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穿越重生>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466节

初唐峥嵘 第466节

  就连此时此刻正在浴血奋战的李世民都被埋怨……二郎你既然判断梁军已近,那就应该竭力劝诫啊!
  李世民要知道他老子这么想,得呕血三升以表敬意……这特娘的还有没有天理啊!
  各种念头在李渊脑海中一一闪过,突然耳边似乎闪过弦声,一股大力带着剧痛将李渊射落下马。
  混乱的战场出现了一瞬间的静止,随后响起了剧烈的嘈杂声,兴奋的梁军疯狂的涌来,正在逐步后撤的苏定方、梁建方等将纵然不顾生死,也难以抵挡,大量梁军从侧翼越过唐军,向着仁寿宫杀去。
  这种深入骨髓的疼痛,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经受过了,李渊有些后悔之前没有听次子的劝告穿上铠甲。
  想爬起来,但浑身几乎没什么力气,李渊左手支撑着地面,半起身的姿态,看见已经有一个敌兵欣喜的举刀劈下。
  就在这时候,一支长箭突兀的出现在敌兵的胸膛处,李渊条件反射的转头看去,淮阳王李道玄还保持着拉弓放箭的姿势,身边几十个亲卫奋勇冲杀。
  一个身披软甲的青年狂冲而来,手中长刀横档,随后合身将李渊身边的两个梁兵撞翻,亲卫们终于有机会将李渊团团围住。
  “陛下,先回宫。”
  被扶起来的李渊喘着粗气,勉强辨认出面前这个官帽都丢了的官员是中书舍人崔信,定了定神,吩咐道:“举旗,举旗!”
  刚解决掉那两个被撞翻梁兵的周二郎眼角瞥见地上的旗帜,立即高高举起,高呼道:“陛下无恙,陛下无恙。”
  李渊这时候还有心情摆个姿态,笑着赞道:“真乃忠勇之士。”
  赶来的程咬金手持马槊,连续刺翻了五六个梁兵,口中狂呼,“尉迟呢,尉迟呢!”
  被冲散的尉迟恭手中长槊早就不知去了哪里,默不作声的发足奔来,在乱军中抓住一个梁军将领刺来的马槊,反手夺槊,将槊杆将其捅落下马,随后翻身上马,左手挥槊,右手舞刀,单枪匹马杀来。
  苏定方、郑仁泰等将率残卒苦苦抵挡冲杀而来的梁军,尉迟恭、程咬金诸将率亲卫扫荡适才破阵而入的敌军,后方的李道玄一边护住李渊,一边搭弓放箭,肃清残敌。
  大旗一立,虽然梁兵还在向这边涌来,但在诸多将官的维持下,阵营终究勉强维持住,冲杀进来的梁兵或被围杀,或被驱逐。
  这时候,李世民也终于率百多残卒赶了回来,并没有直接冲入阵中,而是绕了个弯子,从薄弱处斜向杀入阵中,将正在被驱逐的梁军与正赶来补充的梁兵分隔开。
  “陛下,可以上山了。”满头满脸都是血状若恶鬼的尉迟恭高声道:“臣等接应秦王殿下。”
  李渊也实在支撑不住了,长箭还插在左臂上,李道玄让亲卫背负李渊进了仁寿宫,自己带着剩余的亲卫与程咬金、尉迟恭等将领前去接应。
  浑身上下插满箭支的苏定方率领亲卫亲自断后,不时返身冲杀,将被围困住的同僚抢出来,在这种时候,个人武力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苏定方的三招两式。
  眼见右侧几十步开外的地方,百余梁兵围住一个身穿明光铠的将领,苏定方不假思索,命郑仁泰率部压住阵脚,亲自率几十亲卫扑过去。
  手中长槊如毒龙一般刺穿一个梁将的胸膛,苏定方大喝一声,将尸首高高挑起,挂在槊尖上,百余梁兵均面露畏惧之色,被围困的唐军齐声高呼,刀枪并举,向外冲杀出来。
  等到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猛将也补充过来,更是如虎添翼,梁军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缓缓后撤。
  天台山顶,唯一从头到尾观望战局的裴世钜叹了口气,实在没想到梁军如此不济,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居然还让唐军守住了仁寿宫。
  既然深入虎穴,那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必须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一鼓作气啊!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终于临近尾声,数千梁军追击而来,先遭挫折,但在稽胡侧击的协助下,基本杀散了千余唐军。
  但即使如此,梁洛仁也没能完美的达到目的,虽然左右千牛卫的士卒战力不算强,但毕竟装备精良,而且还有诸多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亲卫老卒,再加上以李世民、苏定方、秦琼等名将的指挥能力和个人武力,总算护卫李渊以及大部分朝臣得以安全返回仁寿宫。
  梁洛仁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小声骂了几句,没想到这种情况,也没能杀了唐皇。
  梁洛仁很清楚目前的局势,自己长途奔袭而来,实际上周围到处都是险情,一不小心就要全军覆没。
