫名的释然几分,在杨苏二人身上停留了片刻,郑重说道:“不论往日恩怨过错,二位终究是侍奉先帝与朕的老人,为大汉建立过汗马功劳。即将进行的国庆大典,朕为二位留两个席位,可与会!”
  “谢陛下!”当刘皇帝说出这番话时,杨苏二人,都不禁表露出感动的情绪。
  接见杨苏的情,就在一种平淡的气氛中结束了,全程刘皇帝话不多,也没同二人做什么深入的交流,只是简单地问候了一番,并正式下诏,赦免二人的罪过,允他们迁回东京。然后,就结束了。
  “喦脱,朕要是把你贬到边陲,吃苦受罪十余载,然后再赦免,你会做何感想?”等杨、苏告退后,刘承祐饶有兴趣地问喦脱。
  这话可有些难道,喦脱眼珠子转了转,应道:“自然是感恩戴德!”
  “难道十多年受尽折磨,吃尽苦头,就这般容易遗忘?”刘皇帝淡淡一笑。
  “官家历来赏罚分明,如受重惩,必是罪有应得,焉敢怨言?”喦脱答道。
  听其言,刘皇帝是摇着头,淡淡地说道:“有这样心胸的人,又岂会遭朕贬斥至此?”
  如果刘皇帝这番话,被杨邠与苏逢吉听到,只怕也会忧惧难安。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刘皇帝还真就没赦免过什么人,更没有过大赦天下的举动,原因也在于此,他并不相信,那些受了罪、吃了苦的人,心中会没有怨气。
  纵使表现得没有,只怕也是不敢,没机会报复罢了。
  第11章 大典日
  开宝元年(963年),二月七日。
  时辰尚早,天色未亮,但从空气中释放的气息,似乎都能嗅到,今日是个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晨色并不浓重,破晓前的黯淡透着清凉,让人感到很舒适。
  而偌大的汉宫,却早已自沉睡中苏醒过来,各宫各殿,各妃各嫔,都早早地起身,梳洗打扮,擦脂抹粉,盛装准备。而宫中各司局监使的内侍宫娥们,则更早地就待在各自的岗位上,伺候着宫内的贵人们,为接下来的庆典,继续做着准备。
  如今大汉皇宫内的各类宫人已经突破了两千五百人,比起国初之事,足足翻了十倍。金陵、番禺的内侍美人,让这个数量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还是在经过精挑细选后,补充的。
  并且,这么多年中,刘皇帝从来没有刻意地进行充实后宫的动作,仅仅诸国的进献以及灭国后的收纳,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此番,若不是刘皇帝再度下令,在东京、金陵、番禺释放了一批大龄宫娥,令其出嫁,数目必然更多。
  为了此次“开宝大典”,宫廷内外,朝廷上下,已然筹备了两个多月了,也期待了两个多月,因此,其规模隆重是必然的。就汉宫之内,也是总动员,在这种庆典下,哪怕没资格参与的宫人,也要穿上最新最干净的宫装,把宫室打扫得整洁,脸上堆着笑容,与江山同庆,为大汉祝福。
  而后宫的妃嫔美人中,哪怕是平日里不怎么受宠,被人背后呼为“婆娘”的徐修仪与李修容,也是积极地准备,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盛装出席。这是政治正确的事情,容不得轻忽怠慢。
  春兰殿,一直是符惠妃的寝殿,因为符家的关系,也因为符后的庇佑,小符惠妃在汉宫之中地位一直不低,并且也诞生下了皇女皇子,刘承祐对之也还算是宠爱,从未冷落,有什么好事、好处,也总能想到她。
  光滑的铜镜之中,清晰地映照出一张成熟美丽的面容,方年满的三十的符惠妃,正当颜值巅峰,凤眉琼鼻,玉面红唇,都十分自然,再加一身贵气,可谓人生最美丽的阶段。
  当然,她自信自己的美丽,却也哀愁年华逝去,近来已经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担忧自己没有竞争力了。虽然符惠妃明白,如果只靠一张美丽的脸蛋,是无法赢得刘官家宠爱的,然而,如果自己容颜老去,连美丽都没有了,又如何继续让刘皇帝保持对自己的兴趣?
  对符惠妃而言,这大概就是“三十危机”吧!
  宫娥小心翼翼地替她画着眉,盯着铜镜中自己的面容,没有傅重粉,但难掩其美丽,只是少许的哀怨偶尔闪过,更添几分别样的魅力。朝天髻微耸,这种发型还是那李修容传来的,已经在开封扩散开了,妇女们争相效仿。
  正式的宫装已经穿好了,大汉的服饰承袭于唐代,经过发展,经过改进虽然变化多样,但在宫廷服饰上还是保留了一些特色。光洁的锁骨细腻,半露的酥胸坚挺,内着青纱,腰系华带,更多的金钗、佩玉、绶环,配合着将其容颜、身材、气质全部展示出来。
  “娘!”带着点小心的声音响在身后。
  扭头一看,却是公主刘葭走了过来,也换上了一身华丽的宫装,一头双髻显示着少女的活力与粉嫩。在其身后,一路小跑跟着姐姐的,是九皇子刘曙。
  看着女儿,小符轻声道:“怎么了?”
  注意到小符的打扮,简直如天女一般美丽华贵,迎着母亲的目光,刘葭脸蛋上竟然涌现出一抹羞涩,摊开手里拿着的三支钗,有点纠结地问道:“金钗是爹爹赏的,玉钗是祖母赐的,珠钗是四哥给的,我该选哪一支?”
