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欲望社>书库>历史军事>箱子里的大明> 箱子里的大明 第153节

箱子里的大明 第153节

  唉!
  李道玄:“带她们回村之后,不要让别人知道她们的职业,今天这一队民团的人,也要全部严肃警告,不要让他们把这件事说出去。首先要尊重她们,才会得到她们的尊重。”
  高一叶赶紧道:“我明白了。”
  第260章 你想把老百姓累死吗
  高一叶很快就到了城隍庙,与三夫人接了头。安排了一大堆善男信女出城去看道玄天尊显灵,顺便送他们一些粮食。
  等到她忙完,天色已经黄昏。
  回到书局里,就见四个青楼姑娘,正一脸忐忑不安地等着她们的新“主子”回来,一见高一叶,四个姑娘立即一起福了福,小声道:“娘,女儿们初来乍到,不知道小娘的规矩,还请小娘多多指教。”
  这一下称呼,可把高一叶给吓了一跳。
  十六岁刚满没几天,就被人称为“娘”,四个人对着她自称女儿,实在是吓人。
  李道玄不禁哈哈大笑:“一叶,她们以为你也是开青楼的,把她们买回来也是要做那事儿。”
  高一叶这才懂了,自己被当成新的老鸨婆了,这……才十六岁啊,就被人当成了老鸨婆,这怎么扛得住?
  赶紧双手乱摇:“不是不是,你们误会了,我把你们买回来,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意思。”
  四个青楼姑娘心中不安,试探着问道:“那……娘的意思是?”
  高一叶一时不知道怎么应对:“唉!”
  李道玄笑了:“给她们看《道玄天尊除魔传》,就说你是请她们回来帮你画画的,这样她们理解得会比较快,以后再慢慢的告诉她们真相。”
  高一叶这下懂了,赶紧拿出小人书来,向着四个姑娘一阵比划。
  那四个青楼姑娘还以为自己离了一个青楼,又进另一个青楼呢,现在听了她说的话,才恍然明白过来,居然还会有人请自己来画画?这也太……奇怪了吧?
  一位姑娘忍不住弱弱地问道:“娘,女儿斗胆一问……我们这……算是……从良了吗?”
  高一叶眨了眨大眼睛:“难道你们不想从良吗?”
  四个姑娘齐齐一愣,然后同时流下泪来:“做梦都在想,只是没想到,梦会在今天变成现实。”
  李道玄叹了口气:“一叶,让她们去把衣服换一换,穿上普通的棉布衣服,洗去铅华,忘了以前的事吧。”
  四个姑娘转进了后堂,更衣卸妆去了。
  高一叶却看着天空,脸上露出难过之色:“天尊,没有来县城之前,我一天天的在村子里傻乐,看着村子里繁华热闹,都忘了外面天下大旱了,最近连续两次来到县城,才看到外面的人是如此的痛苦……我的心里也好难受啊,有没有什么我能马上去做的事呢?我好想马上就帮他们。”
  李道玄轻叹了一口气:“放心,你已经在做了!你现在站在县城,就是为了救他们。”
  高一叶:“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两人正说到这里,李道玄突然“咦”了一声,“关注”点扫过书局门口,就见到一个熟悉的野生小人,刚刚在书局门口翻身下马。
  正是县令梁世贤!
  梁世贤居然来书局了。
  李道玄精神一振:“有好戏看了,一叶,你蒙好面,戴好斗笠,溜到前厅去看好戏吧。”
  高一叶赶紧依言行事。
  李道玄的注意力也完全转到了梁世贤这边来。
  只见梁世贤站在书局门口,仰起头,看着“澄城书局”的牌匾,深深地看了好一会儿。
  李道玄马上就明白了:这家伙已经知道书局不对劲了,以他的聪明才智,肯定也猜到了书局的后台是“李家”,他站在这里发愣,应该是还在考虑着怎么和“李家”打交道吧。
  绍兴师爷从后面跟上来,凑到梁世贤耳边,低声道:“东翁,现在还不到和李家摊牌的时候啊……”
  梁世贤点了点头:“放心,本官没打算摊牌,就是来看看的。”
  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看着书局里进进出出,领了面粉,开开心心跑出来的老百姓,眼神复杂:李家太有实力了,好多粮食,本官若是有这么多粮食,何愁……唉!
  意兴萧索,转身又想走。
  李道玄本来还没什么想法,看到梁世贤这一番操作,突然,脑子里有一个封印了许久的画面亮了起来,那是梁世贤第二次来高家村的事情,当时他看到了水泥路,颇有点动心,还向三十二打听这路是怎么弄出来的。
  但是三十二警告了他一句:天下大旱,不适合修路。
  梁世贤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画面在脑海中闪过的同时,李道玄猛地一下有了计较:“一叶,赶紧叫上王先生,追出去拉住县令,就说我们李家,有个大工程要和他谈。”
  梁世贤失魂落魄地转过身,走了两步,想要翻身上马,就在这时候,书局里的王先生跑了出来,挥手大叫:“县尊大人,请留步。”
  梁世贤心中咯噔一声:糟糕,被李家的人看到了,我现在可真不想和他们叨磕,就怕他们知道我有所察觉,就不再给粮了。
  但是已经被招呼了,就断然没有跑掉的道理了,只好转过身来,对着王先生微笑:“原来是澄城书局的王先生啊,本官路过这里,随便看看,并没有什么事。”
  王先生也微笑:“在下有一件事,想请县尊大人帮忙。”
  梁世贤:“咦?”