  但梁洛仁也清楚,泾州败北,陇州还要面临梁军的压力,邠州、京兆与岐州接壤,但唐军的援兵不会那么快赶到,关键还是岐州本地的府兵。
  更何况唐军大败,士气低迷,不过数百残卒……若是全力攻打,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摆在面前的果实太过诱人了,只要唐皇与秦王死在仁寿宫,不说其他的,梁军必定能在西北站稳脚跟,说不定还有资本与大唐一争高下,窥探中原。
  第七百八十章 惨状(下)
  仁寿宫内,一片愁云惨雾,李渊疲惫的坐倒,额头上满是冷汗,嘴里咬着一块破布,时不时的闷哼两声,一旁的太医正在为其拔箭敷药。
  李渊还有太医,但还有那么多受伤的士卒,这时候,李善早年设的伤兵营起到了作用,在代州军中,向来是百人必有两护兵,这种模式被苏定方带到了北衙禁军。
  虽然没有多少药物,也没有酒精消毒,但第一时间处置伤口,终归是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能维持已经很低迷的士气不再下滑。
  这时候的李世民也不再废话,全盘接手防务,下令全军收缩至天台山,严守要道,并将大量财物丝绸丢弃在外宫。
  等安排好了防务,并顶住了梁军紧接而来的第一波攻势,李世民才开始清点人数……主要是天策府这边,细查之后,不禁潸然泪下。
  此次随李世民前来的四百天策府亲卫,战死失踪高达五成,更有多位将领阵亡,这些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依为臂膀的大将,如何不让李世民痛心疾首。
  其中当年与秦琼、程咬金同时投唐的牛进达、吴黑闼两员大将阵亡,侯君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独孤彦云面门中箭,死状极惨,梁建方左腿骨折,甚至玄甲军的创立者,马军统领翟长孙也中箭伤重不治。
  此外天策府典签,十八学士之一,前隋隋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苏勖也在乱军中不知所踪,天策府长史,黄门侍郎唐俭坠马至今昏迷不醒,天策府司马,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身中两刀,伤重不起。
  可以说,天策府膏华在这一战中已去两三成了。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周围的几位幕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凌敬都是第一批入仁寿宫的,都听出了李世民叹息声中的痛苦和愤慨……痛苦是针对那些阵亡伤重的将领士卒,愤慨是针对遇事不明的李渊。
  “如之奈何?”杜如晦轻声喝道:“为今之计,当固守待援,若是殿下不奋起,则大事去矣!”
  凌敬面无表情的说:“当年在山东,怀仁力承,言殿下当有天命,竭力劝说老夫来投。”
  “大唐秦王,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难道初败之后,便再无锐气吗?”
  李世民擦拭脸上的泪水,深深行礼,“克明、凌公说的是,孤当奋起。”
  说一句奋起是简单,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依旧是危如积卵,数以千计的梁军还在山下虎视眈眈,守军不过数百,虽然能依山固守,但如果梁军不计伤亡猛攻,只怕也撑不了太久。
  关键问题还是在,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面对次子的询问,李渊无奈的说:“陈福阵亡了,怀仁的亲卫不知道能不能逃去陇州报信。”
  “没走。”一旁的李道玄低声道:“当时救护陛下,后举旗而立的就是怀仁的亲卫周二郎。”
  李渊一怔,叹道:“此战先有苏定方挫敌锐气,后有周二郎救朕性命……”
  李世民懒得管这些,低头沉吟片刻后才开口道:“梁军当时猛攻仁寿宫方向,并没有追击溃逃的士卒,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开。”
  “雍县?”李道玄想了想,“岐州刺史顾晁,乃陛下老人,善于理政,但不擅军略一道。”
  李渊默默点头,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有意授邯郸王李善节制诸军的原因之一。
  “京兆、邠州两地……”李世民目光闪烁不定,“邠州出兵需要绕路,兵力也不足,还是要等长安发兵来援。”
  “灵州战报早已入京,太子理应有备。”李渊精神略为振奋,“若是顺利,明日援军或至。”
  李世民没吭声,他心里有着不好的预感,自己那位向来以仁厚待人的长兄会发兵来援吗?
  如果自己和父亲都战死在仁寿宫,太子就能顺利的登基称帝……这应该是对东宫来说最完美的结局。
  不仅自己死了,天策府大部分膏华都会毁之一旦,甚至父亲都死了,能提前很多年登基,长兄真的不会犹豫吗?
