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苗头初显
“叔,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这句话一出,不仅是阿达,便是一旁看戏的小厮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的笑了。
“哟,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如今我们天香楼啊,不要你的破泥螺了。你自己还是想想往后咋过日子吧,还要跟你干,跟着你去喝西北风吗?”
谁知道这句话,彻底的激怒了阿达,叫他原本还有的犹豫也瞬间被怒火所取代:
“我还告诉你,别跟你那个主子似的,狗眼看人低。这天香楼啊,我还不伺候了。我现在就走,我们是饿饭还是享福啊,您也管不着!”
说罢,解开围腰往小厮手里一塞,瞪着眼冲他:“拿好!爷不伺候了!”
也不管小厮在后面的叫喊,拽了成绣就出了天香楼。
一直走到拐角处,阿达才停下,胖乎乎的脸上沁出了汗,气的连方言都骂出来了:
“个龟孙子的,特忒儿欺负人了。丫头,你别急,老掌柜早就猜到了这群人不地道。早就在账房把你的银子给支出来了,呐,就放在我这儿,叔现在就给你拿去!”
阿达领着成绣,绕到后院到屋子里面,拎出了早早就打并好的包袱背上:
“丫头,咱们走!”
两人出了院子后,阿达念念叨叨的把酒楼里的事说了一遍,无非是徐卿原先已经告诉过的。成绣一面感慨这东家的薄情寡义,一面又为蔡掌柜可惜。
“可惜?他才不可惜呢。”
阿达竖起大拇哥,敬佩的很:“早年间他家小子说要来跟着干,他死活不让,撵去读书了。如今中了举,可是老爷了。蔡掌柜是念着老东家的好,一直帮衬着,现在可好,人家直接回去享清福去,不伺候这群王八羔子咯!”
阿达快人快语,听的人心头舒畅。
说完蔡掌柜,便往自己身上引申。
“我这些年也没娶妻,光棍一个,吃饱了全家不饿。若非蔡掌柜对我有恩,鬼才愿意到这里受人管制挨这个鸟气。如今可好,往后可自由了,想去哪儿去哪儿。”
虽然话如此,可成绣还是从他眼底看出了一丝的落寞。
也难怪了,身为天香楼的大厨,竟然被一个小厮给欺负成这样就知道,新来的掌柜一点都不看重他。
想起蔡掌柜对自己的爱护,成绣也是盛情相邀:
“阿达叔,方才我说的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开馆子,是真心的。”
这下,换阿达惊讶了。
他看了成绣半天,在这个小姑娘眼中没有瞧到丝毫的戏虐和玩笑,确定她是认真的。
可阿达还是有些吃不准。
“丫头,你这好好的开馆子,是家里人的主意吗?”
成绣笑了,反问:“阿达叔,咱们打交道这么久了,你啥时候瞧见过我做事不能自己做主的。”
也对。
眼前的姑娘,别看才十一二岁,那可是被蔡掌柜都连连称赞的角色呢。
想到这个,阿达爽快道:“好,丫头,叔跟你干了!”
紧跟着下一句,就叫成绣脸上的笑容,变成了苦笑。
“丫头,咱开的是啥馆子,门帘在哪儿?旁的不说,后厨的事你就放心交给我,保管没问题!”
不料,成绣却道:“阿达叔,店还没租赁呢。”
“啥?”
阿达的眼睛瞪的溜圆:“你说啥?”
可能是过于震惊,所以一时之间没管住自己的嗓门,吼的周围行人都纷纷向这边投来诧异的目光。
好在,他很快就收敛了。
“丫头,叔不是凶你,实在是太惊讶了。你,你这啥总准备都没有就嚷嚷着开铺子,这,这不是耍人嘛。”
成绣苦笑:“阿达叔,不瞒您说,开铺子这个想法,我真是方才才有的。可我并不是耍您,我仔细想过了,天香楼没了,可咱生意还得做不是。所以,为何咱不自己开个铺子算了。”
阿达直摆手:
“丫头,你还是年纪小,太天真了。这铺子哪是那么好开的,再说了,一个泥螺和泥鳅,早晚人们会吃腻。”
听到这个,成绣不禁睁大了眼睛:“阿达叔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不是。”
阿达一针见血指出来:“自打天香楼有了泥螺,好家伙,这段时间这东西跟卖疯了似的,街头巷尾处处都是。有自家拎着篮子卖的,还有街边摆摊位的,酒肆里头也有不少。我瞧着最近这段时间,卖螺的越发多了起来。丫头,叔把话说这儿,不消一个月,这泥螺就跟大街上的石子一样,再也无人问津了。”
见成绣沉默不语,阿达以为她是不相信自己的话,连忙扯出别人:
“这可不是我红口白牙啊,蔡掌柜也这么说。否则你以为你不送泥螺来,他为啥一口答应了。”
阿达急于解释,成绣连忙安慰:
“阿达叔,我知道呢,我其实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才把田给撅了,打算弄点别的。”
“哎,对 !”
见成绣相信了自己,阿达终于松了口气:“丫头,你开店的事,叔觉得你莫要脑袋瓜子一热就定。这样吧,我在镇上有个老乡,专门杀猪。我去他那儿住几天,也帮衬帮衬。”
成绣见阿达已经决定,便也不再勉强,问清楚地址之后,拿着阿达塞过来的银子,独自往家走。
从前每次回去,她都会抄近路,今日却是个例外。
她特意来到阿达说的这条街道上,果真,路边一排排都是在卖泥螺的。
人群中有熟面孔,也有生面孔,总之一个个都再跟行人兜售着自己的泥螺。而时不时还会因为抢生意推搡几下,让人看的不慎唏嘘。
成绣扭过头,又快步走到前面的米店,顿时心中又是一沉。
面价,已经开始上涨了。
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按理说价格应该会从五文钱降到三文才对。可门外的牌子上却清清楚楚写着八文。
也就是说,不仅没有降,反而又涨了三文钱。
成绣的心中一沉,快速走到米店,将方才阿达给的四十五两银子全部换成了面粉,让老板打了条约好第二天一早来取,这才拿着条子往回走。
米价还会涨,只不过这种幅度她就不担心了。她怕的是,这才六月,离着过年还有半年,在这期间,乡亲们错过了插秧收成,这价格会不会翻上天去。
心中又烦又乱,就这么的,回到了家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