  见状,小符温柔一笑,对于自家女儿,还是很疼爱的,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刘承祐是为了长女来看望她,临幸她,超宠爱她……
  “你喜欢那一支?”小符似乎也有些选择困难。
  刘葭苦着小脸,回答道:“都喜欢!”
  然后,小符跟着女儿,一起陷入了纠结,母女俩拿着三支钗,选了半天,仍没个结果。终于,一阵笑声从背后传来,却是九皇子刘曙在那里直乐,看起来没心没肺的样子。
  见其状,刘葭秀眉一耸,问道:“你笑什么?”
  刘曙说道:“既然都喜欢,莫若都戴上!”
  刘葭顿时瞪了他一眼,说:“带三支钗,那岂不成累赘了?”
  却迎来刘曙一个白眼,小符则看着儿子,问:“九郎,你觉得阿姊该选哪支?”
  闻问,刘曙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从刘葭手里拿过那支金发钗,他就觉得这金灿灿的物件漂亮,对姐姐道:“快戴上吧,天都要亮了!”
  见其选择,小符美眸一弯,心里也觉得儿子的选择合适了,毕竟,相较之下,还是刘皇帝最为重要,三支钗选刘皇帝所赐自然也就更合适了……
  就如刘曙所言,黯淡的晨色逐渐消散,就像笼罩在天地间的一件纱衣被悄然褪去,身处宫殿中,也能明显得感觉得到。
  刘曙打了呵欠,对母亲道:“娘,爹爹为何要举行这种典礼,让我们如此早就要起来……”
  九皇子刘曙生于乾祐九年,如今还不满七周岁,在他的认识之中,什么国家大典,让他这么早起床,影响睡眠,就不是好事。
  而听其言,小符却板起了脸,严厉地训斥道:“今日大典,是国家的大事,是朝廷大典,你可不准像在寝殿里这般玩闹放肆!否则,你爹爹若是惩罚你,为娘可救不了你!”
  难得见母亲露出这种表情,口出这等语气,刘曙的小脑袋中似乎也浮现出刘皇帝那张冷峻的面容,立刻换了副乖巧的模样……
  皇宫之内,各处已系上了彩带,花团锦簇的,喜庆的氛围,营造得很充分。根据统计,为了这些装扮,皇城之内一共消耗了两万匹各色彩绸,只是起到装饰作用,为此,已经超出刘皇帝的心理预期了,于是当官员们提出准备把开封城也铺满彩带时,直接被他叫停,并严厉呵斥了一顿。
  刘皇帝固然重视此次庆典,但也不容许那般铺张浪费。当然,朝廷不动,民间却“自发”装点着京师,在贵族、官僚、富商的带头下,再加上广大士民襄助,有钱人用丝绸锦缎,普通人用粗布麻带,还是将开封城用心地打扮了一番。
  当阳光笼罩开封,可以看见的景象是,整座东京城仿佛被包裹在一片彩色的海洋之中,波澜壮阔,而又绚丽多彩。不得不说,哪怕不喜奢侈,但得知东京之盛如此,刘皇帝心里若是没有一点涟漪,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必须得克制着。
  不只是皇宫内的后妃贵人、皇子皇女,宫外,内外大臣、公卿文武,也都早早地起床,洗漱准备,净空肚子,正装打扮,饭也不敢吃,早早地便出发,前往太庙。
  刘皇帝的国家大典,就如往常,是从太庙开始,祭天、祭地、祭祖。参与祭祀的皇室、宗亲、大臣、将领,算上仪仗、卫士、侍者,总计有一万零八百人。
  第12章 令人陶醉
  负责典仪的是文华殿大学士张昭,为了这个司礼大臣的位置,还有过一场竞争,主要对手是礼部尚书刘温叟。
  不过,虽然许久没有在朝中出任实职了,但论年纪,论资历,张昭都大大超过刘温叟,并且早年就担任过礼仪使,大汉礼仪的恢复制定也是在他牵头下落实的,再加上是诸皇子的师傅,刘皇帝都得卖他几分面子。
  张昭已经年近七旬了,对于这开国以来第一大典投入了极大的心力,一个司仪的职位并不能带给他多大的权力,但名望、荣誉,这些隐性的提升,对他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张昭早慧,遍读经文,又通晓各家史书,是个博学多才,且极富自信的人。到他这个年纪,或许不在意权利,但绝对在乎名利。一场朝野瞩目的开国大典,把这位老学究最的热情都给勾引出来了。
  大汉太庙建在皇城东南部位,在前代建筑的基础上,虽然每年都有维护修葺,但仍旧偏老偏朽,论规模气象,甚至比不上隔壁的昭烈庙。本来礼部是打算征召劳力,临时修建一座新太庙的,不过时间紧迫,想要速成,怕也只有花费大代价,只需要不惜民力、财力。
  当然,被刘承祐叫停,不是所有劳民伤财的事都不能做,但这种情况,显然是刘皇帝要尽力避免了。最终,也只是将太庙装饰一番,刷新一番。
  事实上,在筹备大典的整个过程中,刘承祐已经发觉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这个皇帝还没有志得意满,下边的大臣们却有明显的变化,一种成就大业后的松懈,觉得天下一统,觉得该享受了。很多事情,都力求办得漂亮,办得风光,甚至不惜财用,不惜民力。
  也不得不说,正是察觉到这种思想的变化,风气的转变,本稍有懈怠心的刘皇帝,也忍不住警醒起来,不敢大意……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