  王先生:“相信县尊大人已经发现了,在下最近虽然名为卖书,实则施粥济民。在下的粮食,都是从高家村的李家那里拿来的。”
  梁世贤心里咯噔一声响:本官不挑明,你却主动挑明?糟糕,这不是会是要断了我的粮吧?或者,用断粮来要挟本官做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
  心里慌得一匹!
  王先生却道:“县城人口众多,我从高家村运粮过来,三十余里路,粮车的轱辘都跑断了许多个,运粮的车夫也累啊,所以在下有一事相求,能不能请县尊大人下个令,修一条好点的水泥路,从县城一直修到高家村去。”
  他这要求一提出来,梁世贤就懵了。
  有没有搞错?
  这什么情况?
  天下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外面还有固原叛军和多股流寇作乱,随时有可能打仗。
  这种情况下你居然想修路?
  三十余里啊!好大的工程。
  你是想把老百姓累死了埋在路基里面吗?
  他刚想到这里,就听到王先生开口道:“不算徭役,而是采用雇工的方式。修路工人每天发三斤面粉,由李家出资。”
  梁世贤想都没想,立即答道:“此计大善!搞!立即修路,马上修路。”
  第261章 一个字也写不下去
  梁世贤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李家的意思。
  以工代赈!
  直接发粮其实并不好,卖书送粮也不算什么好办法。
  人性里有“恶”的一面,所以但凡牵涉到一个“送”字,最后的结果都会不尽如人意。
  但以工代赈却是个好办法。
  梁世贤眨眼间就分析出了以工代赈的一万种好处。
  当然,这种操作有一个大缺点,那需要无比强大的财力,这再一次让梁世贤的心中感觉到惊佩,这李家真是富可敌国啊,连这种发钱的方法都能想得出来。
  明初的大富商沈万三不知道比不比得过李家!
  王先生微笑道:“一年前,县尊大人初次看到水泥路时,就动过念头要修吧?只是被三管事劝住了。”
  梁世贤心想:还真有这事,难得你们还能把这事记得,我要想起这事,都得在脑子里转个走马灯呢。
  王先生道:“当时条件还不成熟,但现在成熟了。县尊大人正好借此机会,完成修桥补路的善举,同时还解决老百姓的生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梁世贤:“没错,确实如先生所言,本官这就立即筹措此事,务必要将此事办得妥妥贴贴的。”
  他已经没了心情和王先生继续掰扯,转身拉着绍兴师爷就跑:“还发什么愣?立即拿出修路详细计划来。”
  绍兴师爷精神一振:“东翁放心,这事就交给在下吧。”
  两人翻身上马,飞速去了。
  这时候高一叶才从后面溜达出来,站到王先生身边,和他一起看着梁世贤远去的背影。
  高一叶:“这个人好像是个好官儿呢。”
  王先生叹道:“是的,若是当初澄城县令是他,不是张耀采,那王二也不一定会反,咱们澄城县,能少死多少人啊。”
  李道玄摇了摇头,轻叹: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就算王二不反,也会有张三、李四、趴地兔一类的家伙反……就算澄城不反,清涧、米脂、府谷、洛川、宜川……个个都会反。
  这明末农民起义,终究是避免不了的。
  大明气数已尽!
  神来了也不会去救,只会去打翻了重来。
  ……
  庞大的修路计划,开始启动。
  在这个年头,要修建一条长达三十余里的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工人们没有上过蓝翔,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没有什么水泥搅拌车、什么运石运砂的大货车。
  开山裂石全靠锄头凿子,搬泥运土全靠肩膀,翻山越岭全靠双腿。
  在这种情况,修一条三十余里长的路,难如登天。
  好在本来就已经有一条黄土官道了,他们倒也不完全是开荒,只是在官道的旁边再开辟出一条平坦的道路来,然后糊上水泥罢了。
  县衙门口,挂起了“招工榜文”。
  一大群难民,围在那榜文边:“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呀?”
  梁世贤请来的书生,站在榜文边,大声给老百姓们念了一遍榜文,但他念完之后,难民们还是一脸懵。
  好吧,梁世贤写的榜文太过文绉绉的,就算读出来了,老百姓还是听不懂。书生只好将它转成了白话,大声吼道:“县尊大人说了,现在需要招募一些工人修路,不是徭役,不是徭役,不是徭役,重要的事说三遍,是以雇佣短工的方式雇佣工人,包吃,每天还额外发放三斤粮食。”
  这话一吼出来,老百姓们第一时间想要欢呼。
  但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