  李渊沉默片刻后,低声问:“伤亡如何?”
  “朝臣、勋贵、外戚、宗室均有死难。”李世民微微低头,掩饰着脸上的异色,“天策府车骑将军侯君集、前隋汝阳恭公之子独孤彦云、义安郡王孝常王叔均战死了。”
  “孝常也……”李渊身子一动,痛的低哼一声。
  前隋末年,李孝常任华阴令,李渊晋阳起兵,攻打关中,粮草不济的时候,就是李孝常献上永丰仓军粮,才得以顺利进军,因此深受李渊信重。
  李世民低着头不吭声,其实伤亡最重的还是天策府这一边,勋贵外戚朝臣大部分都得以安全上山,如李孝常这种倒霉鬼并不多。
  一旁的李道玄低声说:“巨鹿郡公定方兄数次冲阵,明光铠上尽是羽箭,适才见过了,虽不至死,但也伤重难以起身。”
  这句话又引得李渊叹息,李世民突然道:“父亲,或可遣派人手翻山越岭或游过大河,往陇州去,召怀仁率兵来援。”
  李渊有些意外,其实京兆距离仁寿宫是比陇州的李善要近的,二郎这是怕大郎不肯来援?
  李渊沉吟片刻,看了眼李道玄,“道玄?”
  李道玄干脆利索的说:“京兆出兵来援自是最好,但也可同时告知怀仁,双管齐下,最是妥当。”
  今日在最关键的时刻,李道玄那一箭将李渊从鬼门关口拉出来,这时候的建议自然会得到李渊的重视。
  想了又想,李渊虽然相信长子的品行,但也决定遣派人手去陇州报信。
  “那就让那个周二郎去吧。”
  此时此刻,角落中,周二郎替崔信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才放心下来,“崔公无恙。”
  崔信好似还没回过神来,只呢喃了一声。
  “崔公,小人此次可是舍命相救的……”周二郎小心翼翼的如此说。
  崔信有些意外,嗯了一声,音调往上,有询问之意,这个怀仁的亲卫是什么意思?
  周二郎嘿嘿笑着说:“小人的姐姐在郎君身边……”
  “噢噢噢……”崔信反应过来了,这厮的姐姐就是自己女婿的那个小妾啊,这是在讨人情,怕自己女儿以后苛待他姐姐呢,登时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如今局势,你还有这心思!”
  “崔公勿忧。”周二郎以一副见惯不怪的口吻道:“小人赴仁寿宫已有三日之久,至今未回,郎君必有察觉,定会来援。”
  李善总会在关键的一刻出现在最应该出现的地方,对此周二郎有着充足的信心……只是他完全不知道,他启程来仁寿宫的时候,李善还在琢磨着要不要躲到这儿来呢。
  第七百八十一章 北上
  差不多就在梁军在仁寿宫不远处大破唐军的时候,陇州汧源县城外的山谷中,李善还在反复权衡利弊,咱要不要溜呢?
  溜走肯定是能安全的,不说直接回长安,至少可以去仁寿宫,谁都挑不出理由来,但李渊对自己的观感肯定会下降,这对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了又想,李善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梁军大破灵州军,灵州道行军总管李神符、副总管段德操均兵败,连失三州之土,关中震动,李渊肯定会立即遣派大将总领诸军。
  与原州接壤的泾州、陇州已经成为前线,等接手的将领来了,自己再撤……名正言顺啊。
  其二,李善怀疑自己立即赶往仁寿宫,说不定会被裴世钜那只老狐狸给阴了,要知道那厮早前就怂恿李渊任命自己为灵州道行军总管。
  李善板着手指头算算,梁师都拿下关中三州,势力大涨,李神符、段德操兵败,有资格也有名望接手的人并不多。
  远在河东的李靖、李道宗,还在中原的任瑰,出任司农卿的李善,以及赋闲的秦王李世民。
  梁军大破唐军,对大唐本身而言是一件惨事,但客观的说,对李世民来说,未必是坏事啊。
  李善可不愿意去坏李世民的事……计划中,李世民就是准备在李神符那个废物兵败后有所动作的。
  其三,李善本人实在是不愿意接手,一方面是因为苏定方这次可不在身边,另一方面他对关中府兵的战力存疑,如今天下初定,但相当一部分府兵至今还驻兵江淮、中原各地,那些才是大唐打天下的精锐。
  就这几个月来李善亲眼所见,关中府兵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很难与他前两年组建的代州军相比,装备、马匹、军械、士气各个方面都落后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