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计划早就泄露了,康熙将计就计,将一场闹剧变成了真正的哗变,又反手轻而易举的镇压住,给了自己一个八旗改制的契机——
八旗都敢哗变敢威逼京城了,如何还能不改?
镶白旗还是其次,康熙的主要目标是两红旗,而正是因为镶白旗的首先发难,才叫隐忍多时的两红旗暴露了出来。
“朕已经命康亲王接管两红旗了,从今日起,两红旗将不再归宗室所有,旗主会变成朕的人,”
康熙对于今日的成果分外满意,“等整顿好,就叫你五叔先去领着锻炼锻炼,过几年,叫你大哥也去。”
两红旗,一个给恭亲王常宁,一个给大阿哥胤褆,但他们只是都统,实际上真正管事的副都统们都会换成康熙的人,要不了多久,两红旗就会真正变成康熙的亲军。
“镶白旗里这次跟着出来闹事的人都清理干净后,朕打算叫你舅舅去管着,”
康熙继续分西瓜,“今日朕瞧着鄂伦岱有些架势了,等他再大些就叫他去正白旗里试试手。”
也就是说,两白旗康熙打算交到胤礽的手里。
不过常泰和鄂伦岱都没上过战场,等他们有能力接管两白旗的时候,胤礽也长大能参政了。
两红旗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两蓝旗呢?”胤礽问道。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头:“你倒是贪心。别急,朕现在人手不足,暂时不想动两蓝旗,让安亲王继续领着虚衔吧。等跟着你办事那些八旗子弟长起来了,就叫他们去帮你接管两蓝旗,到时候两蓝旗就是太子亲军。”
胤礽:……不,我没有,我要那么多旗干什么!
阿玛,您清醒一点啊,给太子四个旗,您不怕天下大乱吗?
第80章
康熙自然是不怕的。
在他看来,给胤礽一旗也好,四旗也罢,不过是名义上的事儿,就像是他想将两红旗交给常宁和胤褆一样,给出去的是名分,再加上旗下的供奉银子之类的,但却绝不会有兵权。
从今以后,他不会再允许除了他之外的任何人能私自调动八旗兵将,军权必须只归他一人所有。
这样的改制并非是一日之功,应该说,为了今天,他已经准备了六年。
从撤藩的那一日开始,他就在陆续的撤换各旗的都统、管领等职位,时至今日之前,已经基本达成了他的目标,将各旗兵权拆分了大半。
而今日这看似儿戏的闹剧,目标就在于那些世袭而来的宗室兵权。
这些宗室地位高,资历老,将兵权看得比命还重要,没有办法暗中更迭,只能叫他们自己闹出来,才能趁机收权。
所以不管是镶白旗兵营的喧闹还是两红旗突然私自调动,其中都有康熙暗中安排的手笔,目的就是为了坐实那些宗室们的罪。
包括将安亲王软禁在宗人府,也是一个试探,如果安亲王心怀不轨趁机叫两蓝旗跟着逼近京城,那么今日的宫宴就是给安亲王设好的囚笼,请君入瓮。
一切都按照康熙的想法进行着,唯一的意外就是安亲王不但没有要动手的意思,两蓝旗也没能被康熙的人撺掇着起事,而是帮着挡住了两红旗。
康熙也不是当真要杀安亲王不可,既然安亲王识趣,那他便将安亲王作为安抚宗室的招牌,让那些没参与闹事的宗室能心安。
不过虽然安亲王名义上依旧统领两蓝旗,实际上却失了大半兵权,而接下来康熙会继续撤换两蓝旗的人手,彻底架空安亲王。
胤礽趴在康熙怀里听着他念念叨叨的讲述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安排了,小嘴久久无法闭合。
他一直在康熙身边,康熙处理政事的时候也从不曾避着他,奏折军报都随他翻看,可他却并不知道在不知不觉间,康熙已经将八旗收归大半,也不知道康熙竟然早就安排好了今日这一场用来收尾的闹剧。
明明那些更换人手的调令他都有印象,可就是没想到那些看似平常的调令中,竟然藏着这么重要的意图。
“我记得好多调令不都是子继父业吗?”
胤礽喃喃问道,“阿玛,你怎么能确定那些换上来的年轻人能听你的?万一他们是愚孝之人呢?”
“在利益面前,哪有那么多愚孝?”
康熙轻笑,“一家那么多儿子,总有懂事的,实在挑不出来能用的,那就换侄子。”
胤礽:6
康熙说完觉得这话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又找补道:“当然了,也有父子和睦的人家,那样的人本身也不会是迂腐自私之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也不是非要撤换不可。”
有些话康熙还是不愿意跟胤礽明说的。
权利的更迭怎么可能不见血呢,为了能得到权利,弑父杀兄的人也不是没有,康熙知道,但他现在却不想管。
狠辣之人有狠辣之人的用法,身为帝王,他需要各种各样的臣子,若都是清风朗月之人,那朝廷怕是无法运转。
康熙轻拍胤礽的后背:“保成啊,帝王之道重在制衡,今日朕虽然拿到了宗室的把柄,但却不会赶尽杀绝,你懂吗?”
胤礽大约懂那么一点。
如果宗室真的失了全部权利,那朝中权臣便会失了约束,成为更加可怕的掌权者。
康熙想要收归兵权不假,但却并不希望朝中一家独大,宗室失了兵权,却不能失了朝权,那些肯听话的宗室,康熙自然会在其他方面弥补他们。